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翠
【摘要】素質教育對高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越來越重視,校本教材與學生素質教育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是高中教育的重點科目,而教材是整個數學教育工作的基礎,從高中數學教材編寫的角度出發,落實核心素養對于提升教材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也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本文則針對高中數學教材落實核心素養的相關內容展開討論。
【關鍵詞】高中 數學教材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28-02
數學核心素養已普遍為人們所關注,其是對昨天數學教育教學的提煉與升華,是對明天數學教育教學的規劃與期待。數學核心素養是高中數學課標修訂組從學術形態下的“純數學”層面給出的,我們需要將其從學術形態轉化成教育形態下的實際操作層面的教學,因此數學核心素養的落實應結合我們的教育對象,更要符合我們的教育實際。而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學生,我們的實際就是從教材出發,從學生的學情出發。
一、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首都師范大學王尚志教授認為:“不嚴格地說,數學核心素養不僅包含外顯能力,還包含內在思維品質。” 在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外顯數學能力,更要關注學生內在思維品質的提升。因為思維是人的理性認識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個體將心理上認知事物的過程予以抽象,對事物的性質予以推理判斷從而獲得新知識。同時思維能力的高低,更會直接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數學育人的核心是發展學生的理性思維,而理性思維的提高又要依賴于思維品質的形成來落實。
二、數學教材的教育性
(一)構建數學核心素養雙向細目表
在高中數學編寫中,應該緊密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和核心內容,梳理高中階段學生核心素養指標表現水平雙向細目表,并給出數學教材內容相應的核心素養細目表。例如,在數學教材編寫過程中,排列、組合、二項式等內容的設立,應該在知識傳遞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在平面解析幾何內容的設置中,應該重點考慮在知識傳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形結合思考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
(二)落實核心素養的操作指南
在構建數學核心素養雙向細目表的基礎上,應該進一步引導學生“怎么做”,即落實核心素養操作指南,這樣才能夠將核心素養真正落到實處。操作指南應該圍繞素質教育目標,為學生精心挑選素材內容,并為學生建立起學習情境。操作指南的落實,應該以提升高中生數學知識能力為目標,在具體的教材設計實踐中,要充分體現數學知識載體的作用,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力,并不斷提升其核心素養。
三、數學教材的科學性
(一)結構體系的邏輯連貫性
在高中數學教材編寫過程中,整個結構安排應該具有一定的邏輯連貫性,這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數學學科知識內容具有層層深入的特點,通過對教材結構的合理安排,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能夠有序進行。在整個結構體系中,學生所學習接觸學習的內容必須要前后連貫,不可以出現數學知識斷層,而且所體現的數學思想方法必須前后一致,不能夠出現矛盾。
(二)教材內容的準確性
教材內容的準確性,是保證數學教材質量的重要基礎,為此,在數學教材編寫中,必須對所設置的內容進行充分驗證,而且要組織專門人員對編寫完成的教材進行嚴格校對。另外,在數學知識內容的安排上必須做到全面,例如針對教材中每一知識板塊的課后題設置,所出現的題目應該將每一個知識點進行再現,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做題訓練的目的。
四、數學教材的心理性
(一)教材內容的適應性
在高中數學教材中,為學生所安排的學習內容應該由淺入深,這樣才能夠適應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而且數學學科的主要特點之一是邏輯性強,學生前期接受的數學知識往往會成為其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因此,教材內容的適應性也 表現出與學生認知經驗的適應性。教材編寫者應該認識到,高中數學的核心知識及數學思想傳遞過程中,往往不能夠一步到位,而是遵守循序漸進的理念,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合理安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獲得提升。
(二)學習素材的現實性
為了更好的落實高中數學教材的核心素養,在高中數學教材編寫過程中應該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因為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學生的實際需求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將教材內容與現實社會進行相互銜接,是發揮數學教材在推動學生學習成長中作用的重要體現。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落實高中數學教材核心素養,必須要充分突顯數學教材的教育性、科學性、心理性等特點,在引導學生學習過程中,不斷完善學生知識體系,并提升其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劉占霞.高中數學教材落實核心素養的探討[J].中華少年,2018.
[2]樂曉梅.高中數學教材落實核心素養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