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作為高中階段一門重要課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對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采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問題情境教學法作為現今倍受推崇的一種教學手段,它以問題為載體,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的問題情境,可以更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發展,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進而實現高效教學。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作了相關分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問題情境;創設
一、 引言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方向。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就當前高中物理教學來看,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還是“滿堂灌”這種方式,這種教學已經不合時宜,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迫切要求教師作出相應的改變。問題情境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所倡導的一種方法,有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作為物理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善于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學習,進而提高物理教學效果。
二、 高中物理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意義
所謂問題情境是指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情境,促使學生去質疑問難的一種教學方法。高中物理作為一門應用型的學科,物理知識相對比較抽象、系統,學生學習時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不能有效地細化物理知識,學生就容易喪失學習熱情,進而不利于物理教學目標的實現。問題情境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創設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符的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活躍課堂氛圍,促使學生主動與教師互動,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將學生置身于問題情境中,有利于學生思維發展,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 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應遵循的原則
(一) 趣味性原則
教師創設問題情境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高效學習,但是物理知識本身就比較枯燥,要想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就必須提高問題情境的趣味性,因為只有充滿趣味性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而實現高效教學。
(二) 匹配性原則
問題情境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它是為教學服務的,基于這一特征,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就必須結合課堂教學內容來進行,確保問題情境與教學內容相一致,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消化、理解課堂知識。
(三) 啟發性原則
有效的教學不僅僅是表現在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同時也體現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力的提升。對此,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堅持啟發性原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 開放性原則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教師對學生的成績比較看重,為了讓學生考得好的成績,會采取強制性的手段來要求學生學習,這種教學比較機械,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此,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應堅持開放性原則,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進而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知識。
四、 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有效策略
問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著較大的應用價值,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促使學生在問題探究過程中提升能力,培養興趣。對此,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種手段來創設問題情境,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
(一) 借助實驗,創設問題情境
物理這門學科的實踐性比較強,許多知識需要通過實驗來進行驗證。對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物理實驗來創設問題情境,進而更好地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知識時,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提綱要求,提出一些問題,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實驗,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法。通過自主實驗,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機械能守恒定律相關知識,加深記憶。
(二) 結合生活,創設問題情境
生活是學生獲取知識的第一源地,生活中的知識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和理解。針對高中物理這門學科,許多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基于物理學科的這一特征,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結合生活現象來創設問題情境,進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學會用物理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如,“雙手來回搓,雙掌會發熱”,這一現象與熱力學定律知識有關,雙手來回搓,屬于做功,能夠產生內能,進而手掌會發熱。基于這一現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功和內能這一知識。
(三) 巧用多媒體,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
長期以來,教師在高中物理課堂上采用的是“黑板+粉筆”這種模式,這種模式無法滿足物理教學的需要,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信息化時代里,多媒體的出現為傳統教學模式注入了強大的動力,為教師實施教學活動提供了多樣性的選擇。多媒體打破了傳統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使學生擺脫了傳統的說教。基于多媒體的優勢,教師應善于利用多媒體來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如,在“曲線運動”這一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觀看物體曲線運動軌跡,然后提出相應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多媒體呈現出來的知識比較立體、直觀,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
五、 結語
綜上,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增進學生的知識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高效學習,并使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形成能力和素養。問題情境這種教學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實現高效教學,但是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需要立足學生發展以及教學要求,創設科學、有探究性、啟發性的、趣味性的問題情境,進而更好地吸引學生,使學生主動去學習、探究。
參考文獻:
[1]展宗財.淺議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128+133.
[2]陶粟源.淺析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124.
[3]李麗娜.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分析[J].學周刊,2018(28):101-102.
[4]楚向義.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160-161.
作者簡介:
馬興福,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吳忠市紅寺堡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