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娜 朱磊 方芳
摘要:通過“嵌入性”理論視角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實踐具有宏觀和微觀的適用性。從思想嵌入、活動嵌入和組織嵌入的角度提升紅色基因系列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增強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質量,實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從思想、活動、組織層面的主體內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實踐的目標所在。
關鍵詞:嵌入性理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多維嵌入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5-0128-02
一、新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新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黨的十九大中報告明確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意味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需要跟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作出新的轉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更應該全面落實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切實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新時代要求高校更加突出思政教育工作的地位,更加重視創新教學方法和提升教學質量,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不同形式、不同角度走進學生的頭腦,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2)自媒體高速發展給高校思政教育帶來挑戰。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單方面地向學生傳播思想政治內容的教育,即“師說生聽”式教育。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傳統的方式存在明顯的缺陷。近年來采用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與傳統的教育方式相比可謂是換湯不換藥,導致多數青年學生談“思想政治教育”色變,教育的實際效果甚微。而且自媒體興起后,它的交互性使得信息不再是教育者和新聞媒體工作者獨自掌控的東西,青年學生也不再處于信息采集的劣勢狀態中。因此,青年學生不再愿意接受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而是更青睞于互動性強、自由度高的教育模式。如果在自媒體高速發展的新時代依舊采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那么必然會引起青年學生的厭煩和逆反心理。自媒體時代的特征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急需向自我修養式教育方式轉變。
二、嵌入性理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適用性分析
(1)宏觀。在全球化和互聯網的影響下,海量的信息在進行著廣泛且快速的傳播。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思想觀念、特殊文化大量涌入,這些信息紛繁復雜、良莠不齊,不斷影響著高校學生的思想,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史無前例的巨大挑戰,而針對作為高校教育工作重點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嵌入性理論對其具有宏觀適用性。
堅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偉大的民族,絕不能離開哲學社會科學;一個民族的興盛,也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通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發展匹配時代要求的精神文明,為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文化環境和智力支撐。同時發展精神文明也是個人提升自我修養的必由之路,與個人的成長成才密不可分。
(2)微觀。結構嵌入性框架和關系嵌入性框架是嵌入性理論的經典分析框架,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體、對象和內容等方面具有微觀適用性。
結構嵌入性的理論基礎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視為整個網絡的整體,將具體的工作內容、工作對象及工作方式等視為網絡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想要整個網絡正常地工作運轉,必須保證每個組成部分都是合理分工、相互配合的。從這一角度而言,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與實踐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其整體功能的發揮,還應注重創新其工作形式,關注其工作對象,提高其工作質量等。關系嵌入性的研究視角則是看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雙向互惠關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大學生更好地個人成長,而大學生的個人成長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勢發展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
三、多維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實踐
(1)思想嵌入。紅色基因的思想嵌入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是最好的老師”,紅色基因是我們國家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創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它是從歷史中孕育而來。正是這一鮮明特點,讓紅色基因的思想嵌入成為高校思政教育創新與實踐突破點和著力點。思想決定意識,意識決定行動。高校思政教育圍繞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等多方面進行開展,為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創造良好的客觀條件。然而多數學生漠視其重要性,甚至是逃避思想政治教育。面對這種情況,高校應多開展紅色主題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文化系列精神,在思想層面引起高校學生對思政教育的重視。
(2)活動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內容覆蓋面廣,而且大多都停留在理論層面,這對(下轉第127頁)(上接第128頁)學生們主動接受教育的積極性和配合度有相當大程度的影響。僅憑課堂上的知識點傳授,傳統的開大會、讀文件等刻板形式已經遠不能達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預期效果,而紅色基因的活動嵌入可以幫助高校擺脫現在所處的尷尬境地。針對活動嵌入的形式和內容,高校一方面可以舉辦符合自身特色,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校園紅色文化系列活動,開展不同類型的紅色文化教育。另一方面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校外紅色文化基地,切身地學習和感受紅色文化。針對活動嵌入的載體和平臺,高校應充分利用網絡、即時通訊工具方便快捷,覆蓋面廣的特點,創新使用校園網絡、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以此提高紅色基因的傳播度以及影響力。
(3)組織嵌入。強化紅色基因教育的組織建設,積極發揮高校輔導員、學生干部等學生組織的核心人物帶頭作用,實現紅色基因的組織嵌入。高校輔導員不僅要做好學生日常管理等常規工作,還要時刻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關注學生的行為養成等。學生干部作為學生組織的負責人更是要肩負起帶領組織成員走進組織、了解組織、認同組織的重大責任。
四、紅色基因的主體內化
(1)紅色基因的思想內化。紅色基因的思想內化是通過外在環境的熏陶和影響,高校學生在思想上形成符合新時代要求、穩定且持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主流價值觀產生高度的認同感,有足夠的能力去判別外來糟粕文化并阻止其動搖自身理想信念的。思想內化從實施到看見成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正確的思想觀念一旦形成,輕易難以改變。
(2)紅色基因的行為內化。紅色基因的行為內化是思想內化的升華,它是指在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高校學生內在的思維或觀念透過行為表現出來,此時的高校學生已經不認為作出符合主流價值觀的行為是強人所難,而是下意識地去實現頭腦中的想法和觀念。例如主動參加各類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發揚紅色文化系列精神等。行為內化不僅有顯而易見的特點,還能夠通過個體的行為去逐漸影響周圍群體的行為。
(3)紅色基因的組織內化。紅色基因的組織內化相較于前兩種內化的難度更高,要求更苛刻。組織內化旨在實現個體的思想及行為能夠對組織的政策和行動主動認同并自覺跟隨。即要求個體能夠做到思想上增強對組織的信任,在行動上做到自覺履行身為組織一員的責任和義務。 高校學生在實現思想內化和行為內化的基礎之上,增進對自己所處的團支部、黨支部、學院(學校)黨委以及國家和政黨的信賴,真正做到將組織的政策與方針牢記心間,并且自覺地付諸實踐。組織內化不再具有強制性,而是個體對群體的高度認同產生的效果,所以其具有長效性。
參考文獻:
[1]吳旭.嵌入性理論視角下擴大高校黨組織“覆蓋面”的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
[2]金奇.思想政治教育的嵌入式存在——基于嵌入理論的視角[J].現代教育科學,2012.
[3]陳亞敏.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挑戰及路徑探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