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贇皙 楊婕 吳雯菁 黃佟兒 朱瑩
【摘 要】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在豐富大學生課余生活之余,還是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本項目基于當代大學生對于舉辦活動方面的需求,開設“一條龍”包辦的創新活動,通過組建相關專業團隊,并以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幫助各大社團、學生組織更好地完成活動策劃和布置,促進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順利開展,協助大學生更有效地開展校園活動。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活動;社團;學生組織
一、項目簡介
在當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學校的各部門、社團時常舉辦各類活動。然而,時常由于時間過緊、舉辦者沒經驗,或者其他各種原因,造成來不及準備或準備不全面等等問題。因此,成立一個專業的小團隊全權代理此類活動,是本次創新項目的主要內容。團隊可為提出申請的社團或學生組織完成校內的一切流程,一條龍服務。而其只需告知詳盡的活動要求并提供相應合理的經費即可。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高校內部、以及各大高校之間將形成良好有效的聯系,此舉能促進各大高校間的溝通交流和相互合作,增進彼此的了解,共同發展進步。同時還能減輕各大組織的負擔,幫助他們節約時間,將更多的經歷放到內部發展中去。對于團隊內部人員,可幫助其鍛煉工作能力,積累經驗;對于團隊自身,可營造良好的口碑,并獲得相應、適宜的盈利,一舉多得。在此方面,我們的目標大致得以完成。
二、項目內容
隨著學校的發展,不僅是學校原有的廣大社團、部門、學生會等組織,新的社團組織也在不斷地涌現,因此組織內部或者對外的活動變得越發重要。對此,我組成員目標打造一個高效的服務團隊,服務內容即為舉辦一場活動所需的所有部分。在與社團組織達成合作后,社團組織僅需要提供活動要求和經費即可,其余包括寫策劃,借教室,準備服裝,化妝,購買禮品,準備活動所需物資,ppt,出推文宣傳總結,現場攝影等等方面都將由我們的團隊來完成。在經費允許的范圍內達到買方所期望的最好的效果。
初期,我們制定了一系列目標、計劃,確定了研究內容。首先是吸引關注者,建立一個平臺,并借此發布消息,從而吸引人們參與到其中,以線上線下兩種宣傳手段進行推廣。其次是打造一個高效的服務團隊。最后,通過手頭聯系資源廣泛收集社團、部門、學生會、組織的需求。
中期,我們進行了線上線下平臺的建立和推廣,線上建立了微信公眾號和相關APP,在公眾號發布高質量的推文,在APP中完善服務項目,并與其他公眾號和APP進行合作,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線下與社團組織進行了合作,將線下的合作成果以及我們的專業性部分在線上平臺上進行了同步展示。在建設方面,高效的服務團隊基本建立完成,團隊中每個人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長處,大大增強了服務可靠性和效率。最后,也詢問了許多組織或部門的需求,收集他們舉辦活動的日程表,從中協助或是全權處理,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
后期,在研究中我們完善了自身計劃,例如確定了團員招募方法、標準;明確和不同學校組織、社團之間聯系的途徑方法;在進行市場調研后,更具體完善活動定價標準等等。期間,我們還擴大了成員組織,增加各個崗位所需人才,使得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并多次進行團隊建設,使成員互相熟絡、互相了解,增強團隊凝聚力,為高效的團隊合作奠定基礎。最后,在已有基礎上再一次擴大了宣傳力度,借助了影響力大的同學或團隊,通過微博、公眾號、朋友圈等在各個大學、交際圈內部進行了我們項目的宣傳,拓展其除本校以外在他校的知名度。
三、項目創新點
在大學的活動中,各社團組織、各學院之間聯合舉辦活動的例子并不少見,但是,像我們這樣采用外包形式的則是首次。我們了解到項目外包這種形式,現在不僅在國內,甚至是國際間都是十分流行的一種做法。因為這種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發揮各個公司的優勢所在,并且將這些優勢加以整合,最終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我們的項目中,社團組織有需求,我們團隊有專業知識和背景優勢。通過相互合作,既能讓活動的效果達到更高的水準,也能讓我們團隊內部的成員有更多的機會實踐學習,提升能力。
此外,在我們的整體運營中,將線上線下的呼應結合得更加緊密。不單單是兩部分同時著手,更將它們交叉實施。線下的活動隨時更新到線上平臺,線上的宣傳開拓也隨時能在活動中得以體現。通過微信公眾號和活動服務APP的建立,高質量推送文章的傳遞,APP中對各項服務進行分類以及說明,讓社團組織的負責人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我們這個活動服務團隊,以及我們的專業背景和團隊的優秀技能支持,提高活動服務團隊在學校社團組織中的公信力。
最后,我們團隊的內部結構分工部分也與一般社團組織不同。雖然我們有部門的設置,也有職位的劃分,但是我們同樣注重每一個成員的個人全面發展。每次接到活動時,我們都采取主動報名的方式,從全體成員中選取。每一個同學都可以接觸到完整的項目進程,也可以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想學習的工作,充分地注重大家的個人意愿。
四、項目經驗總結及感想
在這次項目的實施中,我們遇到的最大的兩個困難就是公信力的建設問題,以及新團隊的起步宣傳問題。
在公信力問題上,由于服務團隊尚且處于建立初期,我們并不能讓對方相信我們有能力,并且能夠很好地完成他們交與我們的任務。在新團隊的起步宣傳問題上,由于渠道以及初始資金十分有限,只能采取線下傳單,線上公眾號推文的方式,盡量讓團隊更多地被大家所看到。之后,成員們齊心協力創建了活動服務APP,在APP中對各項服務進行分類以及說明,不斷提升我們的專業度。
事實證明,公眾號以及APP的建立對我們的公信力建設和宣傳推廣都起到了十分明顯的作用。在線上平臺步入正軌的同時,線下的合作也接踵而至。
這次的創新項目實踐,每位團隊成員都花費了很多的精力。大家一起頭腦風暴,苦思冥想,用盡全力想把我們活動服務平臺的設想變成現實。看著平臺一步一步的做起來,看著團隊成員一點一點多起來,看著活動項目一個一個接到手又一個一個完成交付,心里都是對自己以及團隊滿滿的驕傲。相信在這之后,我們也一定可以把我們的活動服務平臺打造的越來越好,不斷地為有需要的社團組織,甚至更廣大的群體,提供實實在在的活動支持服務。
【參考文獻】
[1]吳男,譚紅,穆文歡,《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強化社會實踐活動路徑探析》,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8年11期,ISSN:1673-2499.
[2]楊秀娟,裴金萍,吳明玉,《高校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困境與突破》,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年10期,ISSN:1002-4107.
[3]宋會玲,冀絢珂,孫慧娟,《論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的參與度、口碑及期待值》,河南教育(高教),2018年10期,ISSN:1003-2223.
[4]林奕言,《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策劃與組織策略[J]》,大眾文藝, 2016(8):24-24.
[5]李俊玲,《關于大型群眾文藝活動策劃方案實踐研究[J]》,青年文學家, 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