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娜 藺晨陽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人文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強調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差異教學法是新課改下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旨在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滿足每位學生的學習需求。以蘭州新區舟曲中學化學學科為例,闡述差異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優勢和意義,并探討高中化學實施差異教學過程中的具體策略和應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高中化學;差異教學;策略;注意事項
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高中的教學模式也在隨之改變,高中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個體差異。對于高中學生來講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發展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進行學習,無疑是對傳統教學的一大挑戰。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采取的“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式滯后,對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進度等整齊劃一,卻不曾想學生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導致了傳統教學中極易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發生。
一、我校實施差異教學的優勢和意義
差異教學的主要特點是將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放入教學的首位,根據學生之間的個性特點、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進行彈性的分組管理,并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模式。蘭州新區舟曲中學地處蘭州新區,是一所全封閉寄宿制獨立高中,建設于2011年4月,是“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災害”重建項目之一。目前,在校學生2300余人,其中70%學生來自甘南州的七縣一市,30%學生來自蘭州地區,生源地廣闊,地域文化差異明顯,學生在學習基礎、能力、風格、興趣、態度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特殊的生源實際決定了我校實施差異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過實施差異教學,設計多元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讓學生能夠在原有基礎上最大限度的得到提升,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二、高中化學差異教學的實施策略
1.明確學生之間的差異,做好差異化教學準備。在差異教學的準備期,教師首先要明確學生之間的差異,根據學生的化學基礎、學習能力、認知需求、性格特點等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進行教學,同時對教師也進行分層,并在備課上做好分層教學準備。除此之外,教師在備課期間要注重各層次之間的學生認知特點,力求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根據學生之間差異,實施分層教學。課前布置分層預習任務;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個體水平差異分層設置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進行設問,實施探究分層;設置分層個性化作業;課后進行個性化輔導。通過實施分層教學,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挑戰成功的愉快感,從而提高差異教學的有效性。
3.尊重學生之間差異,豐富教學手段。差異教學的課堂上,很明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是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優化教學方法,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根據當地的文化和學校的師資力量、課時、課程等教學資源推出使學生感興趣的課程,積極開展課外活動等。
三、高中化學差異教學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1.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到化學學習中。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根據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化學實驗、小組辯論、共同探究等教學模式豐富課堂內容,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2.差異教學的教學本質是在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所以教師要努力做到取長補短。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并合理利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動,然后將差異進行轉化與教學方式融合,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加速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與此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并對不理解的知識及時提出,通過分析探討來發現某方面的不足,并相對應地進行鞏固和提升。
3.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優勢和弱勢之后,要做到求同存異,使學生在自己擅長的一方面進行長遠發展,對自己的弱勢進行趣味性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在弱勢方面的發展和提升。例如,在學習學生在學習化學元素和化合物的時候,有些同學認為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和分布記憶比較困難,但同時又有繪畫的特長,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繪畫優勢將化學元素周期表按照周期和族的順序重新排布,從而加深學生對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記憶和理解。
4.要注重評價差異。傳統的化學教學中,分數是衡量學生學習的唯一標準,而差異教學與傳統教學不同是,差異教學的教學成果需要對學生進行差異化的考核和評價。除了分層測試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外,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各方面進行考核和評價。在評價主體上,要改變傳統的教師評價為生生評價或者是自我評價,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化學學習評價,從而激勵學生進行反思,從而達到優勢加強、弱勢提高的教學目的。
差異教學法是“人文教育”下的課堂教學產物,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發展安排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根據差異教學的策略和注意事項,進一步將差異教學優化,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期末,筆者對所帶班級的146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就差異教學的接受程度和效果進行了統計,94.4%的同學可以接受,93.9%的同學認為有效,可以看出,差異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學生已經接受并喜歡差異教學,這為后續更深入的課堂教學實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江源.高中化學差異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陳彩虹.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學差異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6.
[3]梁銀春.差異教學策略在高三化學復習課的實踐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8.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十三五”教育科學重點規劃課題《地域文化差異背景下的高中有效教學策略研究—以蘭州新區舟曲中學為例》(課題立項號:GS[2017]GHBZ102)的研究成果。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