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佳瑋
摘 要 新形勢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新聞媒體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新媒體技術來進行新聞傳播。現階段的新聞媒體發展不僅受到新媒體發展的影響,也受到融媒體深化發展的影響,所以需要作出一定的調整和改變,文章主要結合新媒體背景下時政新聞播音的調適與應對作出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 新媒體背景;時政新聞播音;調適與應對;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3-0066-02
新聞媒體發展越來越受到新媒體技術發展和融媒體深化的影響,不僅影響傳統時政新聞播音的主持工作,也對時政新聞的信息傳播造成一定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展開一定的研究分析,首先闡述時政新聞播音速度與節奏的調整,其中對時政新聞播音對語言表達和語言“提速”的要求進行分析,闡述做好播音“提速”的措施,結合時政新聞播音個人化色彩的恰當呈現做出具體分析,并就探索符合播音主持人的播音風格和多方面角度來嘗試建立新型主持風格進行細致說明,并就時政新聞播音對全媒體交互式播報的調適做了深入研究,希望對新媒體背景下時政新聞播音的調適與應對有所啟發。
1 時政新聞播音速度與節奏的調整
1.1 時政新聞播音對語言表達的要求
新聞播音中,應該注重對語言表達基本功的把握,其中就需要做好對停連、重音、語氣、節奏的把握,新聞播音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實際的場合需要做好“提速”,以此來提高語言表達的效果。信息化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們對時間的把握和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他們都希望能夠更快、更多的了解信息,所以新時期的新聞播音中,播音“提速”越來越成為社會受眾和新聞媒體行業的新的追求。現階段,越來越多的新聞播音中,尤其是在有畫面和圖像的電視媒體中,就更加需要達到播音“提速”的效果。一般來說,新時期的時政播音員的平均新聞播音速度已經達到每分鐘300個字,傳統意義上的每分鐘220字的標準已經變為歷史。不斷變化的社會需要和新聞媒體的自身發展需要。都對新聞播音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在不斷推動新聞類節目中播音的不斷“提速”。現階段的每分鐘300字的速度是否還可有空再快?沒有人能夠說得準,也需要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需要做好調整。
1.2 時政新聞播音中對語言“提速”的要求
實際上,進行時政類新聞的播音工作,不能一味的追求更快的速度,而是應該結合社會受眾的感受和舒適度來做出調整,以此來更好地提高時政新聞播音的質量和效果。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對新聞媒體的總體風格和播音類型的把握,不可將時政播音的速度與時政播音的權威性聯系在一起,應該結合普通受眾的審美特點來進行播音,注重提高自身的綜合業務素質,從而更好地開展時政播音工作。
1.3 做好播音“提速”的措施
針對當前形勢下的時政新聞播音“提速”,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首先要把握漢語語音的獨特美感,將語言表達技巧應用在時政播音中,尤其要把握好元音和輔音以及語調和韻律方面。進行新聞播音過程中,應該處理好不同的發音要求,要將聲調的陰陽上去把握好,借助語氣轉折和語句停頓來表達出語句的含義,最終達到聲律和音氣以及速度等方面的完美結合,從而有效展示出時政新聞播音的“速度感”。
另外應該結合實際的時政新聞播音,不斷鍛煉播音能力,確保為觀眾展示出更具新鮮感的新聞。實際上,時政新聞播音很容易受到稿件內容和政策環境的影響,在進行播音過程中往往會呈現出更多的二次創作涵義,但新聞播音員應該要更好地把握好新聞播音的新鮮性和所蘊含的新聞特點,在播音過程中,積極調動自身的播講欲望,幫助自己在進行播音過程中,提高實際的語言速度感。
2 時政新聞播音個人化色彩的恰當呈現
2.1 新媒體發展對時政新聞播音的影響
新聞媒體的發展受到新媒體技術的影響,對于媒體的生態環境和新聞媒體的傳統工作流程以及組織架構等方面都產生一定影響。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同時也為新聞媒體提供更加豐富的新聞信息,所以時政播音主持人在進行一定的播音工作中,應該對大量的新聞信息進行一定的篩選,以此來確保新聞播音的質量。
結合新聞媒體的發展現狀可以看出,新聞媒體行業間的競爭更加激烈,想要在這種激勵的競爭環境中獲得更加穩定的發展,應該不斷加深學習,建立符合自己的個性化風格,從而更加有利于自己在新聞播音主持行業中脫穎而出,并實現更加積極的個人發展。當然,播音員自身應該在實際的播音工作和生活中,不斷總結經驗,加強對語言組織和語言表達的提升,為實現自己的個性化發展打好基礎,也能夠為自己的播音主持增分提色。
2.2 探索符合播音主持人的播音風格
現階段的播音主持更多的為適應現代大眾審美做出了一定改變,但是由于傳統的播音主持的固定化模式根深蒂固,要想從聲音、話語表達、非語言符號的運用等方面來做出突破和創新有一定難度。為了更好地建立起自身的獨特播音性格,播音主持人應該從實際的工作中做好改變,可以從語言表達上來做好一定的優化,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把握好語言發聲技巧,然后不斷探索出符合自己的播音語言風格,從而更好的提高新聞播音的節目效果和節目品質。
2.3 多方面嘗試建立新型主持風格
時政播音主持人還要做好表情和姿態以及動作等非語言符號的應用,這方面的非語言符號,可以為做好新聞播音做出補充和衍生以及語言升華的效果,確保新聞播音語言更加真實生動。
在新型的時政播音過程中,應該做好個性化的展現。現階段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為了提高時政新聞的傳播效率,可以借助新型的技術設備來做好時政播音,課業借助智能手機、微信、微博等方式來進行時政新聞播音,當然通過這種新型的信息設備,能夠將現場發生的新聞事實更加及時高效的傳遞出去,讓社會大眾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新聞信息,以此來擴大新聞信息的傳播范圍。當然,為了更好地培養播音主持人人個性化主持風格,應該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播音主持人的專業播音水平,另外要善于總結播音工作和生活經驗,強化文化素養,當然還要勇于創新,不斷嘗試新的主持風格,從而有助于建立符合自己的主持風格。
3 時政新聞播音對全媒體交互式播報的調適
3.1 融媒體的發展對時政播音的影響
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不僅改變了人類的傳播方式,同時也對全世界的新聞傳媒結構造成巨大影響,新時期的新聞傳媒的發展已經從單一的媒體發展形式,轉變到融合發展的綜合格局,新聞媒體越來越多的將新聞傳播轉向到更加綜合的發展和運營以及綜合服務等方面,并積極構建起更加綜合化的新型主流媒體,這一局勢也給時政新聞播音主持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3.2 時政新聞播音在融媒體發展中的發展策略
新媒體技術不斷發展,也對新聞演播室的儀器設備和播音主持形式帶來了新變化,不斷變化的媒體發展形勢對傳統演播室和演播技術提出了新要求,傳統的演播室設備和技術以及不再適應于新時期的新聞媒體要求,所以應該積極借助互聯網技術和電視組合傳播,將信息資源和多媒體互動以及多平臺傳輸等融合在一起,更好的進行時政新聞傳播。當然還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公眾號和視頻音頻等形式來進行時政新聞傳播和擴散,這種全媒體形式可以打破傳統的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從而能夠讓觀眾更加自由的獲取的新聞信息,且不受形式限制。比如現階段的江蘇廣電的全媒體新聞演播室,播音主持人可以自主選擇播音主持形式,同時借助云計算方式可以實現全媒體互動,將網絡資源和電視廣播等資源進行整合分析,以此來實現更加快速的新聞信息傳播。現代社會的新媒體傳播中,時政新聞播音主持人以及改變傳統的單向式的播音方式,而是借助多樣化的方式與觀眾互動,同時應用信息技術實現了信息的多維度傳播,在交互式運動中,更加快速高效的進行信息傳播和表達。
4 結論
總體來說,新形勢下面對新媒體的不斷發展,時政新聞播音需要做好相應的工作調整,不僅要結合新媒體的發展做好轉變,還要結合時政新聞播音的工作要求做好工作調整,以此來不斷提高時政新聞播音質量,更好的提高新聞傳播質量和擴大新聞傳播范圍。首先要把握漢語語音的獨特美感,將語言表達技巧應用在時政播音中,還應該在實際的播音工作和生活中,不斷總結經驗,積累播音主持感覺,加強對語言組織和語言表達的提升,為實現自己的個性化發展打好基礎,當然借助新媒體技術可以有效整合海量的新聞信息,為新聞信息更加高效和快速的傳播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琪娜.論新媒體環境下時政新聞報道的突破與創新[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31):67-68.
[2]王舸.新媒體環境下時政新聞的傳播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8):142-143.
[3]谷箏.淺析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時政新聞編輯[J].傳播力研究,2018,2(24):132.
[4]童慧.新媒體環境下地方媒體如何做好重大時政新聞報道[J].新聞知識,2018(8):93-94.
[5]易旭丹.新媒體環境下廣播時政新聞播音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策略研究[J].電視指南,2017(22):192,194.
[6]田洪丹.新媒體背景下時政新聞播音的調適與應對[J].新聞前哨,2018(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