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 王竹林 錢蘭芝
【摘 要】近年來,我國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帶動社會向工業化方向發展,作為國家發展支柱產業的水利工程是一項復雜的工藝,現開始應用各種新技術,并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為了響應我國的節能環保政策方針,為了促進水利事業的發展,我們開始將節能環保新技術應用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從而在降低其建設成本的基礎上提高其質量及社會經濟效益。本文就節能環保技術在水利建設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新技術;應用
水利工程關乎國家民生,是促進我國農業、工業發展的重要依據。水利工程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災抗洪,灌溉農田,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
一、節能環保新技術主要特點和技術優勢
節能環保產業和節能環保新技術是一個泛指的概念。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環境提供技術基礎和裝備保障的產業,主要包括節能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和環保裝備產業,涉及節能環保技術與裝備、節能產品和服務等;其六大領域包括:節能技術和裝備、高效節能產品、節能服務產業、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環保產品與環保服務。
二、新技術新材料在施工中應用
1.新型灌漿材料
利用環氧樹脂和聚氨酯在一定條件下制備出可以形成同步互穿聚合物網絡結構的新型化學灌漿材料(PU/EP-IPN)。該化灌材料綜合了環氧樹脂漿材和聚氨酯漿材的性能優點,漿材粘度低、凝結時間可調、強度高、變形性和可灌性都很。水下混凝土灌漿試塊的粘接抗拉強度能達1.05MPa。是一種性能優良、適用性強、適合水下灌漿的多功能新型灌漿材料。
選用具有高彈性及水下固化的聚氨酯材料與具有極低粘度良好可灌性的甲凝材料相互改性,利用交叉滲透交聯工藝制備出PU/PMMA互穿聚合物網絡彈性體灌漿材料,其漿液粘度適當,可灌性良好,具有優良的水下固結及固結后彈性體要求的延伸率。試驗表明,該漿液在不添加任何溶劑,含固量100%條件下的初始粘度在280cp以下,漿液水下與混凝土表面固結后的彈性延伸率達150%以上仍與混凝土表面具有良好粘結而不脫落。
傳統的灌漿方法是靠人工控制用泵將樹脂漿液注入裂縫內。也可采用“壁可”注漿技術,可通過橡膠管的彈性收縮壓力自動完成注漿,緩慢均勻的灌漿壓力可將縫隙中的空氣壓入混凝土毛細管中,并通過混凝土的自然呼吸作用排出,有效地避免了氣阻現象,從而保證了灌漿質量。盡管采用低壓、低速注漿,卻節省了大量人力和時間。
2.堆石混凝土技術原理
堆石混凝土技術主要應用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堆石混凝土技術和改傳統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有著明顯的區別,其施工程序主要分為兩步,第一,將大粒徑的塊石入倉,形成有空隙的堆石體;第二,將自密實混凝土澆入到堆石體上部,由于混凝土具有高流動、抗離析、強填充粘結的特性,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將堆石體的空隙將被完全填滿,最終形成一體。
3.堆石混凝土技術的優勢
(1)節約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熱,既減少了投入的成本,減少排放量。
(2)具有密實度高、強度高的特點。
(3)適合混凝土的大體積施工,有較高的容量,穩定性較高。
(4)抗裂性能突出。
(5)能夠提高工作率效,縮短建設工期,經濟效益顯著。
4堆石混凝土技術的應用
堆石混凝土技術在水利施工建設中主要應用在大壩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然而,伴隨著堆石混凝土技術的成熟發展,由于其施工簡易,施工效率高,并且施工質量能得到有效的保證等多方面優勢,使這項技術不僅僅應用在大壩建設上,它還可以廣泛應用在堤防、公路、鐵路、港口等領域的適合項目上,堆石混凝土技術是一項新興的、具有市場潛力的混凝土施工技術。
三、不離析混凝土的施工技術
1.其主要影響因素:水泥品種的影響
水泥的粗細對黏度有一定的影響。水泥如果沒有達到指定的國家及相關行業要求標準的話,容易對其黏合度產生影響。離析混凝土的成因主要與其組成結構有關,由于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沙石,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而水泥則是其中的主要黏合劑,水泥的質量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直接因素。
2、地基處理基礎技術
地基處理技術的選擇對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施工地質水文條件,有針對性的采取適合的處理技術。目前較為常用的處理就是將地基表面風化的巖石以及表面覆蓋層挖掉,當然也可以采用混凝土防滲墻技術、灌漿技術等。如果地基地質為軟土基質,那么施工前需要對其進行加固處理。對軟基的處理,主要采用沉箱、換土、樁基礎、砂墊層等等,將碎石、砂分層填入地基中。這種處理技術在操作上十分簡單,并且成本較低,所以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四、充分吸收和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
發達國家在節能環保新技術開發和應用領域起步較早,具有較為成熟的經驗。我國應當充分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相關領域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水利事業發展的實際,盡可能多地引進和學習一些國際先進技術,豐富我國技能環保產業,又為我國水利事業持續可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結束語
總之,無論是綠色施工技術還是節能環保新技術都隨著當今社會發展而出現的一項新型技術,順應了當下社會的發展。水利工程關乎國計民生,我們也必須要將各種先進的節能環保新技術應用在其中,從而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平,從而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的必要性[J]樊斌峰.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29).
【2】討論如何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J]史洪亮.四川建材.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