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東紅
摘 要:以科研為先導,走科研興校之路,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白銀第六中學在“以常規帶動教研,以教研優化常規”的工作思路指引下,實施“科研興校”戰略,確立教育科研在素質教育中的先導地位,發揮教育科研在素質教育中的先導作用,積極推進高效課堂建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常規教學;高效課堂;管理
一、細化常規教學管理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
長期以來,我校堅持管理人本化、教學常規細節化、學生活動生動化、內涵發展校本化的“四化”建設,在“優質高效”上做文章,探求教與學的最優化。重視規范教學環節,不斷強化細節管理、環節管理和過程管理,努力做到教學常規管理的精細化、長效化,促進學校向更高水平發展。在教學管理上探索實行了疑問卡、學習卡和家校聯系卡“三卡”制度,不斷優化學生每一天的學習與生活,進而對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實踐證明,細化常規、回到課堂和回歸基礎等是基礎教育內涵發展的最基本途徑。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追求“常中出新”“常中出精”“常中出效”。學校推進制度創新,修改完善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制度,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規范過程管理,公正、公平、科學地做好教師教育教學常規及教學質量的考評,以規范管理促教師規范意識的形成。學校把教學常規工作作為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工作來抓,細化課堂教學管理的每一環節,落實新的“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細化常規教學有效推動高效課堂建設
我校出臺的《教學常規十字經》——“備”“上”“教”“改”“輔”
“練”“考”“聽”“評”“議”,進一步細化了教學常規,使課堂教學行為有“法”可依,從而進一步推動了高效課堂教學改革進程。“教學常規十字經”內容涵蓋集體備課、組織教學、學案使用、課堂容量、作業批改等方面,各項要求具體細致,是我校提出的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十位一體”的教學策略的一個細化,對于學校打造高效課堂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根據新課程實施要求,我校認真落實《教學常規十字經》的要求,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等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的動態管理,確保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步入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學校緊緊圍繞教學質量和教學目標,強化常規管理和過程管理,不斷健全教學、教研和備考的新機制,有效地避免了工作的隨意性。一是積極開展各教學環節的問題研究,全面推行常規工作的制度化、精細化。二是以“教學常規十字經”為抓手,落實教學反思。三是從常規管理入手,規范教學行為,突出特色,優化教師每一天,抓好學生的全面管理,打造三個共同體,突破學法指導,向每一個管理細節、教學細節要質量。精細化的教學常規管理有效推動了學校高效課堂的建設。
三、高效課堂建設為學校教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效課堂是教育教學質量或目標相當高的課堂,它基于高效教學,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體現在課堂生命的律動,倡導學生的主體意識,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師生智慧的共同生長;高效課堂的價值取決于學生獲得全面的提升,它不僅能使學生高效獲取知識與技能,而且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基于對教育價值觀的這種理解和尊重,我校開展了新一輪的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探索符合我校學生實際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學校按照不同類型的學生“因材施教”,推廣了“合作互助”互動式新型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課堂教學的不同環節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發展,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在集體備課、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評價激勵等教學常規方面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充分關注所有學生的學習全過程,使學生全面發展,真正做到“我的課堂我負責”“我的學生我負責”。 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進行了“主客互換”,老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行有效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激活了思維,引發了思考,課堂充滿了智慧和挑戰,教學呈現出過程的高效。師生角色重新定位,學生爭當課堂主人,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和分享者。在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中,通過建設高效課堂來優化教學常規,為學校教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高效課堂是細化常規教學質的體現
為了保證課堂的高效,教學常規檢查必須落到實處,學校采取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周檢制,教務處月檢制,檢查內容包括教學態度、備課、課堂教學、輔導、作業批改、質量檢測、業務研修。重點檢查教師教后反思、單元分析、課后輔導,突出“學情反饋”與“教情反饋”。通過建立了“教研管理制度”“集體巡課制度”“觀議課制度”“月評教制度”等常規管理制度,有效保障了高效優質課堂的創建。
由于狠抓常規管理,夯實了教學基礎工作,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近年來,我們把教學改革、提高質量的重心聚集到課堂上來,在教師中迅速掀起了“創建高效課堂”的熱潮。今天,無論你走到哪個教研組都會發現,教師對高效課堂的全新理念已經表示了深深認同。于此傳統的課堂面貌“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正在被取代。教學的主線是課堂教學采取問題式教學,知識問題化、問題探究化、問題層次化、問題情境化,在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這樣通過高效課堂建設更細化優化了教學常規。
“以細化常規教學促進教研工作,以教研工作推動高效課堂建設”已成為我校開展教育教學的一大亮點。今后,我校必將立足常規管理,夯實教學基礎,創建高效課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
質量。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