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
【摘 要】護理是急診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急診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急診科的醫療工作水平也是影響醫院與患者關系的重要因素,對減少醫患之間、護士與患者之間的矛盾具有重要意義。在分析急診科護理工作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提高護理水平的建議。
【關鍵詞】急診科;護理工作;特點;策略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292-01
近年來,隨著護理模式的變化,醫學心理學在臨床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應地,心理護理也越來越受到醫務工作者的重視。急診科是醫院的重要科室。急救水平與全院技術水平呈正相關。其特殊性在于大多數患者病情危重,變化迅速。并發癥容易發生事故。因此,患者處于高度心理壓力狀態,這與患者的年齡、性別、社會背景和病情嚴重程度有關。這就要求急診護士充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時、適當地進行心理咨詢,使他們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促進疾病向健康的方向發展。加強急診科病人的心理護理工作,有助于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滿意度的治療效果。
1 急診科護理的特征簡析
急診科是醫院最重要的科室之一。它是搶救危重病人的一線,是城市應急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急部門的每個環節都非常重要。急診醫學涉及多種專業知識,具有綜合性、緊迫性和協作性的特點。對護士的相應要求也較高。急診科護理工作特點如下:第一,它是緊急的。突發性疾病和快速變化是急診病人的突出特點。因此,急診科的護士們一直在反對實踐。急診科護理工作具有突出的緊迫性。第二,急診科每天接待大量病人,可以說是全院最繁忙的科室之一。此外,患者的就診時間不確定,人數波動較大,病情難以確定。因此,醫務人員必須時刻保持緊張感。第三,是易受感染。急診科不限制傳染病患者的出入口,加上人流大,稍不小心就會形成交叉感染,后果嚴重。因此,醫務人員必須遵循無菌操作的原則,實行隔離制度,以應對感染的風險。第四,是多學科。醫務人員在急診科接觸的疾病種類復雜,涉及多種疾病。因此,為了更好地應對各種疾病,必須掌握多學科知識。第五,是很多爭議。由于急診科接收所有突發性急癥患者,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與一般情況不同,容易出現情緒狀態。如果工作不到位,護理人員容易與病人及其家屬發生沖突,加劇矛盾,加劇醫生、病人、護士和病人的形式。
2 提高急診科護理工作水平的對策探討
2.1 樹立以患者為本的工作原則。由于急診科病人比較特殊,對醫療護理工作的要求比其他科室高。為了更好地為病人服務,減少醫生與病人、護士與病人之間的矛盾,在護理工作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幫助病人克服困難,讓病人感受到醫院與護士的關懷。在護理工作中,護士要愛護病人,及時滿足病人的合理需要,精心照顧病人。以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為工作的起點和終點,保持警惕,及時應對病人的突發事件。此外,由于患者病情的急性發作和快速變化,他們在治療中面臨更高的風險。如果危重病人搶救無效,護士應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對病人家屬給予人道主義關懷。
2.2 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急診科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對相關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綜合素質較高的護士才能勝任急診室的護理工作。面對各種突發事件,可以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應對措施。一方面,護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高專業能力。急診室應接待大量的急診病人。只有具備優秀的專業技能和熟練的護理技能,護士才能及時為大量急診病人提供最佳的護理服務,更好地保障病人的健康和安全,實現早期康復。急診是急診科護理工作的突出特點。只有熟練掌握護理技能,面對各種突發變化,護士才能從容面對突發變化,以免工作倉促。此外,急診科的護士必須處理各種疾病。只有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提高對各種疾病的認識,學習相關的專業護理技能,不斷提高醫療技能的綜合性,才能從容應對各種突發疾病,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另一方面,急診科對護士的高要求不僅體現在護士的專業能力上,也體現在護士的職業道德上。在護理工作中,護士只有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和人道主義精神,才能在急忙的工作中保持激情和動力,以高度的責任心做好護理工作,對病人負責。從比較的角度出發,為患者提供細致的服務,思考他們想要什么,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與時間作斗爭,為患者的健康不遺余力。總的來說,只有不斷提高護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才能不斷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進而保障急診科護理工作的順利完成。
3 急診科的管理機制
急診科護理工作的及時性和準確性要求很高。為保證護理工作的準確、高效開展,必須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為急診科的正常運行提供制度保障。首先,要提高工作的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為了應對各種突發事件,使護理工作能在24小時內保持高效運行,建立科學的責任制,使護理管理走上規范化的道路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合理配置值班人員,每個班必須有資深、有經驗、技術熟練的護士值班。作為一名助手,他們可以更好地應對各種危機,降低出錯的概率,消除嚴重的錯誤。其次,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使應急部門管理更加規范。應急部門的管理應涵蓋應急物資和人員管理的各個方面。在人事管理中,根據不同護士的特點,合理分配工作任務,充分發揮各護士的特點。在急救項目管理中,要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規范,對急救項目和設備的擺放和保管要有科學的要求,以利于醫療護理工作。
總之,實踐表明,大多數接受心理護理的急診病人能夠積極配合急救、治療和護理。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對促進急診病人的康復和出院,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這就要求醫務人員以良好的形象、真誠的態度和友好的語言,嚴格要求自己針對患者。不同心理類型的患者應給予適當的心理護理,以提高其對醫療的依從性,提高搶救成功率。
參考文獻
[1]蔡雍莉;護理干預管理對急診科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影響[J];健康大視野 (2010年19期)
[2]吳清華;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在急診科的實施體會[J];醫藥前沿;2013年10期
[3]韋帆. 細節護理在急診科患者的護理中的實施[J].現代醫學衛生,2008,2(7):866.
[4]譚永云.急診科護理人員同情心疲乏相關因素的調查研究[M]. 健康前沿 (201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