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明
摘 要:鄉村旅游現階段已經成為國內旅游市場上的重要部分,也是現階段開展精準扶貧的一個核心手段,通過對鄉村旅游的合理規劃,可以讓農村經濟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解決諸多農村人口的就業問題,對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每個鄉村都有自身的特色,因此如何對鄉村旅游展開規劃,促進旅游價值的充分發揮,還是要促進結合當地的特色資源。本文是結合精準扶貧的政策背景,探討如何正確開展對鄉村旅游的規劃,促進鄉村旅游實際價值的發揮,提升農村經濟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精準扶貧;鄉村旅游規劃;規劃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06-0231-02
0 前言
現階段為了促進貧困地區實現全面的脫貧,早日加快致富,政府開展了精準扶貧的舉措,促進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其中諸多的措施加強對農村資源的開發,幫助農村經濟進行更加合理地發展。鄉村旅游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幫助精準扶貧更加科學地執行。比如休閑農業、農家樂等,這些都是鄉村旅游中重要的形式,對鄉村旅游進行合理地規劃和開發,借助多樣化的渠道,讓鄉村旅游發揮出自身產業的優勢與價值,為農村經濟添加新的發展動力。
1 精準扶貧與鄉村旅游
1.1 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是相對于粗放扶貧提出的一個概念,是針對不同的區域條件和不同的貧困程度,借助先進科學的方法,對扶貧對象開展更加精準的識別以及幫扶,幫助扶貧對象快速脫貧。通常精準扶貧就是針對貧困的農村居民。
習近平對精準扶貧的實質進行了闡述,指出了其中六個“精準”[1]。
首先是保證幫扶對象的精準。需要做到準備找到幫扶的家庭以及人口。第二,項目精準,對幫扶對象進行識別,建立檔案后結合貧困戶的需求,開展針對性的幫扶。第三,使用資金精準,項目的實施需要資金,要對資金進行準確和正確地使用。第四,措施到戶,也要保證精準,僅僅是項目以及資金不夠,還要針對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針對性措施。第五,人員選派精準,可以為當系鄉村選派駐村工作隊或者第一書記,幫助貧困村快速提升管理水平。第六,脫貧的成效,需要開展準確的評估以及考核,要真正確定脫貧的效果。
1.2 旅游扶貧
旅游扶貧就是通過對貧困地區的旅游資源進行開發[2]。促進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讓當地旅游業成為支柱產業,進而幫助貧困地區實現脫貧。
旅游扶貧的概念是英國提出的[3]。通常來說,旅游扶貧的主要目標,就是讓貧困人口的貧困局面得到改變,經濟利益得到提升,讓貧困地區也能改變落后的局面,旅游扶貧并不是一種產品,也不是促進旅游業的整體發展,而是幫助貧困人口順利脫貧的一種手段。
1.3 旅游規劃
旅游規劃,值得就是所有的開發以及管理,需要滿足游客的興趣,包括對區位以及建筑的規劃,對旅游市場進行預測,以及政策規劃等。旅游規劃是一個區域綜合體內進行旅游業系統發展的目標,是一個產業整體的部署,需要相關部門的審核和批準,然后促進區域的旅游開發,完善各類法律依據。
現階段國內的旅游規劃,主要包括旅游發展規劃以及旅游區規劃。前者是結合產業的歷史以及現狀,結合各類的市場因素,制定出合理的目標體系。后者則是為了保護以及開放旅游區。讓旅游區的功能以及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制定出的詳細規劃[4]。
2 精準扶貧背景下鄉村旅游的幫扶策略
2.1 事前調查和規劃建設
為了讓鄉村旅游的實際價值得到發揮,要對鄉村的基礎設施以及各類資源開展調查,為鄉村旅游的實際建設提供更合理的依據。對鄉村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后,要選擇好產業,制定出合理的發展規劃,然后申請扶貧的資金。保證鄉村旅游的順利建設[5]。需要加強環境的政治以及水利建設,以及對當地電網的改進和升級,促進鄉村旅游實際價值的提升。
2.2 提升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要想促進鄉村旅游整體的發展,要加強對鄉村人的技術培訓,讓農村人口的固有觀念得到更新,這樣可以為鄉村旅游的實際發展提供支持。要借助技術培訓,讓農村人口具備良好的致富意識,引導農村人口的思想觀念,改善其生活的方式。讓鄉村旅游正式引入的時候,當地人民可以順利進入到經營中中、其次是可以讓一些思想比較先進的鄉村人民,走出鄉村學習一些先進的經驗以及方法,對接企業,落實項目,促進鄉村旅游的實際發展。
2.3 鄉村旅游項目的宣傳
在鄉村旅游的實際開發中,要加強對項目的宣傳,為鄉村旅游的迅速發展提供助力。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建立鄉村旅游的電商平臺,在網上對鄉村的一些農產品進行銷售,為當地農村居民增加經濟收入。也可以借助新媒體,對政府的各類惠民政策進行宣傳,鼓勵當地人口積極創業,擺脫貧困的局面。最后是借助網絡的力量,可以向外界對鄉村旅游的情況進行宣傳,讓廣大游客了解當地的特色旅游項目,從而讓鄉村旅游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為鄉村旅游帶來良好的客源。
3 鄉村旅游開發模式
3.1 農家樂模式
這是一種成本少,但是效果非常顯著的模式,就是借助鄉村的一些古樹、古建筑等有著農村特點的場所,很多的鄉村沒有足夠的文化底蘊,可以建設美食購物、花果觀賞以及景區民宿等服務和產品。比如對當地的魚塘進行適當的改造,游客可以進行垂釣等娛樂休閑的方式。不斷開發休閑娛樂的服務項目,可以提升鄉村旅游的實際價值。
3.2 休閑農業模式
現階段看這種模式在鄉村旅游中也是非常主流的一個部分,就是將一些農村勞動生產活動,作為鄉村旅游的項目基礎。農業生產成為鄉村旅游的一個經營的特點,讓農村的一些自然資源以及農業景觀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這樣游客可以將農業生產的活動,作為一種休閑的模式,對農家的生活進行體驗。同時這種模式促進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農村就業的改善是有幫助的。這種模式與農家樂模式在理念上還是有一定相同點的,當地人們可以結合實際的資源對項目進行開發,比如在勞動力充足,但是沒有致富條件的情況下,與其他村民進行一些合作,建立一個種植合作社。在已經建立的種植產業基礎上,增加無害瓜果、藥材以及花卉的采摘、觀賞服務,給予游客更加多樣化的體驗,建立一體化的休閑項目模式。
3.3 景區帶動模式
現階段這種模式也是在一些鄉村取得不錯的效果。就是將一些當地的景色作為開發的資源,對景觀進行適當的改造以及延伸,進而建立一個鄉村景區。比如一些鄉村有溫泉和草原,那么就可以將溫泉開發出來,建立一個溫泉景區。草原則是可以進行開發,建立一個跑馬場。借助當地的一些資源,開發出特色的產業化景區,為當地增加經濟收入,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借助各類途徑對鄉村旅游的生態資源進行開發,讓鄉村旅游可以取得更加合理的建設成果,增加鄉村旅游的實際效益。同時在鄉村旅游的實際開發中,當地的居民可以有更多的就業就會,參與到鄉村旅游項目開發中,進行經營以及管理。農村地區也有一些具備一定經營能力的人才,這方面可以爭取一些政策的支持,讓農村人口具備更加良好的技能素養,進而可以讓鄉村旅游具備更好的知名度,提升自身的產業品質。
4 鄉村旅游規劃的完善
國內的旅游業發展是非常迅速的,現階段建設的旅游體系,對國內旅游業的一些新情況關注不夠,還是有一定的缺陷存在的。尤其是現階段精準扶貧的政策背景下,政府對鄉村旅游還是非常關注的,但是如何將鄉村旅游與精準扶貧充分融合,這一點解決措施還是不夠多樣化。
因此對于如何進行科學的規劃,對鄉村旅游進行開發,促進貧困人口取得長期的效益,這方面還是要加強研究和實踐。
需要完善鄉村旅游的規劃體系以及結合結構。將精準扶貧以及旅游規劃充分融入到鄉村旅游的思想和要求中,將促進貧困人口的收益,作為編制以及開發鄉村旅游的方向,讓當地人們可以真正在鄉村旅游的實際發展中,實現收入的提升,促進當地的就業。擺脫貧困的局面。
首先是對鄉村旅游的一些基礎條件展開全面的調研,要適當增加對貧困人口實際情況,以及致貧因素的分析,精準扶貧的關鍵就是要有針對性,所以鄉村旅游的實際開發中,要結合當地人們的實際貧困原因,考慮到如何讓當地人們從鄉村旅游中獲益,實現收入的進步。
其次是在項目設計中,主要照顧當地的一些貧困人口,因為在農村地區,多數的貧困人口是殘疾人、高齡老人或者是身患疾病的人,所以在鄉村旅游項目的選址上,要考慮到這些人群的條件,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促進這些人口參與到項目實際開發中。
最后是在鄉村旅游的實際規劃中,要確定好扶貧的模式。在精準扶貧下開展鄉村旅游的科學規劃,要重點關注扶貧的任務,需要做好對扶貧模式的科學規劃。指導政府以及當地一些企業,對鄉村旅游的資源以及項目進行開發,要將鄉村旅游的扶貧措施真正落實到農戶,確定當地貧困家庭,用合適的方式,加入到鄉村旅游的實際規劃中,從而幫助這些貧困的人口實現順利地脫貧致富。因此這需要對當地的貧困戶進行科學的指導,促進這些人口在鄉村旅游中的參與度。需要對貧困人群進行精準的指導以及直接的幫扶,讓這些村民可以在鄉村旅游的實際參與中,真正得到收益,實現收入的改善。當然想要對人們從事鄉村旅游進行指導,需要建立系統的指導方案,比如可以開展技術培訓,結合致貧的真正成因,以及家庭成員的潛力,為貧困人口安排合適的崗位和工作等。一些因為身患殘疾導致的貧困人口,可以在景點服務、生態餐飲以及房屋出租等方面從事一些不需要太多體力勞動的工作,一些婦女可以從事一些手工編織等工作,一些因為患病導致貧困,則是可以進行一些特殊的加工或者服務工作、一些貧困人口是因為缺乏資金,則是可以給予一定的指導和支持。針對不同的致貧原因,需要采取科學的方式,對村民進行指導,幫助村民通過自身的努力,在鄉村旅游中實現收入的提升。
5 結語
總之,鄉村旅游是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在精準扶貧下鄉村旅游成為一種特殊的舉措,可以幫助農村地區促進就業,提升當地人們的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的多樣化發展,擺脫貧困的局面,實現全方位的發展。現階段這方面的實踐還是有一定的問題,需要加強精準扶貧的融入,促進鄉村旅游的科學規劃。
參考文獻
[1] 何瓊峰,寧志中.鄉村旅游扶貧中農戶參與的影響因素與內在機理——基于扎根理論的湖南鳳凰縣案例研究[J/OL].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1-10.1151.006.
[2] 劉於清,李鐵軍.鄉村旅游扶貧與美麗鄉村建設的耦合關系及其協同發展探析——以湖南武陵山片區為例[J].民族論壇,2018(04):91-96.
[3] 諸葛連福.基于江南水鄉文化創意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設計實踐——以湖州南潯區荻港村美麗鄉村小鎮規劃為例[J].建筑與文化,2019(01):230-232.
[4] 趙瑩雪.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鄉村旅游與綠色產業融合發展研究——以清遠市黎埠鎮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24):38-40.
[5] 劉豐華,薄立明,余侃華.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關中地區休閑旅游型鄉村振興機制及空間規劃響應探新[J].建筑與文化,2018(12):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