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是學生接觸英語的第一步,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習慣與認知觀念的重要啟蒙階段。在小學階段英語學習應當以培養學習興趣、建立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以及情感教育為主。教學評價不僅能夠體現學生成長,更是教師的教學手段與方法,通過教學評價來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與自信心的建立,從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
關鍵詞:多元評價;小學英語;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通過不斷探索與實踐,摸索出來一些針對小學英語教學的較有成效的評價方法,從多元化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不同類型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
一、鼓勵評價,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
鼓勵評價分為物質鼓勵、言語和體態激勵兩種。
(一)物質鼓勵
教師通過恰當的物質刺激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氛圍,更有利于促進良性競爭,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通過獎勵一些小貼畫、小紅花或者學習用品等,并在獎勵物品上用比較簡單的英語寫上激勵學生的話,從而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與興趣,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建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二)言語與體態鼓勵
著名的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表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是激勵、喚醒和鼓舞。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通過語言神態與動作來鼓舞學生,是對學生最好的肯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勢或者體態等向學生傳達肯定與贊揚的信息,從而激發出學生的英語學習欲望,建立溫馨向上的學習氛圍。例如當學生完成了聽說讀寫等學習內容,教師可以鼓掌表示肯定,當某一位學生對問題回答得相當精彩,教師可以對學生豎起大拇指表示贊揚。尤其是對學困生來說,給予他們一個簡單的眼神鼓勵或行動鼓勵,會讓他們重新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二、分層評價,尊重個體差異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在英語學習中由于學習習慣、智力、主觀努力以及家庭氛圍等影響,學生總會產生一些差距,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距會越來越明顯,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漸漸消失。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當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尋找學生性格中的閃光點,從而重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誠然,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優等生過于困難,但讓每一個學生在自身個性與能力的水準上進步并達到優等生卻是可以實現的。教師通過綜合考慮,對表現較差學生的進步應當進行重點獎勵。例如一些學生不喜歡發言回答問題,當他敢于回答問題,教師應當給予鼓勵;當學生第一次流利讀完對話,教師也應給予鼓勵;當學生的成績不夠理想,教師可以不選擇通知家長而是鼓勵他取得更好的成績,從而保護學生自尊又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
三、小組競爭,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通過小組競爭往往能夠促進學生掌握新知,并鞏固已有知識點。例如教師在開學之初將學生分為數個小組,通過互動或小游戲的形式來布置幾項教學任務,并規定哪一個小組用時最少并將任務完成則為勝利一方,并獲得小紅花或獎品。小組競爭可以讓全班學生共同參與到熱烈的學習氛圍中,而且小學生正是喜聞樂見的年紀,因此對于活動或游戲等形式也更加容易接受,從而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完成英語學習。教師可以劃分合作學習小組,通過成績、性格和性別等不同劃分元素將學生分組,并通過顏色或數字對小組進行命名。隨后教師布置任務并提出問題,使學生進入熱烈緊張的學習氛圍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為了取勝,成績較好的學生會不遺余力地指導成績較差的學生,不僅鞏固了知識,還能促進其他學生學習。最后教師組織檢查評比環節,讓學生以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來展示,并以語言激勵為主要內容。
四、師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評價是作為展示學習方法與評價方法而存在的,是為幫助學生更好地自評,并結合學生自評與互評來進行的。例如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尚不清楚英語如何自學,應該學習什么內容,這時教師應當通過檢查作業來發現學生的各種問題,從而闡述問題,使學生了解預習的目的,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學生的自我評價是為學生主動認識自身優缺點,成為自己的性格主人,從而建立自我約束力而存在的。比如教師在學習完第五冊的Unit 1 My Teachers,并寫作作文My Favorite Teacher,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探討評價,并比照老師找出的優秀范文,從而總結自身的不足之處,并改善不足,提高教學成效。
學生的互相評價不僅能夠培養其了解他人的能力,更能培養其關心集體以及集體榮譽感的優良品質。另外,學生的互相評價往往與教師所選擇的角度不同,他們的評價更加簡單,能夠補充教師未曾想到的一些觀點,從而讓學生更加了解彼此,讓教師也更加了解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養成公平對待他人、信任他人的優秀品質。
小學英語教師通過多元評價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升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情感,從而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愉快地學習英語,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并在評價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參考文獻:
[1]程曉麗,董新軍.多元化評價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究[J].新絲路(下旬),2016,87(7):121-122.
[2]孫明焱.多元形成性評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教育學刊,2016,86(s2):8-9.
注:本文為新立項的平涼市教育科學“十三五”2018年規劃課題研究項目研究論文,課題名稱為《多元評價提升小學英語課堂實效性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為[2018]PLG196。參與人,馬玲媛。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