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杰 王飛
摘要:經典著作蘊含著深邃的思想,經典閱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經典著作的閱讀推廣對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校應從各個層面推進經典閱讀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經典閱讀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5-0046-02
新形勢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總的效果還不錯,但依然面臨很多嚴峻的問題以及來自各個方面的挑戰。首先,是來自社會的挑戰,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沖擊下造成的價值觀混亂。其次,是來自大學生自身,高中時期學生重點關注高考,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人文素質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在政治方向、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上,雖然正確思想觀念占主流,但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等錯誤的思想觀念也時時存在。一些新生因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而自暴自棄;一些老生沉迷于網絡文學和快餐文化;一些高年級學生因面臨就業和考研壓力,沒有努力方向而無所適從。由此可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很大的挑戰,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的任務迫在眉睫。
一、經典的定義
《史通·敘事》中認為“自圣賢述作,是曰經典”。《現代漢語》將“經典”解釋為“具有典范性、權威性的著作”。梁衡認為:“常說為經,常念為典”。經典標準有三:一是達到了空前絕后的高度;二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長遠的指導意義;三是經得起重復引用,能不斷釋放能量。在長期的文化積累和篩選下,每個領域都有各自的經典,而更高層次的是理論和學術經典。
二、經典閱讀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輔助作用
(1)經典閱讀能夠使大學生提升文化修養,在閱讀中傳承傳統文化并發揚光大。大學生是傳統文化的主要傳承者,通過對社會各個歷史時期經典文獻的閱讀,大學生了解中國歷史發展和中華文明進程,并能夠樹立民族自信心,樹立傳承本民族文化的責任感,堅持文化自信,激發起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歷史自豪感,從而起到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
(2)大學生能夠在經典閱讀中塑造完美人格,經典閱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工具。與機械的說教相比,經典閱讀更具趣味性、直觀性,更能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汲取精華,完善品格。諸子百家的治國理政智慧、魏晉文論中的豐富哲思、唐宋詩詞的優美韻律、明清小說中的紛繁世事等均為大學生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在閱讀過程中學習如何思考問題、面對人生,能夠幫助大學生自主地解決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以正確的思維模式和多元的思考方式,在人生的道路上作出正確的選擇。由此可見,經典閱讀對大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大有裨益。
(3)大學生能夠在經典閱讀中陶冶情操、鍛煉心性。經濟飛速發展,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這對面臨進入社會的大學生的心理產生巨大壓力。文學經典的閱讀雖然難以完全解決大學生就業或考研的問題,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舒緩壓力、振奮精神的作用。由此可見,在文學經典的海洋中,能夠借鑒古人頑強品質,不畏人生困難的精神,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堅強的品質,對培養積極的心態和健康的生活習慣都大有幫助。
三、經典閱讀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從學校層面將經典閱讀納入教學體系。為了提升校園文化,學校將經典閱讀作為“文化”育人手段,將人文精神培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2017年華北理工大學將經典閱讀納入高校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教務處挑選100種經典名著作為所有專業選修課程,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修,考查合格計學分。這樣將經典閱讀貫穿于高校教書育人的全過程,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他們的志趣,提高了人文素質,營造有利于閱讀和學習的書香校園。
(2)圖書館將經典閱讀推廣作為重要日常工作。服務育人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職能,圖書館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因此,圖書館利用豐富的文獻資源,推廣經典閱讀,成為尋求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除日常的閱讀推廣工作外,每年的4月23日圖書文化節中,華北理工大學圖書館積極進行閱讀的宣傳推廣,期間組織各種讀書活動,包括經典誦讀,專題講座,圖書漂流、圖書查找,用新穎的形式、獨特的視角,吸引大學生參與讀書活動。
(3)組織讀書社團,成立讀書會,定期開展活動。圖書館讀書會堅持以“品鑒經典、分享感悟、推廣閱讀”為宗旨,積極開展經典分享、傳統文化傳播、真人圖書、讀書沙龍等獨具特色的活動,通過引導、激勵、互助、分享的閱讀方式吸引大學生參與閱讀。讀書會組織經典閱讀學術交流,以《平凡的世界》為藍本,舉行閱讀沙龍活動,使大學生在交流分享中更深刻地了解經典著作中深意。
(4)圖書館中心區域設立閱讀專區。圖書館根據社會發展緊跟時代步伐,及時推出閱讀書目,設(下轉第45頁)(上接第46頁)立專門展區。展出了以“中國夢、華理夢、我的夢”為主題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著作,包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科技創新論述摘編》《深入學習習近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著作20余種,200多冊,使同學們全面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所思所想,準確把握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形成的基本脈絡。此外,還推出金庸作品展、茅盾文學獎閱讀專區等,使大學生讀者緊跟時代的步伐,通過圖書了解社會、把握時代脈搏。
大學生是實現中國夢和民族復興的主體,將經典閱讀融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利用豐富的文獻資源,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幫助大學生培育中國精神,堅定四個自信,形成中國未來建設者的大思維、大格局、大智慧,真正成為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徐向春,高敏,姚燁.經典閱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0).
[2]梁衡.我的閱讀經歷(下)[J].名作欣賞,2015.
[3]梁衡.讀經典,收獲的是“種子”[N].人民日報,2015.
[4]高春奎.論大學生經典閱讀與人文素質培養問題[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0):186-187.
[5]紀金平.經典閱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發揮[J].科教文匯,2013(3):19-22.
[6]劉淑紅,朱海霞.閱讀文化經典: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J].內蒙古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9).
[7]郭霞.中國文學經典閱讀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芒種,2016(1):19-20.
[8]韓露.培養大學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興趣與能力之我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1):43-44.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