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人們可以通過網絡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也可以通過網絡購買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此外,信息技術在為人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走進了學校,為教師們提供教學幫助。在教育現代化飛速發展的今天,教育現代化越發得到社會關注。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情感,實現課堂的進一步優化。本文將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分析。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學習興趣;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現代的人們生活在信息技術的世界里,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東西,可以網絡交友、聊天和看電影,當然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自主學習等,所以讓多媒體技術走進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至關重要。多媒體技術具有圖文并茂的優勢,可以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拓展學生的語文眼界,營造真實的教學環境和加強語文感染力,發揮德育的功能等。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當今多數教師還會應用填鴨式的教學手段組織學生開展學習,使得學生產生較大的學習壓力。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配合教師展開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實現課堂的現代化優化,提高了教學水平、質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即針對于此,展開實踐策略的具體思考。
一、借助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工作,能夠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本身帶來的是豐富的資源,如聲、光、電、影、音等的綜合表達,動態化的知識表達等,新穎的形式能夠吸引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全面達成日常教學的目標。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借助多媒體展開教學,可以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里以字詞教學為例展開討論,這部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所在,但也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學生需要掌握字音、字形、字義等。傳統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要求學生在反復抄寫、反復記憶中掌握這些字詞,一個學期下來,部分學生逐漸失去了字詞學習的樂趣。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教學展開教學輔助,可以將字詞的書寫順序以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學生在觀看中逐漸掌握正確的書寫順序,記住更為深刻的字詞等。當然,在學習課文之時,多媒體帶來的全新體驗,也能使處于感性認知階段的孩子更為直觀地去認知和感覺這些知識,提升學習興趣。
二、借助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
借助多媒體優化課堂教學,能夠帶來全面的轉變,給學生帶來課堂的全面優化。首先,多媒體能夠帶來豐富的情境,豐富課堂表達,能夠實現課堂教學的全面發展,實現課堂情境的構建。語文學科中蘊藏著豐富的人文性,可以由教師指導,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最終實現教學工作的全面發展。例如,在教學生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對于海洋、西沙群島等場景,多數都應當由學生去想象理解,但是顯然,學生的想象能力還達不到這樣的要求。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借助多媒體優化課堂,創設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探尋其中蘊藏的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除此之外,多媒體對于課堂教學的優化,還在于大量知識的補充以及對教學組織形式的全面轉變。如教師以多媒體為媒介,將知識設計為簡單的微課,可以留給家長,以輔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復習以及簡單的知識補充等。語文學科本身就不是一門能單純在課堂中完成學習的課程,在這一基礎上,不妨打破課堂界限,進一步利用多媒體優化課堂,推動教學組織形式的轉變。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及展開,能夠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全面促成教學進一步發展。
三、借助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
借助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在于多媒體較強的表現能力,這既適應了學生的學習和認知情況,也適應了課堂設計與表達的實際情況。如在學習《黃山奇石》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視頻分享黃山奇石的展示,云卷云舒之間,就能直接將文字表述的美好與孩子眼中的情景融合在一起,實現教學的全面發展。在學習《金色的魚鉤》《小蘿卜頭》這些課程時,其中講述的歷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相對較遠,學生情感難以在第一時間被激發出來,但是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學生能夠真實看到雪山草地、渣滓洞環境的惡劣,也能真正投入感情。在教學生《狼牙山五壯士》這樣的課文時,不妨將經典的歷史片段以電影片段的形式展現。多媒體的直觀展示、聲音結合等,都能激發學生的真實情感體驗。
四、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技術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借助這一手段,可以促進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轉變,促使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師生角色的轉化。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教材中有情節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小說,有文質兼美、充滿詩情畫意的詩歌、散文、童話、寓言等。利用多媒體,把生動形象的畫面配以美妙和諧的音響,創設出最佳的教學情境,以直觀的形象觸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那么就能使學生對作品有更深的理解。《海底世界》一課寫的是海底世界的奇異景色和豐富的物產,如果能借助多媒體技術編制集畫像、音樂、語言解說為一體的課件,把學生帶入到課文所描述的神奇的境界中去,那么課堂上一定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絕好教學效果。上課時,關上教室的燈,拉上窗簾,打開電腦,啊!出現在屏幕上的是一個神奇的世界,伴隨著優美悅耳的配樂朗誦,學生們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中,他們隨著鏡頭欣賞了瑰麗無比的海水、豐富的水產、美麗的貝殼、各種各樣的海魚、笨重的海龜,還有樹林中的海鳥。他們似乎正在側耳傾聽海底動物的竊竊私語。學生們已經充分融進了多媒體創設的情境中去了,他們對美麗的海底世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美麗的畫面促使他們想去繼續了解、主動探索,這就為下一步的學習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作為輔助工具,能夠促成教學的改革與發展,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促成教學工作的完善。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的工具,應當發揮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教師盲目依賴的工具,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加以創新與實踐,真正促成教學工作的發展,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雷濤.多媒體技術為小學語文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6).
[2]黃蜀平.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功用[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6(4).
[3]倪新琴.靈活運用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0(25).
[4]王鍵.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魅力[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8(2).
[5]李德勝.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情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5.
[6]楊玉廷.淺析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語文課堂[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S1).
作者簡歷:周志強,1982年生,甘肅省康樂縣人,現在康樂縣景古小學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一級教師。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