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祥榮
摘 要 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對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造成了重大影響,播音員主持人對自己的身份產生了迷失,播音主持人才培養也呈現出迷茫。在媒介融合的時代,重新理解和認識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質顯得尤為迫切。文章就播音員主持人的工作性質展開分析,闡述播音主持在新聞、語言、藝術、文化方面的特質,分析能夠勝任播音主持工作所需要的素養,并提出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的規格要求,以期能夠促進教育優化,端正態度,培養播音主持人才符合廣播電視以及現代媒體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 新媒體;播音主持;性質;再認識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3-0030-02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受到了沖擊和挑戰。在新的媒介生態環境下,為傳統的廣播電視培養播音主持人才的播音主持專業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問題。
1 播音員主持人的基本素養
對于素質,在《辭海》中解釋:“素質指素養,如:政治素質、思想素質等?!标P于素質的概念《辭海》上的進一步解釋,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來特點和原有基礎,在心理學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點,主要是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方面的特點”。人的綜合素質概括來說就是這個個體所具備的外部形態、生理、心理方面的比較穩定的特征的總和。這種特點的形成,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養成;既有自然、他人的因索,又有自身的因素。吳郁教授等在《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綜合素質研究》中認為:研究綜合素質,首先就要研究人的綜合素質的靜態構成要素和結構,要研究素質之所以形成的諸種原因,研究發揮人的綜合素質的積極因素等,對電視節目主持人綜合素質的研究同樣如此。通過對電視節目主持人綜合素質的研究,我們以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職業特點以及人的素質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為根據,將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素質分為:文化素質、思想素質、職業素質、身心素質等方面。
2 播音員主持人的工作性質
有人認為既然播音主持專業是藝術專業,播音員和主持人是“明星職業”,那么播音員、主持人和影視演員一樣應該同屬于“演藝人員”的范疇。要改變這種不正確的認識就必須了解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質。播音員、主持人不同于影視明星,播音主持工作有它的特殊性。同時,播音主持創作活動集語言、新聞、藝術于一身,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
2.1 播音員主持人是新聞工作者
從輿論學的角度看,播音主持職業或崗位,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通過他們的有聲語言及副語言,傳達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策略、輿論導向、宣傳口徑、宣傳重點,“喉舌” 作用,這是任何一個傳播媒體都具有的本質屬性。
姚喜雙教授認為,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標志著我國人民廣播事業的誕生,是播音員的聲音宣告了這個消息。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立足于解放區,主要以國民黨統治區的人民群眾和國民黨官兵為主要宣傳對象,節目內容以新聞和評論為主,廣播文稿由新華社提供。延安臺的新聞堅持真實性,評論富有戰斗性和說服力。中國人民的第一代播音員在艱苦的工作條件下頑強地傳播著中國共產黨的聲音,被國統區的聽眾譽為“茫茫黑夜中的燈塔”。
2.2 播音員主持人是語言工作者
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擔負著推廣和示范普通話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人民廣播誕生60多年來,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廣播電視在推廣普通話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聽廣播,學普通話”成為廣大受眾的自覺行動。80年代之后,中國廣播電視節目隨著時代的進步進入了改革創新時期,涌現出了各類風格的主持人節目,一大批記者、編輯也走到了話筒前擔當起了主持人。節目主持人為廣播電視語言帶來了清新、自然、親切、個性的新面貌。由于一些主持人普通話語言表達較差,一些不太規范的語言也從廣播電視中傳播出去,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為此,國家有關部門于1996年推出了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舉措:決定在全國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并明確規定了各級播音員主持人必須達到相應等級方可持證上崗,要求每位播音員主持人都應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做一個合格的語言工作者。針對有些主持人有意模仿港臺腔而忽視弱化普通話的現象,中國播音學創始人張頌先生曾說:“播音員主持人即使當不了語言大師,起碼也應是聽眾觀眾的語言老師?!辈ヒ魡T主持人的主要任務是傳遞新聞信息、提供文化娛樂。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任務不容忽視那就是大力推廣普通話。
2.3 播音員主持人是文藝工作者
站在藝術學的角度,播音主持也是一項藝術創作活動,播音創作的語言是一門語言的藝術,它來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不同于生活語言的一種表達;播音創作的過程,從情感的體會、引發再到表達都是具有藝術屬性的,所以說播音主持是具有藝術性和創造性的語言活動。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其工作與語言密不可分,與藝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是播音主持工作仍不同于演藝工作。播音員和主持人無論在話筒前還是鏡頭前,都是以真實的身份出現的,不同于影視演員角色化的表演。所以播音員、主持人首先是黨的新聞工作者,在任何節目(包括綜藝娛樂節目)中都要注意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持先進文化的品位格調;其次才是語言藝術工作者,應具有語言功力和藝術魅力。
2.4 播音員主持人是文化傳承者
長期以來,關于提高廣播電視有聲語言傳播文化品位的問題,一直是一個既廣受關注又頗具爭議的問題。令人遺憾甚至痛心的是,廣播電視謀體在運用有聲語言進行文化傳播時,時常表現出程度不同的膚淺與浮躁。在一個媒介化的社會,如果想勝任主持人這個職業,需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有匹配的文化身份,從這個角度來說,主持人的文化影響力既包括受眾對主持人文化身份的認可,也包括主持人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自省和認知。所以播音員主持人的文化藝術修養,強化其文化傳承者意識,是提升廣播電視有聲語言傳播文化品位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徑。而要強化播音員主持人文化傳承者的意識,首先應該對其既是新聞工作者又是文化傳承者的身份予以確切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