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英
摘 要:智障兒童由于先天的缺憾,他們在學習或者生活中都具有極度自卑且有畏懼畏難的心理,音樂教師在對智障兒童進行音樂教育時一定要充分發揮音樂的多種教學優勢,讓它啟迪智障兒童的心靈與思想,使其在音樂知識的學習與音樂氛圍的熏陶中逐漸找回學習與生活的自信,在發展音樂能力的同時有效地凈化自身的心靈。根據這種教學需求音樂教師在安排對智障兒童的教學任務時應當著重結合學生兒童的特點,施行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讓音樂教育逐漸滲透于智障兒童的思想與心靈之中,潛移默化中促進智障兒童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關鍵詞:音樂教育;智障兒童;心理影響;策略
一、開發語言能力,幫學生逐漸克服學習中的心理難關
由于智障兒童的心理特點,他們對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往往處于封閉的狀態,導致他們在進行音樂學習時不能很好地融入課堂,并對音樂知識的學習有畏難的心理,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智障兒童的脆弱心理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所以想要通過音樂教育對智障兒童的心理產生正面影響,教師就要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關注智障兒童的心理變化,逐漸幫他們突破心理的難關,讓他們更好地享受音樂學習過程并獲得心靈的啟迪。首先教師應當喚起智障兒童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那就要先培養智障兒童的語言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音樂教學,教師可以通過示范唱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融入課堂愉悅的氛圍中。教師的示范唱歌引導利用特殊的手段,比如一邊拍手打節奏一邊唱歌,讓智障兒童通過教師的拍手節奏與歌唱音調的高低起伏掌握音樂節奏,喚起他們內心唱歌的欲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唱歌活動中來,對于膽怯學生要加以鼓勵與安慰。而對于唱歌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盡量把歌詞簡化,可以改編一下歌詞讓它更貼切生活實際,或者在歌詞中添加一些充滿希望的語句,這樣學生在唱歌之中變成潛移默化地改善自身的畏懼情緒。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開創教學游戲,拉近自身與智障兒童間的距離,這樣智障兒童便能夠舒服而自在地享受音樂教學,突破心理的難關專注于音樂學習語言能力的培養。
二、訓練協調能力,減輕智障兒童的心理負擔
想要讓智障兒童在音樂教學中有效地突破心理障礙并發展自身的音樂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入打擊樂器課程給予智障兒童心靈的啟迪。對于智障兒童來說,如果有一個復雜的物件在他們面前,他們往往想從各種角度進行嘗試,而在音樂教學中這種復雜的物件就可以是打擊樂器的使用與學習。比如一些鼓類的打擊樂器,例如架子鼓,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室中為智障兒童提供架子鼓樂器。首先可以讓智障兒童自己去探究架子鼓的擊打方法,這時許多智障兒童可能會拿起鼓棒進行隨意的擊打,這種擊打方式雖然不科學但是會引起智障兒童的極大學習興趣,便于教師有效地開展專業性的架子鼓教學,教師在架子鼓教學過程中要慢慢地向智障兒童傳輸教學信息,一步一步地幫他們逐漸熟練架子鼓的擊打流程與要領。為了避免智障兒童的畏難情緒,教師可以在初級階段對他們的學習要求簡化,讓他們擊打較為簡化的音樂節奏,使他們產生對樂器學習的自信心。除了架子鼓,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其他的打擊類樂器,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讓智障兒童通過樂器演奏發揮自身的協調性,同時能辨別一些簡單的節奏與樂器音色,以此來加強學生對陌生事物的學習能力,讓他們心理上能更好地接受外界事物。除此之外,這種類型的打擊樂器還可以讓智障兒童釋放壓力,在樂器擊打中智障兒童可以把內心的恐怕與壓力靠著節奏抒發出來,緩解智障兒童的心理負擔,讓他們能更好地適應陌生的環境或集體,更快地接觸并學習新鮮的東西。
三、進行多層次鼓勵,幫助智障兒童建立自信心
言語和行動上的激勵對于智障兒童心理健康的成長尤為重要,根據這樣的需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應當在音樂教學的多個流程與多個方面中加強對智障兒童的鼓勵,使他們建立對音樂學習甚至實際生活的自信心,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首先對于音樂課堂的唱跳、演奏以及表演等多種音樂形式中,教師都要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讓智障兒童勇于嘗試并抒發內心的情感與想法。比如在進行歌唱訓練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比賽讓智障兒童積極參與進來,在每個智障兒童進行完歌唱表演時都要給予最大的肯定與鼓勵,還可以適當給予獎勵。這樣的方式可以促使著其他智障兒童參與到歌唱表演中來,發揮自身最大的熱情于歌唱之中,獲得愉悅的音樂體驗,增強內心的自信感。教師還可以適當在課堂上開展音樂劇表演,讓智障兒童積極參與到表演中來,這種音樂劇的表演形式可以加強智障兒童的語言能力訓練,使他們可以通過語言表達內心的看法與情感。除此之外,通過這種音樂劇的表演可以讓他們體會到音樂學習的魅力,這也對這種兒童進行其他方面的學習有一定的良性影響,智障兒童通過音樂的學習找回學習與生活的自信。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一定能夠通過在音樂學習中收獲的經驗去更好地面對其他方面的困難與挑戰,始終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從容而自信地面對未來。
總的來說,教師想要通過音樂教學促進智障兒童心理健康的成長,首先應當循序漸進地展開音樂教學。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音樂課程學習使智障兒童獲得豐富的音樂知識滋養,并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逐漸克服心理的難關,讓他們愿意去接觸并接受外界事物。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激勵與鼓舞,使他們在音樂的學習中獲得對生活的自信,擁有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的學習或生活,促使他們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金靜.廣西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育現狀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2]龔紅梅.奧爾夫音樂教育在智障兒童教學中的應用[J].藝術教育,2012,11(2):54-55.
[3]李小威.智障兒童與普通幼兒音樂課的比較研究:以《母雞孵蛋》為例[J].音樂大觀,2014,11(11):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