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獨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的現狀,針對教學方法傳統、教學內容落后、考核方式單一、師資實踐經驗不足、校外實踐基地匱乏等問題,提出獨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建議:靈活運用多種課堂教學方法,精簡教學內容;注重學習過程,優化考核模式;開拓師資實踐途徑,提升師資綜合水平;加快實踐基地建設。
【關鍵詞】獨立本科院校? 行政管理學? 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1C-0093-02
行政管理學是一門專業操作性很強的學科,綜合獨立本科院校學生的特點,我國的行政管理學實踐教學還存在很多不足。本文探索獨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一、獨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現狀
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新學科目錄中,把公共管理學從政治學中劃分出來,列為管理類學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標志著公共管理及行政管理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作為培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核心課程,行政管理學課程能幫助學生強化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鞏固其利用專業知識和專業方法完成相關工作的職業應用技能。而獨立本科院校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背景下,開設行政管理學這門課能培養學生將所學的專業技能和理論應用到實際的生產、生活中,為獨立本科院校培養多規格、多樣化的應用型人才,推動獨立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接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行政管理學作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必修課,與“管理學”“招聘與錄用”“組織行為學”“員工關系管理”等課程緊密相連,是一門涵蓋了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多個領域的現代新興綜合管理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由專業核心課程和主要實踐模塊組成。該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將學生培養成既有踏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又有自主的動手能力,能更好地適應產業、行業崗位的需要的社會人才。然而,從一些獨立本科院校開設“行政管理學”的教學成果和就業情況來看,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獨立本科院校對該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任重而道遠。
二、獨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傳統,教學內容落后。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是主講人,學生是聽講人,單純而被動地接受知識卻沒有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教學活動將教師與學生隔離開來,使教學和學習相互分離。而獨立本科院校的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不強,如果沒有教學活動的互動或新穎的實踐環節是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若行政管理學課程僅限于理論知識的傳授,那么將無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拓展知識面。
行政管理學是研究行政機關及其管理的國家事務、社會事務的學科,具備較強的時事性與社會性。雖然在每節課中教師都會穿插案例的引用,但大部分內容已經過時,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其他教學方法,如小視頻、角色扮演等,雖時有運用,但對于大量的、與時俱進的教學資源挖掘和儲備給獨立院校的教師也帶來了一定壓力。另外,獨立本科院校教師長期在校教學,且學校對該課程的設置偏向單純的管理學方向,故教師也缺少了綜合性和復合性的社會實踐教學。
(二)現有的考核方式單一。行政管理學的考核方式和傳統課程一樣采取閉卷考核或者半開卷考核方式,這與該課程注重實踐性操作的初衷不符。教師僅僅能從卷面作答的情況評判學生是否掌握了這門課的理論內容,而對于學生面對復雜的社會問題時的分析方式和溝通技能卻不得而知。其次,在卷面考核的大多數題目中都是以標準答案為核心,學生被培養成了只具有“應試”技巧卻缺乏自我能力的挖掘和創造性思維的人。其次,中國傳統的閉卷考核方式給學生留下了輕過程、重考核的僥幸心理。特別是獨立本科院校一些學生形成了一種怠慢的學習狀態,導致有些學生懈怠日常學習的積累,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即便有不錯的成績,但實際上失去了獨立院校培養應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真正意義與價值。
(三)師資實踐經驗不足。課堂教學活動的豐富性和生動性不能僅僅依靠理論知識“滿堂灌”的授課方式,教師應該著重于對學生實踐學習的指導,因此,師資的實踐經驗對于課堂教學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獨立本科院校教師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教書育人,而很難有處理實際的公共實務和解決突發的公共問題的能力,而沒有實踐經驗的課堂教學是無法滿足當今公共管理的需求的。相應的,沒有實踐經驗作為基礎,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會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戰經驗。然而,作為教師依托的主要資源,學校如果限制了教師自我提高和傳道授業的實踐途徑,教師的授課內容和授課思維也將會受到影響。除此以外,由于獨立本科院校師資緊張,教學任務繁重,教師更多的是關注教學計劃的按時按量完成,從而阻礙了對于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實踐。
(四)校外實踐基地匱乏。多數獨立本科院校目前仍然停留在不同程度的理論表層和定性教學上,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而行政管理學是應用性較強的專業,例如行政機構設置、行政績效管理、行政部門協調等,學生只有親自在實踐管理工作中體驗和運用專業技能,才能對所學的理論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但由于獨立本科院校的資金和政策等原因,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很難實現。并且,一些相對較大的實習單位大多是看重學校背景,相較于其他公司企業而言,由于事業單位工作內容的特殊性,能夠提供給學生的實習崗位也十分有限。雖然有些獨立本科院校已經與當地政府建立了合作關系,但由于實習時間較短,學生接手的實習工作往往浮于表面,與課堂中所學的專業知識并無太大關聯。所以,如何讓實習基地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是獨立本科院校進行“行政管理學”實踐改革需要思考的問題。
三、獨立本科院校行政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建議
(一)靈活運用多種課堂教學方法,精簡教學內容。在學校的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認真地設計教學環節,根據現有的平臺資源,設計相應的教學場景,將行政管理實景搬到課堂中,以一種“學—練”一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不斷地在課堂活動中提高技能水平。教師可以采取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角色模擬教學法,將學生置身于某種行政管理情景中,置身于行政場景中,擔任不同的行政角色,從多方面了解行政管理工作。這種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從中還能更好地體會和領悟所需要處理的行政管理問題,從而掌握行政管理的工作技巧和溝通表達能力。或者教師還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法和課堂討論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頭腦風暴”,這樣能激發學生的開拓性思維,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在授課內容方面,獨立本科院校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插入與行政管理學有關的經典書籍或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其次,教師應該適當地壓縮理論知識方面的內容,注重動手實踐的教學。而對于一些在管理學中已經涉及的知識,比如“行政績效”,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自學,這樣不僅節約了授課時間,還能培養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的閱讀習慣和思維習慣。
(二)注重學習過程,優化考核模式。教師可根據獨立本科院校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特點,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從而達到優化考核模式的目。對于那些平時努力認真卻沒有在期末考試取得理想成績的學生來說,這樣能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同時,通過總結及歸納該模塊的知識結構和構建清晰的知識架構體系對學生理解知識點尤為重要。所以,在每個模塊學習完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PPT展演的方式反饋對該章節知識的理解情況,這樣既能知道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也能通過PPT展演的方式達到復習鞏固的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行聯系行政管理單位,通過調查研究得出的實踐調查報告衡量學生對這門課程理解掌握情況。這種考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在團隊之間互相學習互相配合的精神。
(三)開拓師資實踐途徑,提升師資綜合水平。教師自身的綜合實踐素質奠定了課堂實踐教學的基礎。而教師除了自身的實踐積累和學校給教師提供相關的科研項目外,應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到社會實踐中,通過社會經驗的歷練,切身實地的學習行政管理事務的處理技巧,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水平。對于獨立本科院校而言,學校除了督促教師改革實踐教學,還應為教師提供更多在行政管理單位掛職的機會,鼓勵教師去相關單位掛職實踐。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收集最新的專業動態信息,掌握更多的案例資源和專業實踐技巧。如果掛職的機會有限,學校也可以聘請該專業行業內的專家定期舉辦講座,讓教師了解該學科當今發展趨勢,并對教師開展實踐教學的資料收集的指導與實踐教學的評估工作。獨立本科院校的教師大多數為剛畢業的博士甚至是碩士,很少具有行政單位的工作經驗,如果學校能有計劃地吸引優秀的行政領導干部加盟,這將會解決教師缺乏實踐經驗的問題。
(四)加快實踐基地建設。學校可以聯系當地政府行政部門,成立專門的假期行政管理培訓實踐班。這樣,學校既可以定期的為實習單位輸送有專業基礎的學生,為學生提供難能可貴的實習機會,也可以加強學校與當地政府部門的友好關系。只有通過實地演練,學生才能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除了與當地企事業單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外,學校自身的行政部門也是一個很好的實習基地。學校可以根據各個行政部門的工作情況,如在某些部門較忙的時候安排學生進行學習實踐,比如學院辦公室、招生就業部和教務科技部門等。這樣學校既能讓學生熟悉行政管理的日常工作,解決緊張的校外實習問題,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能緩解學校行政部門的繁復的工作強度。
【參考文獻】
[1]孟迎輝.《行政管理學》課程的實踐教學方法[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
[2]郭小聰,陳瑞蓮,蔡立輝.中國當代行政管理學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
[3]王敏.淺談高等職業院校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財經界,2018(8)
[4]劉美萍.論提高行政管理學教學質量的途徑與方法[J].煤炭高等教育,2006(2)
【作者簡介】成怡霏,女,廣西桂林人,碩士學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