羅杰紅
【摘要】在高職院校中,學生干部是領導、老師與學生的聯系紐帶,學校通過他們能夠更好地管理服務學生,學生通過他們將學習、工作、生活上的問題向學校進一步反映。因此學生干部的素質以及能力決定了上述工作的完成質量。本文主要就學生干部在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功利思想、團隊意識差等的問題進行分析。基于團體心理輔導的視角,通過開展活動、共同商討、訓練的方式強化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素質能力。
【關鍵詞】團體心理輔導 高職院校 學生干部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86-01
前言
一般來說,學生干部往往是學校的優秀學生、先進分子;是學生、教師、學校三者的重要聯系紐帶,他們的工作為高職院校育人管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干部隊伍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不盡如人意;體現在抗壓能力差、惰性思維、團隊意識差等方面,這些問題制約了學生干部作用的發揮。如何對他們進行素質、能力培養,成為了高職院校管理者所重點研究的課題。
一、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功利思想嚴重
經過調查發現,學生干部普遍功利思想嚴重,將干部職位視為入黨、提升就業競爭力的資本,他們在工作中體現明顯的趨利性;部分學生將其視為獲得獎學金、評優評先的踏腳石。這些功利思想使得他們在工作時缺乏必要的奉獻和服務精神。
(二)團隊意識差
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是90后,00后也逐漸步入大學校園,并且獨生子女居多,在家庭的溺愛環境下成長,同時受到社會不良思潮的影響,形成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這些特性體現在學生干部的工作中,表現為過于強調自我價值實現、缺乏擔當意識和奉獻精神,工作中只想著突出自己,不愿配合領導老師或同學,對于不滿意的工作任務執行意愿不強。
(三)抗壓能力差
上文提到,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干部是獨生子女、90后、00后,由于家庭和學校對其無微不至的照顧,使得這些學生沒有經受一定的挫折教育。此外,高職學生大多家庭經濟條件不佳,多多少少存在著自卑的心態。這些學生干部在實際工作中,面臨著來自學習、工作的壓力,解決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矛盾問題時得不到大家的理解,甚至由此產生誤會。因此學生干部在面臨困境,感到挫敗時,更加懷疑自己的能力,從而性格更加自卑,嚴重者還會出現精神抑郁的情況。
二、基于團體心理輔導視角,對學生干部的素質和能力培養對策
(一)團體心理輔導發揮的積極作用
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常用的心理咨詢方法,是通過創造團體情境,為心理咨詢者提供幫助的心理輔導方式。這種心理輔導方式,往往表現為團體領導者根據問題,分成若干個課題小組,通過討論、訓練、引導等方式解答各課題小組成員的心理困惑,以此讓成員更加深入地了解、接納自我;同時也通過這樣的方式改變與其他成員的關系,促進成員之間互相學習。自上世紀80年代這種心理輔導方式傳入中國以來,其方法開始在我國校園內傳播,經過大量的實證研究發現,這種方法適用于解決學生心理困惑、問題,其發揮著積極作用。
(二)運用團體心理輔導培養學生干部的優勢
采用這種方法培養學生干部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優勢:第一,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并且開展的活動主要以游戲的形式展開,呈現輕松、有趣的特點,能夠充分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興趣。在活動過程中,提高學生干部解決問題、團體合作、人際交往的能力。第二,心理輔導活動能為參與者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這種敞開式的集體交流,能夠避免一對一心理輔導的尷尬。活動創設的情境,更加貼合大學生的生活、學習特點;干部們在活動中通過觀察、模仿小組成員良好的行為,認識到自身錯誤。第三,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效率相對更高,此外高職院校限于自身資源,也支撐不起為每個學生干部提供一對一心理輔導。團體心理輔導能夠實現在最短的時間,盡可能多地培訓學生干部,以此彌補個體咨詢率低的問題[1]。
(三)具體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分析
30名學生干部,并按照5人一組進行劃分,通過舉辦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提高他們自我認識、情緒管理、管理水平等能力。輔導活動方案分為六個主題單元進行,每個單元為90分鐘的輔導時間,每周進行一個單元的輔導活動。
通過以上活動,增強學生干部自信心、團隊協作、人際交往、情緒管理能力。針對自信心的培養方面,可以在知你知我的單元里,開展猜猜我是誰這項活動,讓學生干部在活動中認識到自身獨特價值,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對于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可以在協作精神的單元里,通過合力前進、同心協力等活動,讓參與活動的成員培養行動、心理默契。接著是人際交往,學生干部在活動中互動,加深彼此的了解,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干部文明、熱情的行為,寬容、謙虛的待人態度。最后是情緒管理的訓練,是指通過研究個體或群體自身情緒對他人情緒的認識,以此方式提升訓練者的情緒駕馭能力。在情緒控制的單元里,以開展循環溝通、群體抱怨的方式,實現更好的自我計劃、自我組織。
結論
綜合上述,將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應用于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的培養,解決其心理問題、困惑,實現心理輔導資源利用最大化,這種培養方式具有較大的實效性。建議高職院校建立起此種學生干部素質能力培養機制,從而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榮.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綜合能力培養研究——以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7,(0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