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奎
摘 要:省題中的探究題均體現了這樣一個特點,設置巧妙,閱讀量均不大,題目不偏,不出現怪題,同時還密切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對每年出現的重要的跟化學有關的事件都有密切關注,在設置題目時均會都考慮全省教育不平衡問題,易得分點多,不太難,有撥高但又很得體的這樣一個特點。
關鍵詞:探究題;備考策略;解題技巧
省題中探究題型特點及復習備考策略談談個人看法,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分析省題中的探究題。一、是省探究題近年來的命題的命題特點命題思路;二、是未來省題中考備考思路;三、是分析學生易錯問題;四、是解題技巧。
一、首先是近年來省命特點及命題思路
近年來探究題分值及題號分布,每年基本上都是9分或者10分。其中15年考查了氣體成分探究,16、17年考查了酸堿鹽之間反應的知識,從格局上看15、16、17年更體現了實驗探究的幾個環節,那就是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進行實驗、分析論證、評價交流等幾個步驟,特別是17年的實驗后廢液倒入廢液缸探究反應后成分問題,我們知道,反應后將廢液混合這種類型的探究題,屬于探究題型中最難的一類探究題。題目看上去挺難,但是仔細分析后你會發現其實這道題設計很巧妙,妙就妙在甲試管反應后將反應后溶液倒入乙試管中,而乙試管又設計了鎂條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鎂,通過混合后只得白色沉淀,沒有藍色沉淀,說明乙試管中硫酸銅不可能過量。甲排除了碳酸鋇,乙排除了硫酸銅的干擾,然后對廢液混合后生成的白色沉淀進行探究。從而使得復雜的題目變得容易多了,而設置實驗去驗證猜想時,題目設置很清晰,加入鹽酸,依據現象得出結論。這題綜合考查了酸與堿、酸與鹽、堿與鹽、鹽與鹽之間的反應,設計巧妙,因此,省題對酸堿鹽知識均列為重點考查對象,即使探究題不出現,也會在其他題型中體現酸堿鹽的重要性。
但不管是考什么類型的探究題,省題均體現了這樣一個特點,每年設置均比較巧妙,閱讀量均不大,題目不偏,不出現怪題,同時還密切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在設置題目時均會都考慮全省教育不平衡問題易得分點多,不太難,有拔高但又很得體的這樣一個特點。
二、展望未來中考,尋找中考備考策略
根據以上分析省題特點,備考策略就應著眼在狠抓基礎,特別是酸堿鹽的基礎知識,對酸堿鹽知識要進行篩理歸納,盡量少選一些外省的偏、怪、難題,在選擇酸堿鹽等物質時,多從常見的鹽和堿著手,重點在那些常見的鹽,如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銅、氯化鐵,氯化鋇、氯化鎂、硫酸鈉、硫酸銅、碳酸鈉、碳酸鉀以及常見堿,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鋇、氫氧化鈣,注重讓學生掌握這些物質的物理及化學性質,以及它們的變化規律。
備考無非就是備課堂,復習課再不是跟原來講授新課一樣,因為我們初中階段的兩本化學課本上完后,經過一輪的授課,學生對知識基本有了一個印象,但對知識掌握不牢固,關鍵就是不會舉一反三,知識還是分散的,還不清楚真正的化學反應核心原理。因此備考就是備好復習課堂,注重歸納,最好用思維導圖形式,使初中知識系統化、結構化,如,對酸堿鹽知識一定要緊緊抓住酸的五個化學性質,堿和鹽的四個化學性質,學生熟悉以后,要對酸堿鹽進行歸納。
省題題目不難,但總是那么一個特點,那就是命題人總是相方設法把不同單元的知識聯系在一起,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單元與單元的知識是緊密聯系的,化學知識是一個系統,是一個體系,再者就是初中化學更是一個打基礎,激勵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培養學生化學基本素養的一個起始學科。因此,對每個單元的零碎知識在復習備考時應多點串聯起來,使知識系統化。
從課本選擇有價值的實驗讓學生真正去做探究實驗,讓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的趣味性和科學性。讓學生自主地投入到科學實驗中去,可分小組進行探究,只有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才能增強他們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創造思維。
三、學生易錯分析
關于學生易錯分析,這點相信大家都有很多體會,最大的難題是如何教會學生去審題和規范答題,審題是最重要的,如, 17年如果學生不認真看題,將甲試管反應后溶液倒入乙中,那么學生就會弄不清白色沉淀中為啥沒有碳酸鋇沉淀,就會對題目理不清,以為題目很難。因此像這種由于審題不清造成的思維混亂,就應多選擇一些相類似的題目進行訓練。正所謂的錯過,反復的錯,改過才能最后不錯。我們只能反復練,練反復才能不斷糾正學生易錯的問題。
學生的答題規范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做教師最頭痛的問題,解決的途徑只能是教師每節課語言表達均應規范,對每次練習或考試答題必須答到知識點上,只有反復進行大量的訓練才能笑到最后。
四、解題技巧
有關解題技巧,相信每個化學教師,只要有五年以上教學經歷的人,都有一套解題技巧,下面我只是將我多年來的一些做法總結以下幾點:
1.懂得猜想的重要性。能學會通過書寫方程式找生成物,哪些為溶質,哪些為不溶物,反應有可能誰過量,然后寫猜想,猜想一定是有依據的。
2.學會通過比較不同猜想,找出共同物質和不同物質的性質區別。
3.題目中所給出的提示是解題的關鍵,提示就是解題的金鑰匙。
4.學會根據現象寫論斷,或學會根據現象寫所選用的物質。
5.做探究催化劑這類題時,一定要抓住二個不變。
6.氣體探究題一定得弄清是利用燃燒法還是還原法探究。
7.反應后成分探究要懂得反應后一定有和可能有的物質,要關注反應物的過量問題。
以上就是對廣東省化學中考題的分析及備考的點滴體會。
編輯 田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