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靜靜
摘要:作文評語是小學習作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一種溝通的方式,部分教師對作文評語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評語中存在空話、套話、教師指令式評語的現象,從而使評語喪失了部分功能。本文根據習作評語的內涵特征和作用,探討小學習作評語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優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 習作教學 作文評語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5-0192-02
評價語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機制,通過教師的評價語言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教師如何寫好習作評語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小學也是學生發展寫作能力的關鍵階段。良好的評價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技巧和能力。相反,如果老師的評論失去了其效力和功能,就會使學生對老師在作文下的評語熟視無睹,學生作文水平沒有提升,繼而收不到正面評價,導致學生失去了寫作的興趣,從而使習作教學進入惡性循環。
一、作文評語的特征、作用
老師指出文章在寫作時的一些需要加強或修改的不足或者是對優美語句進行肯定的鼓勵性的話語,使學生對寫作更有信心,并且從老師的評語中,學生能夠感覺到自己哪方面還有待于更進一步提高,從而明確自己今后作文發展的方向。常見的形式有眉批式、行批式和總批式三種,眉批式是對作文局部的優缺點加以提示,分析文章的優劣,好在哪里、缺點是什么、要怎么改,大多在文章的頂部或側邊。行批式針對文章的遣詞造句用一詞一語表明評者的態度。總批式是寫在全文的末尾,這類評語要求做到一分為二,肯定長處,指出缺點,說明修改方法。評語由兩部分組成:“評文”和“評人”,“評文”是指教師要針對文章的審題立意、行文邏輯、語言風格技巧、寫作方法等進行評價;“評人”是教師還要對學生在文章中表現的思想、感情、態度進行一個適度的調控,這樣的評語既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價值。
(一)作文評語的特征
(1)客觀性。作文評語的發出者是主觀主體,但是作文評語卻必須是客觀的。學生個人的生活經歷是不同的,因此對事物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同一個寫作主題,在不同的學生手中會有不同的解讀、表達,老師在評論學生作文時不能采取“一刀切”規則,應根據學生的客觀實際作出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評論。雖然學生的作文表達各不相同,但主題是客觀的,再花樣的表達也不能離題,教師進行作文評價時,評語的表達可以是委婉、嚴厲等,但評語的思想必須客觀——切合主題。
(2)針對性。作文評語要有針對性。一是針對教學要求,教材中對學生的習作會提出具體訓練要求;教師在習作課堂上會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和教材對學生的寫作作出要求。教師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時,評語也要考慮這些教學要求。二是針對文章的特點,同樣的主題,經過學生的解讀—思考—表達—加工,最終呈現出的文章千差萬別。評價時應根據這些不同來進行評價,使評語能夠結合作文特點,犀利、準確地指出其中的優點與不同,避免使用“公式性”評語等不良傾向。
(3)情感性。從作文“評人”的角度看,評語中不可避免地會被教師注入個人情緒,即情感性。教師在習作評語的寫作過程中,不應過多地向學生表達負面情感,應多傳遞積極正面的情感,如關心、表揚等。同時,作文評語如果只是平淡無味的文字呈現是很難起到評語應有的作用的。例如“閱”“重點突出”“通俗易懂”這樣的評語,很難在學生心中激起波瀾,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也起不到作用。
(4)文采性。作文評語是教師的語言表達,它的文采性要從兩方面論述。一是評語要體現出教師豐厚的文學修養,用詞的優美生動、富有文采、寓意深刻,既能讓學生領悟評語要表達的意思,提高寫作能力,又能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享受精神上的美的滿足。
(二)作文評語的作用
(1)反饋。反饋是作文評語最基本的一項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可以通過教師對自己作文的評價,明確地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在哪里,該如何入手,從而正確地應對錯誤,逐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看過上次評語后的改正質量,來評判他們到底有沒有真正地改正這個錯誤,即評語反饋給老師的信息。
(2)教育。寫作教學不僅是教會學生寫作技能,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積極樂觀的處世態度。教師的評語,除了幫助學生提高專業化的寫作技能,其中也滲透著教師的思想,這些對學生價值觀、人生態度的養成具有引領作用。
(3)激勵。評語的目的是利用情感交流來影響學生,激勵學生通過正面評價繼續寫出高質量的習作。教師要通過激勵性的語言來幫助學生樹立寫作上的自信心。對于學生文章的缺點可以具體明確地指出,但也要著力表揚學生的優點,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從而揚長,進而喜歡上寫作。
二、作文評語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一)評語內容模糊,缺乏針對性
習作評語內容的簡單以及格式雷同是小學作文評語中存在的最普遍的問題。部分教師對評語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會用一些概括性強的、具有泛用性的套話來作評語。例如,“行文流暢、語句通順”或者“描寫不夠細致”等,這些句子的概括性太強,使得學生只能模糊地知道自己哪個方向出了問題,但不知道具體是哪里出了問題,修改文章無從下手。有些教師批改作文瀏覽一下學生的字體是否工整、頁面是否干凈、有無明顯錯誤,以此為判斷標準給出A+、A、B+、B、C幾個等級。更有甚者直接以一個“閱”字表示已批改過學生作文。
(二)用語不規范,錯誤頻出
主要存在以下幾種現象:一是口語化、缺乏美感,作文評語不是說出的話語,而是文字表達的短篇評論文,同樣要遵循書面語言的規范化,不能將“語脈”當作“文脈”呈現。例如“對成語的應用較好”。二是評語出現錯誤,例如“的、得、地”三者之間的混淆,“文章生動的描寫了XXX”;還有評語存在語病,如“文章開頭的第一段開門見山”等此類錯誤。這樣的問題可能是教師的一時疏忽導致的,但卻很容易給學生造成錯誤的示范,在學生眼里,教師是正確、標準的代表,當看到教師的書面言語與自己的用法不同,就會下意識地模仿老師,所以教師們應在平時作文評語的寫作中對其規范性給予足夠的重視。
(三)肯定性評語和否定性評語的失衡
有些老師片面理解差異性原則,認為存在皆為合理,即使作文中出現了一些思想上的偏差,如不正確的金錢觀、社會價值觀、盲目追星等表現,教師沒有予以嚴厲的批評和正確的引導,而是歸結于時代環境、生活環境的不同。老師這種行為可能是想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或者是鼓勵學生的積極性,可這樣會讓學生覺得老師都肯定了自己,自己這樣做或這樣想是可以的。還有一種評價是過于否定,有些老師要求嚴格或自身喜歡批判性思想,在批改作文時,忽視學生的寫作態度和個人能力的差異,只看到學生表現出來的失誤,沒有注意到在文章背后學生的狀態和努力,然后一味地指責學生的錯誤。這樣的評語只會打擊學生對于寫作的信心,使其喪失寫作熱情,對于寫作產生厭煩的情緒。
三、作文評語的優化策略
(一)強化語文專業素養
強化語文專業素養既包括提高自身語文專業知識,還包括對作文評語的認識。提高自身語文專業知識首先從理論知識學習,閱讀有關評價語的書籍和資料,在理論知識的引導下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老師才能提高自己評語的應用水平。優秀的老師會在各個方面有自己獨特的教育模式,參考優秀教師的做法結合學生的學情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上。除此之外,文學理論的知識也要有所涉獵。這樣既能提高評語的文藝性也能提高技巧性。教師對作文評語的認識上要予以足夠的重視。首先要做到評語的規范性和準確性,例如不寫潦草字、格式正確、不一“逗”到底、無病句錯字等。其次還要自我反思,尋找自己的不足之處;也可請其他老師幫忙查看自己的問題,一起商量解決。
(二)評語要有針對性
教師的評語要能犀利地指出學生作文哪里存在著問題,不能泛泛地談。“語言準確,鮮明、生動,內容極其豐富具體”“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內容具體”等這些評價語都太籠統,會使得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對學生寫作能力并沒有起到什么作用。如“充分運用動靜結合的寫法,并輔以比喻、擬人等手法”“特寫鏡頭別開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滿童心童趣,讀來倍感親切”這樣有針對性地指出學生文章的優缺點,便于學生明確地認識這篇文章以及自己存在的問題或閃光點。
(三)評語要肯定與否定共有
教師在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時應做到肯定或否定共存,且有一個“度”的把握,在同一作文的評語中既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肯定,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教師可以在寫評語時針對學生文章中的優點加以提煉后進行表揚或者鼓勵;亦可從學生的寫作態度方面給予肯定和鼓勵。對作文的評語只要是發自內心的,不管是鼓勵的還是批評的都能被學生所接受。真誠的評價交流有利于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梁,繼而在溝通中激發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情。
作文評語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資源,充分發揮評語的作用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教學效果。在此之前教師首先要對評語的有效性作出保證,提高作文評語質量。
參考文獻:
[1]覃兵.課堂評價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周洪波.作文批改不可輕視[J].教育教學論壇,2014? (27):232.
[3]方仁子.評語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29(5):94-95.
[4]陳靜.作文評語是師生交流的一種形式[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4):23-24.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