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銳澤
摘要:播音主持藝術空間創新對有效管理新時期傳媒行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播音主持創新現狀角度闡述了創新播音主持藝術空間的必要性,分別從創作環境、藝術形式、報道模式與人員素質角度進行了基于創新策略的拓展研究,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促進播音主持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播音主持;藝術空間;創新策略;拓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110-01
新時期,我國傳媒行業借互聯網普及之力,加之人們精神娛樂需求的增加,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并漸漸成為了人們獲取最新資訊的重要途徑。這隨之而來是繁復的工作與新穎的技術對播音主持的高要求,因此為了滿足社會需求,促進播音主持發展,有必要對播音主持藝術空間創新進行拓展研究。
一、創新播音主持藝術空間的必要性
創新播音主持藝術空間,需要結合其自身內在矛盾運動與外在社會經濟條件環境變化不斷進行探索實踐,繼承、借鑒傳統有益經驗,并結合新技術手段等推陳出新,才能收獲良好效果,促使其整體空間藝術有所改變。播音藝術發展至今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且隨著播音主持的逐漸加入,更豐富了播音藝術展現形式,增添了節目親和力,深受群眾認可與喜愛,一些優秀播音主持在這樣的創新過程中也逐漸脫穎而出。但基于播音主持的創新實踐,也漸漸暴露了許多問題,部分年輕播音主持人員因經驗不豐富,基本功不扎實等原因,在報道重大或場面規模宏大的節目時,不能進行有效控制,容易陷入尷尬境遇。因此,有必要對創新播音主持藝術空間進行拓展研究。
二、基于播音主持藝術空間的創新策略
1.創設優質播音主持創作環境。想要有效拓展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空間,建立良好的播音主持發展機制,基于播音主持藝術的特殊性,首先就應當為播音主持提供良好的藝術創作環境,使其具有濃烈的藝術氣息,充分發揮環境對播音主持創造力的有益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對播音主持創作能力與藝術空間的培育構建力度。相關人員在創設優質播音主持創作環境時,應當緊密結合新時期市場發展變化需求與傳媒業的發展趨勢,收集相關數據信息,進行科學分析研究,從而力求營造出兼具文化屬性與市場屬性的空間氛圍。
2.推動播音主持藝術形式變化。傳媒技術在新形勢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在不斷更新與改進,播音主持面對日新月異的傳媒技術,自身基于播音的價值創造又有了新的發展平臺,這對于播音主持而言是其在傳媒行業發展的良好機遇,但是相對來講競爭壓力、專業壓力也與日俱增,同時對其也是一個巨大挑戰。鑒于此,需要播音主持人員勇于迎接挑戰,勇敢抓住機遇,堅持以群眾需求為本,在把握受眾群體差異性的基礎上,以節目為單元,不斷探索發展自身獨特的主持風格,并緊隨時代主流不斷改進與完善。另外,播音主持藝術形式的變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播音主持長期不斷探索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拓寬視野,在形成自身獨特的主持藝術風格,對播音主持職業有了充分且科學的認識后,才能夠基于經濟社會文化等環境變化有效創新藝術形式。當然,在此過程中播音主持也應當注重自我完善與自我發展,將自己打造成綜合型高素質人才。
3.創新播音主持報道模式。當今時代,信息技術在高速發展,互聯網滲透到千家萬戶,影響與改變著社會的一切,播音主持在信息技術與傳統技術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應當創新報道模式,引入互聯網因素,創設新型新聞報道形式。需注意的是,播音主持在創新過程中應加強對新聞思想與報道模式的推陳出新,爭取采取新表達形式第一時間報道即時且真實的信息。例如,2013年《人民日報》應用微信平臺推出專屬公眾號,發展三年便長期在該平臺位列新媒體排行榜第一名,這不僅得益于《人民日報》發布內容的真實性,還在于其內容貼近大眾生活,能夠引起人們的興趣,且具有時效性與新穎性,因此極其深入人心。
4.注重播音主持專業素養培養。播音主持人員是創新播音主持藝術空間的主要群體,培養其專業技術能力是有效保障創新質量的關鍵。加強對配音主持人員的培養力度,是創新工作的基礎,只有良好的業務能力與專業素養,才能在創新過程中對創新內容更具駕馭能力。獨特的播音主持風格是播音主持藝術空間創新的靈魂,在眾多播音主持人員中脫穎而出,生存發展,創造價值,個性化的播音主持風格是其永久的追求,在風格形成過程中,播音主持可從多角度探索,根據觀眾審美需求的變化,不斷進行創新發展,達到吸引觀眾的效果。總之,播音主持人員要創新發展就必須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精細化每個工作環節,不僅需要有專業的信息采集能力,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策略創新能力,這樣才能在新時期背景下做出更有競爭力的節目。
三、結語
總而言之,21世紀是發展創新的時代,播音主持行業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只要成功克服困難,就會使其發展更上一層樓。為此,需要播音主持樹立長期發展的信念,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能力與知識技能,勇于探索、創新、實踐,在提高自身競爭力的同時為播音主持拓展更廣闊的藝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