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來喜
中國傳統文化是在中國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產物,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我國歷史發展長河中,傳統文化也在不斷地完善和發展。但近年來,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以及外來文化在我國的傳入,一些淺俗文化、網絡文化也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當中。特別是對中學生來說,影響很大,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掌握越來越少,甚至到了一無所知的地步。所以,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必須加大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滲透,讓高中生能夠自主地掌握傳統文化的精髓。作為教育者,我們也要很好地把傳統文化教育的教育作為目前的一個重要教學任務,必須認真完成的這一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所以,高中教師要更好地重視對傳統文化教育的教育,使學生的精神世界在學習我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讓他們更好地完成學校教育,同時,也能更好地做現代教育的建設者。這樣,高中語文教育才能和傳統文化學習相得益彰,日臻完善,使高中語文教育發揮其完全的教育功能。
一、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關系
傳統文化教育必須在中學語文教育的承載中完成,使傳統教育真正在教學過程中完善并發展。因此,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而且要承擔起傳統文化的教育重任。對高中語文教學而言,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不斷滲透,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和文學素養,從而提高他們的文化層次以及對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面對目前新形勢下新的高考改革以及新課程標、新教材帶來的新挑戰,在語文教學中,使傳統文化與實際教學有機統一,顯得越來越重要。這也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我們必須在做好現代教育的同時,有機地滲透傳統教育。
二、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
1.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和義務教育階段的考核評價機制,在小學教育及初中教育中,雖然老師也在不斷強調和強化傳統文化教育,但是,實際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生只盲目地掌握新的知識和增強應試技巧,淡化了自己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承。因此,我們一定要明白,語文教學是傳統文化學習和滲透的直接學科,也是學生獲取傳統文化知識的主渠道。
2.高中語文教學不僅承擔著傳授知識的重擔,同時還承擔著傳統文化對提高學生人格素養的任務。從小學、初中以至于高中階段,語文教學除了教學生學習字詞、文章段落,同時還要在學生思想啟蒙、人格的塑造、精神修養以及人生導向等方面都發揮重要的作用。只有傳統文化和教學實踐相結合,學生的學習過程才會更充實,語文教學才會呈現出它頑強的生命力。
3.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與傳統文化學習相互融合。語文課程標準也強調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由此可見,中學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一方面,語文學科有力地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提高了國民素質和文化修養。另一方面,語文課堂教學在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一線教師應該更好地加大傳統文化的教學量,同時要將傳統文化蘊涵的文化精神深深根植于學生的精神世界當中,以豐富他們的精神家園,讓他們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和知識源泉。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學習策略
1.營造傳統文化氣息濃厚的校園環境
優美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能為人文教育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強大的教育和影響,能夠提升在校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可以設計一些能體現傳統文化精髓的建筑、文化名人的塑像、園林景觀,濃化校園的文化氣息。還通過舉辦一些關于傳統文化的知識講座,對學生感興趣的成語故事、文學典故、文學常識等進行講解,讓學生在校園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從而讓他們將其內化為做人的基本態度和良好品質。
2.在語文課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
語文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在教學中,可以設置“傳統文化經典學習”之類的選修課,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培養他們的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語文老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優秀的傳統文化書籍,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知識海洋中遨游,品讀高雅經典的傳統文化作品,可以讓學生與我國古代的圣賢名人對話,達到精神的愉悅和知識的積累,從而提升文學修養和文化品位。
3.開發校本課程,豐富教學內容
(1)制訂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和計劃:可以按照“名著導讀”“經典誦讀”等模塊設計教學內容。教材的選用,力求濃縮精華、體現文化神韻。文章的選用,力求篇幅長短合理,內容難易要適中。教學計劃的制訂要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要有利于表情達意的能力培養。
(2)搜集相資料:鼓勵學生利用假期搜集相關資料,包括:文化名人、神話傳說、家鄉名人、傳統節日、民風民俗等。開學后,在科任老師的指導下,分小組、分類別對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匯總,上交學校教科處,作為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成果,計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4.組織學生參與課外文化活動
語文老師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像書法比賽、剪紙藝術、繪畫制作以及經典詩文朗誦,也可以結合課本內容排演課本劇,邀請學校有知名度的語文專家作知識講座,提高學生對創通文化學習的品位和檔次,也會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藝術魅力。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要讓傳統文化真正進入課堂教學當中,就必須高度重視,選材要精當,讓學生學習透徹,感悟深刻,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指導他們的生活。讓學生在學習中國經典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真正使課堂教學成為滲透傳統文化的載體,讓博大的中國傳統文化引領學生走向輝煌,走向世界。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