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峰
摘 要: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經過語文知識的學習,已經具備豐富的文字運用技巧和情感表達,而且高年級的語文教學重點在于寫作。由此,小學高年級的語文能力取決于習作能力的高低。小學高年級的教學任務繁重,不僅要鞏固基礎知識的學習,還需要為初中階段的學習做鋪墊,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教學。目前,大多數的教師對于習作指導,還停留在范文試講、模仿寫作上。教師教得吃力,學生的習作水平也沒有很大提高。甚至有的學生產生抵觸心理,敷衍寫作。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習作水平呢?基于此,分析了小學高年級學生在習作時出現的問題,探討小學高年級學生習作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習作;課堂教學
就現在語文成績而言,學生丟分大都在作文上,導致語文成績止步不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對于習作要么敷衍了事,要么不敢下筆,要么流水賬的寫作。小學的高年級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恐懼,學生對寫作感到無能為力。這種現象已成為語文習作的常態,是語文教師一直未解決的嚴重問題。因此,針對這一類問題,教師必須抓住問題的中心,對癥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害怕習作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習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
一、小學高年級學生在習作時出現的問題
大多數的學生看到作文的主題后,就想不出自己腦海中的相關材料。每個學生的文筆知識各異,導致各種不同的問題發生,有的跑題、有的流水賬、有的缺乏情感、有的字符運用不恰當等。學生把寫作當作一項任務,而不是興趣。因此,當他們寫作的時候,他們常常有恐懼感,不知道他們是否能寫出一篇好文章。在寫作過程中,注重字數是否夠,段落是否明確。而且,小學生的寫作大多脫離現實,他們選擇的大部分材料都是老師講的或從教具上看的,缺乏自己的情感表述。
二、小學高年級學生習作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1.在課堂上展開豐富的活動,積累大量的素材
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只顧自己講,需要跟隨學生的節奏循循教學。然而,課堂的有效性取決于課堂氛圍,教師應做帶動課堂氛圍的第一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趣味性游戲,使枯燥的課堂生動有趣。學生沉浸在游戲的歡樂氛圍中,消除了寫作的疲勞。例如在課堂上,老師可以組織學生玩成語游戲,學生在游戲中聽到的成語會被記住,然后自然地應用到寫作中。又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會、詩歌朗誦、講故事比賽等活動,豐富課堂生活,通過活動學生也能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在寫作過程中,學生不會絞盡腦汁去將他們所學的知識可以應用到寫作中,而是自然而然地去想游戲,而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積累了寫作材料和情感。
2.豐富生活,積累素材
生活經驗是實踐的源泉。如果高年級學生想寫點東西,想在練習中說點什么,就必須把自己從沒完沒了的作業中解放出來,投入生活,豐富課外生活,努力在生活中發現和積累練習的素材[3]。例如,在家里,高年級學生可以主動幫助父母掃地、洗碗、洗衣服等,體驗父母的辛勤勞動。在社會上,我們應該與家人和朋友交流,觀看重要的新聞和軼事。又如,在多樣化的活動中,積累寫作素材。如春游、秋菊賞花、冬雪、運動會等,在活動中親身體驗后,及時寫出所見所聞,或寫下自己獨特的感受,為自己的練習積累豐富的素材。
3.認真評論以支持學生的寫作自信
著名教師說:“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中,支持學生的寫作自信心比支持方法更為重要。”因此,面對學生的習作批改,教師的評語可以多樣化。例如,學生“我的老師”作文寫道:“她有著烏黑的頭發、明亮的眼睛、挺拔的鼻子和‘櫻桃的小嘴兒,真是美麗極了!”對于這段話的描述,可以圈出來評述:“不知道這位漂亮的教師是誰啊?”對于作文中:“她是一位嚴厲的教師,她平時辛苦地教我們知識,還要處理我和同學之間的關系。雖然她長得不好看,但她有一顆愛我們的心。”對于這段話的描述,明顯與前文中的“美麗”不同,教師可以圈出來評述:“這位老師一會兒美麗,一會兒不好看,難道她是妖精嗎?需要注意文中的對稱關系哦!”如此一來,學生能夠明白教師是認可他的作文,只是有些地方不好,需要完善。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與教師之間也可以交流,在交流中,學生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三、結語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自覺拓寬語文學習空間,不局限于語文教科書的內容學習,應不斷地豐富語文學習資源,增大學生的閱讀量,構建舒適的寫作環境,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習作能力,提高語文成績。
參考文獻:
[1]邱美秀.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華夏教師,2016,11(7):44-45.
[2]虞家樺.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教學,2016,5(7):60-61.
[3]吳淑芳.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師道(教研),2017,7(9):39-40.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一般自籌課題《小學高年級學生習作常見問題及對策研究——以靖遠縣某學校為例》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82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