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蘭
摘 要: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另一方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從更新觀念,扎實課堂;走進教材,開拓思路;和諧共進,關注學生;引導反思,提高自學;關注學困生,縮小差距等五方面闡述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很多一線的數學老師不斷努力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不斷地追求教學改革和進步。事實上我們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上課的時候我們講得太多,留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就會少;教學方法還是“滿堂灌”,學生被動地接受;數學課堂缺乏生機,教學效果低下;盲目地追求新教法,導致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教學實際效果不甚理想……那么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依然是擺在我們一線數學老師面前的一個難題。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更新觀念,扎實課堂
小學數學教材一變再變,課堂也要隨之改變,如果我們的觀念跟不上教育時代的步伐,任何的教育改革都將成為一句空話。教育的現代化面臨的最大難題不是教育技術,不是資源,而是教師根深蒂固的原始教育觀念,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一定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如果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教育教學方法幾十年如一日,教學水平也是停滯不前,他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時刻關注課程教育改革,積極學習課程教育改革相關內容,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自己原有的教學方法,讓新課題理念真正落實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快樂學習。作為教師也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地更新和充實自己的知識量,更好地服務學生。我們現在處在一個知識爆發的時代,沒有了知識,就不會有超前的理念,思想就會停滯不前,就會安于現狀。所以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就要不斷地調整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教學觀念,關注教育新動向,將最新的教育理念落實到實際課堂教學中,真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走進教材,開拓思路
數學教師上課前都要深入了解教材備好課。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是備好了課,諸如公式、定理、性質等,但是很難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沒有從宏觀的角度備教材,備課的時候看到什么就備什么,備一節課是一節課,沒有從整個單元出發去備課,換句話說就是集體備課效率極低,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也不會理想。因此我們在備課的時候,首先要深入了解教材的具體內容和教學重難點,最后從宏觀的角度形成自己的教學設計。我們在備課的時候要從整個單元的角度去把握教材,數學教材來源于生活并且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也應該回到生活中。備課的時候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的生活資源,從生活中創設情境,備“生活”的課。教師也要結合教學內容及時關注社會中的實事,用生活的數學教學資源補充教材自身的局限性。
三、和諧共進,關注學生
小學數學教學作為一項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所以我們在備課前要吃透教學內容,找出教學重難點,設計出合適的教學設計,并按規定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方面要求教師要有一定的課堂駕馭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師要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努力營造和諧、富有激情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進一步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小學生養成認真聆聽的習慣,隨時點燃他們學習的熱情,及時地調整課堂教學活動,讓高效課堂不再成為一句空話。陶行知說過:“你不知道學生的能力,不知道學生的需要,那么你就是有天大的本領也不能教好他。”說出了教學的目的就是教好每一個學生,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本。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星星合唱隊》之前,通過Flash動畫播放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豬八戒陪同唐僧取完經后,賣起了西瓜,可是愚蠢的豬八戒不會計算。一天,豬八戒拿了15個西瓜,賣了9個,還剩多少呢?”聰明的小朋友,你能幫他嗎?對于豬八戒,大家都很熟悉,都很樂意幫助他,于是就順勢開始教學,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高漲了起來。
四、引導反思,提高自學
一切的教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主體完成才是有效的,反思作為建構主義的核心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反思,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高。學生通過反思可以將問題的思維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形成自己的認知策略,進而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修改做錯的題目、閱讀數學小故事等等進行學習反思。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小學生就必須要有充足的時間對自己的數學思維活動進行反思,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途徑。
五、關注學困生,縮小差距
高效課堂面向的是全體學生,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掌握新知,并且把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s小個體差異是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點,而縮小差異除了要分析學困生認知水平和掌握新知的能力外,還要分析學困生思維跟優等生的差距所在。有一次數學課堂上我出了一道280-80×3,有一個學困生這樣做280-80×3=200×3=600.當時總共布置了4道類似的計算題,大部分同學都完成了,他卻一道題都沒有完成,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立刻幫他分析錯誤的原因:發現他運算的順序不對,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他恍然大悟。對于學困生而言,這樣簡單的問題是很難發現的。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要時刻關注后進生的思維方式,做到因材施教,給學困生多一些思考的時間,慢慢教會他們數學思維的方法,讓他們逐步提高數學核心素養。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核心是教師的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改進。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人生觀,全面把握并深刻理解教材,重視學生的日積月累,改進教學設計理念,提升課堂教學能力,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雅芳.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模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2).
[2]黃會玲.小學數學中的自主互動教學[J].考試周刊,2012(26).
[3]席招招.自主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6(3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