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昕悅 廖麗莎 劉騰 沈佳誠 吳廣林
【摘 要】高校學風建設是高校學生工作部門開展的,以學生為主體,端正學生學習態度、規范學生行為的活動。在當今,大學生人數愈漸增長的時代,國家教育部為了提高大學生素質,下發了《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要求整頓本科教育秩序,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其中就有著關于大學生學風建設的要求。針對學風建設問題,本課題從調研可能影響學風建設的因素入手,總結影響學風建設的主要環節。并根據調研結果,針對其最主要影響因素:考勤制度,收集并再次調研了眾多高校的考勤現狀,進行歸納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學風建設;新思路
一、高校學風建設的背景和意義
學風是一所大學精神文化的體現,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資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16號文件)》中提出“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校管理之中,建立長效工作機制,使自律與他律、激勵與約束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2018年8月27日教育部發布《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中提出“認真查找本科教育中還存在的領導精力投入不到位、教師精力投入不到位、學生精力投入不到位、資源投入不到位等方面的問題,圍繞教授給本科生上課、師德師風、課堂教學秩序、實習實踐、畢業論文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時間節點,逐級狠抓落實。”同年,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高校課堂教學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的指導意見》中要求“修訂完善課堂教學建設和管理的相關規定。要認真查找課堂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嚴管嚴抓教學秩序”。可見,高校的學風建設之所以重要,究其根本,不僅在于它是構成高校人才培育,而且還關系高校學生個人發展、高校社會形象與知名度。本文課題在基于對眾高校學風調研和對學生考勤問題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了用于優化學風建設和規范考勤制度的新思路。
二、高校學風建設的現狀及問題
現階段,大部分高校學生學習狀態尚佳,但依舊存在一些問題。簡而言之,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是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低下
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如追劇、打游戲,因現代網絡信息技術較為發達,學生可隨時隨地上網了解最新資訊,不免被許多新奇事物所吸引甚至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二是不能有效處理戀愛和學業之間的關系
高校學生談戀愛現象高發,但學生本身又無法妥善地處理學習與戀愛之間的關系,經常將大量的時間浪費在戀愛及其他人際交往上。
三是學生無明確的學業規劃
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在學習態度方面,將近50%的學生認為大學只要不掛科就行,能夠在班級學習中保持中等水平即可,沒有必要花費太多心思在學習上,考試只會臨時抱佛腳。
四是未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很多學生原本想好好學習,但因為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缺乏主動性,無法保持自律。
三、在學生工作系統中開展高校學風建設活動的作用
(一)學生考勤對學風建設的影響
基于調查總結學生沉迷網絡、戀愛高發、未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等問題發現高校考勤制度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切實抓好日常學生課堂考勤管理工作,是保證高校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運行和各項集體活動的順利開展的重要手段,對于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提高教學質量起到重要作用。
(二)課堂工作收效不明顯原因分析
1、從學校層面來看,各學院學籍管理工作隸屬問題未解決。多數學院學管理工作依然在學辦,考勤工作責任不清。
2、從學院層面來看,部分學院的考勤管理工作抓的不嚴,教科辦和學工辦間的學籍管理工作協調問題未解決。
3、從具體工作人員的中心環節看,多數學院的日常課堂考勤缺少監督管理的環節,致使日常的考勤記錄不能真實有效的反映情況,具體負責的工作人員只是走走形式,粗略統計每月考勤。
4、從學生上課出勤的角度看,管理不嚴學生曠課嚴重和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
四、當今高校考勤請假情況現存問題分析
(一)高校請假中誠信缺失現象較為普遍
大學生請假中誠信缺失現象是指學生為逃避學校正常學習或工作,故意編造理由或夸大事實,向老師請求準許休假。請假中誠信缺失現象在大學校園內普遍存在。據筆者對300名在校學生所做的一項“大學生用虛假理由請假現象調查”顯示:經常看到或偶爾看到過“用虛假理由請假”這一現象的學生分別占27%和37%,也就是說,有超過60%的學生身邊發生過不誠信請假的現象;而據我們的實地走訪調查,在同樣一份問卷調查中,親口承認自己“請假撒過謊”的學生接近五成。請假誠信缺失問題還表現在請假方式的不規范和請假時間非正常。多數高校規定大學生請假需經輔導員或分管領導簽字蓋章的假條,但根據調查顯示,學生到輔導員當面請假的只占15%, 而選擇發短信、打電話或找同學代請的居然高達75%,這個比例突顯出學生請假時沒有選擇規范的方式。
(二)高校請假中請假制度不夠完善
很多院校都有書面的學生請假制度,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為了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卻時常有化繁為簡的現象,這樣長期以往,很可能造成學生隨意請假的現象。其次,請假過程中,對于學生提交的請假原因,校方往往不能確切落實,存在一個取證的困難性,這也為高校學生請假中的弄虛作假提供了“便利”。
(三)高校請假中師生存有“時、空”差
學生在遇到困難真是想請假時往往因為各種不便不能去老師面前請假,這其中存在一種時間與空間的不便。例如當某學生確實存在特殊原因,不能親自給指導員老師請假時,便常需要其他人“代開假條”。或者存在有學生去找導員請假,而導員因為授課、開會等原因不在辦公室而不能及時批準的情況。再或是,只與導員進行了請假說明而沒有告知任課老師,所以被“任課老師”做“曠課”記錄處理的情況。這些情況均是傳統請假手續存在的弊端和不完善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