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亮
摘 要:地域文化名人事跡是本民族在歷史發展長河留下的寶貴精神文明財富,從中我們可以得到豐富的精神養分與文化寶藏,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感,使其明晰自身的職責使命。我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語文教學中滲透地域文化名人事跡策略展開探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地域文化;名人事跡
新課改的全面落地使得教育教學課堂發生了諸多變革,傳統教學中“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更是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在學習的同時發展并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使地域文化中的名人事跡與語文教學活動二者有效融合,達到良好的育人目標。
一、挖掘課本教材中的地域文化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著特定的環境和特定的文化內涵,對于身心不斷發展的高中生而言,他們的言行舉止與思維習慣容易受到地域文化環境的影響從而形成一定的地域文化印記,起到浸潤與熏陶的作用。地域文化中的名人事跡與教學活動二者間的融合可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起到弘揚地方文化、激發愛國情懷的目的。語文教材中有著豐富的地域文化名人事跡,教師可以通過這一途徑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例如,教學賈誼的《過秦論》一課時,在給學生講解課文全面分析秦王朝過失時可以結合本文將秦襄公嬴開——秦莊公次子,春秋時期秦國被正式列為諸侯的第一任國君在位時的政績與作為介紹給學生,使他們明白正是在他的努力之下,秦國開始成為西周的諸侯國,為日后秦國強大打下基礎,從而更好地挖掘貼近學生所處地域的歷史人物,促進其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運用小組合作了解地域文化
教學改革的全面落地促進了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小組合作學習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使教學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地域文化名人事跡深植于學生內心,拓展了其文化視野,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可以作為一個地域文化的傳播者更好地傳承下去,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建設家鄉的責任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特長優勢以及語文理解能力等將本班學生分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通過共同參與、合作交流促進知識的全面提升。還是以學習《過秦論》一課為例,賈誼寫《過秦論》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本文總結秦速亡的歷史教訓,以作為漢王朝建立制度、鞏固統治的借鑒,因此喻義十分深刻,然而由于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不夠透徹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通過查閱資料,尋找當地與秦王朝相關的歷史事件與文化內容等方式,更加透徹地了解文章內容,使學生在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激起創新的火花,促進其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通過語文活動感受地域文化
語文知識的傳授方式較為多樣,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文學思想與情感體驗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因此,教師可以轉變教學策略,通過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高中生大多追新求異,教師可以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帶領他們到當地歷史文化景點進行觀摩、學習,以此為契機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與地域文化中的名人事跡相聯系,使活動成為傳承地域文化的有效渠道,成為語文教學活動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使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當地文化的獨特魅力。禮縣歷史上的長道縣碑樓川是塊歷史悠久、文物富集、人文薈萃之地,明初洪武時期,與今斬龍村相鄰的瑤峪村又產生了一位國家級歷史名人,他就是在明初受到開國皇帝朱元璋“超擢”提拔的一代名臣,禮部尚書門克新。在參觀的過程中為了達到預期的活動效果,我會事先要求學生明確此次活動的目的,規劃好相應的路線與行程之后,展開參觀活動,力求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深入了解當地文化與歷史名人,促進學生文化素養與人文素養的全面發展。
四、地域文化名人與考題人物結合
地域文化是學生了解當地歷史,開展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對他們今后的學習與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將學生耳熟能詳的地域文化名人(人物傳記)結集成冊,為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高考成績服務,為傳承地域文化服務。禮縣在歷史上有著豐富的文化名人與人物傳記,如我們上面提到的秦襄公嬴開,開國皇帝朱元璋“超擢”提拔的一代名臣、禮部尚書門克新等都是眾所周知的歷史名人,教師可以將每一位人物傳記的內容制成練習題,如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等方式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全面培養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地域文化內容對人類的情感以及發展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小到生活習慣、活動方式,大到思維認識以及情感狀態,無不與之有較大關聯。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提升文學素養的有效途徑,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地域文化名人事跡可以促進學生良好語文素養的形成,對他們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陽陽.現行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地域文化研究[D].洛陽師范學院,2018.
[2]咸富蓮.將地域文化融入教學資源的思考[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5(4).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語文核心素養下的古代地域文化名人事跡(傳記)校本課程體系的開發和實施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959)。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