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教學質量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在新課改中,教師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數學學科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因此,加強完善數學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數學水平,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教學方法
一、 引言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小學數學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對學生產生了不良影響。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枯燥、乏味的學科,在小學生學習數學時,對數學產生了厭惡反感。在新課改下,教師改變了教學模式,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讓小學生開拓思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教學中小組合作是指將學生分多個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互動學習數學知識,在新課改的過程中,開展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使小組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相互溝通、相互促進、相互激勵等,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促進學生之間共同進步,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因此,開展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新課標的需要。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將小組合作原理運用到教學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完善了教學目標。
三、 數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
(一) 創設情境方式完善小組合作學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教材深入研究,創設教學情景,讓小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增強實際體驗,將教學內容與實際情景融入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創設情景中學到數學知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講解《平均數》時,教師帶了一些零食到課堂上,同學們都很好奇,教師說:周末時組織參觀科技園,教師帶了一些零食,請同學們幫忙分一下,教師說我們分成小組,有好多零食看看大家怎么分配,同學們組成小組討論著,進行實際分配著,將零食一組分配了兩袋,教師說還有糖果呢,這些糖果怎么分,有好多種分法是小組分還是個人分,同學們思考后進行著,將不同的糖果每人分了四顆,分好后,教師讓每組出一個代表說一下每組分取的零食糖果數量,有的同學說,我們組分到2袋零食,4顆糖果等,同學們紛紛地匯報著,教師問大家這么多種分法,哪種分法最公平,同學們齊聲答道:“平均分”。在新課改下,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創設情景的教學方式,完善小組的合作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師創設情景,參與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形成新的體驗,新的感悟,讓小學生在情景實踐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存在,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 加強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占主導地位,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課堂教學質量下降。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加強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課堂上教師講解《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節課時,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4到6個人為一組,教師在黑板上列出10×12、15×20、36×48等兩位數乘法算式,教師問學生知道這是什么算式嗎?同學們說是乘法,教師告訴大家這是兩位數的乘法,讓學生們討論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方式,怎么運算,小學生們認真地討論著,翻看課本,查詢著資料,討論結束后,教師問大家得出什么結論,每個小組出一個代表說出計算方式得出的結果,最后,教師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糾正和指導。在課堂上,教師給學生充分的自主研究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三) 多樣化教學方法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效果
傳統數學教學枯燥、乏味,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擴展教學課堂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課堂上教師講解《三角形的面積》時,教師拿來了三角尺問學生知道三角形的面積是什么嗎?怎么計算嗎?同學們搖搖頭,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談論什么是三角形的面積?如何計算?同學們認真地討論,通過觀察翻閱課本對三角形面積大小的測量和計算方法進行分析,討論結束后,教師讓學生們說說討論結果,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對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講說,每個小組都有不同的討論結果,教師又讓大家討論一下得出三角形面積的公式,通過小組討論互動學習,學生共同得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底乘高除以2”,教師問哪位同學愿意到黑板上寫一下?同學們都爭先搶后在黑板上列出公式。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調動課堂氛圍,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成果。
四、 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起到了重要作用,調動了課堂氣氛,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小學生認真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需對小學生進行正確地引導,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熱愛,在小組學習中培養合作學習能力,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鄭少芳.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J].新課程學習(上),2013(1):104-105.
[2]錢芳華.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亞太教育,2015(32):180.
[3]陳濤清.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及對策[J].小學數學教育,2013(12):30-31.
作者簡介:
王桂玲,黑龍江省綏化市,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靖宇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