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涵
【摘要】家庭破裂、社會氛圍變化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陷入了自閉、自卑。自閉癥兒童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重點問題。讓自閉癥兒童重新回歸正常的生活是所有成年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自閉癥教育是讓自閉癥兒童重新回到主流的重要做法,可是從當前的社會現狀來看,自閉癥社會教育、社會支持的情況卻十分令人堪憂,同時面對著社會資源整合、社會系統、專業化投入、社會支持、社會認同等眾多問題。為建立完善、系統化的社會支持系統,提高自閉癥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須從情感支持、社會支持、外部環境支持等多個角度著手,引領自閉癥兒童回歸自然、回歸主流環境。
【關鍵詞】社會工作 自閉癥兒童 社會支持系統
一、自閉癥教育的社會支持情況
1.原生社會
即社會關系差序格局關系,也就是對兒童影響最深刻的直系親屬支持。從調查數據來看,自閉癥兒童教育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與精力,這其中超過八成來自于自閉癥兒童直系親屬。自閉癥兒童的家庭以及朋友能夠為自閉癥教育提供情感和物質方面的支持。不過從當前的情況來看,該支持力度存在明顯偏小的問題。在認知態度的影響下,愿意幫助與接納自閉癥兒童的家庭非常少,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表示出排斥、疏遠的態度。很多人對自閉癥了解得并不深刻,影響了自閉癥教育的落實和推進。
2.次生社會
該層次支持來自于政府以及社會。可是就當前我國的形式來看,國家特殊教育中并沒有將自閉癥兒童納入其中。雖然政府為自閉癥兒童出臺了大量的保護性文件,但項目的落實進度卻有待商榷,沒有實現真正的滲透與融合。據調查報告現實,當前僅有三成不到的家庭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與服務,而且這種支持與服務并沒有發揮過多的效果。社會中的各種機構對自閉癥兒童的影響也是比較突出的,尤其是學校。可是現實生活中很少有學校愿意接收自閉癥兒童,且僅有的幾所學校也沒有展開專業的自閉癥教育工作。
二、自閉癥教育的社會支持困境
1.認同感低
因自閉癥兒童本身的屬性比較特殊,所以自閉癥兒童往往很難直接出現在大眾視野。自閉癥兒童尚且如此,自閉癥教育更是無法得到大眾支持。即便在我國思想理念比較開放的經濟發達地區,自閉癥教育機構數量也明顯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這一問題所代表的正是社會各界對自閉癥的忽視和陌生。此外當前國內最基本的教育單位是學校,自閉癥兒童需要學校的引導和支持。可是很多學校卻受理念偏差的影響,沒有展開專業的自閉癥教育,學校教師不具備自閉癥兒童引導教育能力,甚至會出現錯誤教育方式,引起反彈效果。
2.過于封閉
對自閉癥兒童來說,其唯一的精神依靠便是社會關系圈,其扮演著溝通自閉癥兒童與外界社會的唯一橋梁角色。可是從社會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的社會機構甚至是許多學校對自閉癥兒童所采用的措施都是主動回避、保持距離,自閉癥兒童缺少社會大眾的支持,沒有得到大眾的接受與理解。自閉癥兒童即便想要融入社會,回歸正常,也會在社會隔離和排斥下影響回歸效果。封閉的圈子會讓自閉癥兒童的心理越來越扭曲。
3.師資單薄
作為自閉癥兒童教育開展的重要基地,學校教育是自閉癥兒童回歸正常的重要途徑。可是很多學校都存在師資不專業、設備不完善等問題。這是因為自閉癥兒童為亞型發育障礙,在近些年該問題甚至已經成為了非常常見的流行病,大量兒童陷入了自閉問題。作為自閉癥兒童教育的關鍵引導著,教師如果不具備專業化、針對化的教育能力,就無法滿足自閉癥兒童引導、教育要求。缺少實踐操作經驗和專業理念反而會產生負面的教育效果。
4.資源調配力度不足
自閉癥教育不僅僅需要校園教育的支持,同時也需要社會的協同支持提升自閉癥教育的廣度與深度意義。可是,當前的結果卻是自閉癥教育所能獲得的資源不僅分散且數量稀少。據資料顯示當前只有非常少的社區以及福利組織有能力開展自閉癥教育,而其他絕大多數的社會單位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匱乏的社會資源和低下的整合效率限制了自閉癥教育的推進,影響了自閉癥教育的效果。
三、自閉癥教育的社會支持體系構建
1.情感支持
自閉癥教育強調通過引導使自閉癥兒童重新回歸正常的環境,在正常的交往互動中適應正常的教育活動。因自閉癥兒童有著比較特殊的心理情緒,所以需要一定的社會支持,這種支持包括心理與物質兩個層面。過去之所以會出現社會不認同、疏遠自閉癥兒童的情況與社會對自閉癥兒童、自閉癥教育認知錯誤有很大聯系。自閉癥教育中,兒童家庭壓力遠超普通家庭,家庭矛盾會加劇自閉癥兒童的自閉程度。情感支持方面不緊要轉變兒童家庭的保守想法,同時也需要轉變全社會對自閉癥兒童的認知。社會工作者需要用專業的知識與個案介入方式了解自閉癥兒童服務需求,鼓勵兒童走出自閉環境,予以自閉癥兒童情感、心理層面的支持、理解與安慰。大眾應當予以自閉癥兒童更多的接納與尊重,使自閉癥兒童早日恢復自信、身心恢復穩定。
2.社會支持
如果缺少了社會支持那么自閉癥兒童將很難走出心理誤區與心理沼澤。社會支持需要直接支持與間接支持。直接支持包括由社會工作者展開的康復性訓練,如增強物應用、感統訓練、音樂療法、游戲療法等。通過直接的外部訓練與刺激,使自閉癥兒童形成對外穩定的表現、行為與情緒。自閉癥社會支持系統中,工作者應注意挖掘自閉癥兒童的優勢與潛力,注重自閉癥兒童抗逆力培養。在互動的過程中提升自閉癥教育有效性,幫助自閉癥兒童擺脫人生困境。間接支持指的是調動社會各界的關系,予以自閉癥家庭更多社交方面的支持。只有當自閉癥兒童敢于接觸陌生事物、陌生人,形成信任他人的能力,自閉癥兒童才能順利回歸社會。
3.外部環境支持
外部環境是社會資源組織與協調的重要依據與來源,扮演著操作社會運轉的重要身份。政府與社會應予以自閉癥教育更多的支持,包括物質和精神層面。幫助自閉癥兒童獲得更專業的教育機構,引導其走出自閉心理。采用社會工作、經濟援助、學校接納等手段,幫助自閉癥兒童適應社會。為了提高教育效果,政府應建立專項法律,統一自閉癥教育機構標準,整頓社會各界的教育機構,培養社會大眾的社會責任感和組織意識。社會工作者應做好與媒體的溝通工作,加強自閉癥教育宣傳,消除人們對自閉癥的避諱與恐懼,為自閉癥兒童營造公平選擇未來的權利。
本文以社會工作角度展開了對自閉癥教育社會支持的分析,從中得出自閉癥教育需要情感方面的支持、社會方面的支持、外界環境的支持。這些支持將有望解決自閉癥兒童的無力感和無望感,幫助自閉癥兒童和社會、學校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給予自閉癥兒童情感、物質上的希望與支持。在社會資源的互補作用下,改善自閉癥兒童的心理問題。當然我們也要意識到,自閉癥兒童教育并非簡簡單單的是兒童個體的融入,同時也需要社會予以回報與互動。只有這樣才能強化社會工作者倫理操守和價值理念,體現社會工作的實操性、專業性。
參考文獻:
[1]劉紅霞.自閉癥兒童社會支持網絡構建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8,(21):136.
[2]金碧華,周介媛.社會工作介入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社會支持系統的建構[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
[3]唐藝璇.音樂治療介入社會工作實務的實踐分析——以自閉癥兒童的社會工作為例[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