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莉
摘 要:語文新課標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確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才會主動投入學習活動中,進而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如何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展開論述,旨在通過多樣化的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關鍵詞:激發;小學生;語文;興趣
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能推動學生探求新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教學實踐中我們也不難發現,那些有著濃厚學習興趣的學生,總是能積極地與教師和其他學生展開互動,總是能把握一切機會來構建新知。而那些學習興趣低下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在教師和家長的要求下被動展開學習,學習效率可想而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并使其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樂學、善學、會學。
一、創設濃郁的讀書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新課標中充分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并且對各個學段學生的閱讀字數進行了具體的明確。教師要想讓學生很好地實踐新課標中的要求,就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積極自主地展開課內外閱讀。
首先是課內閱讀。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十分精彩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這些文章時,要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如《詹天佑》這篇課文旨在引導學生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課堂教學伊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呈現詹天佑的背景簡介,讓學生從全面了解詹天佑的生平事跡入手,全面地了解詹天佑這個偉大的愛國工程師。如詹天佑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17歲考入美國耶魯大學,等等。如《窮人》,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創設閱讀情境,讓學生在聽故事的氛圍下展開文本的深入閱讀。
其次是課外閱讀。語文教材中的文本是非常有限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如教師可以在教室內創設讀書角,即引導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把自己家中閱讀過的書籍帶到學校,以記名的方式放置在班級的固定角落里,然后其他學生以記名的方式進行借閱。假設班級中有三十名學生,那么就會有三十本書籍,每一個學生就會有二十九本課外書籍可供閱讀。如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展開閱讀交流活動,即學生閱讀了哪本書籍,主要內容是什么,閱讀后的感受是什么,等等,學生都可以分享出來。通過學生的分享,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游戲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尤其是字詞方面的積累。但是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而字詞的積累又是一個枯燥緩慢的過程,因此教師不妨設計一些游戲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展開語文知識的高效積累。
例如,關于字詞的積累方面,教師不妨設計“你說我猜”的游戲活動。即,班級內一名學生負責說,其他學生負責猜,在一說一猜的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展開字詞的理解和記憶。游戲活動開始時,教師出示一個詞語,這個詞語只能由負責說的學生看見,假設這個詞語是“輕蔑”,那么負責說的學生就要解釋道“兩個字,就是不放在眼里,看不起的意思。”必要的時候,學生還可以做出輕蔑的表情。其他學生根據該學生的語言和動作,就能猜出具體的詞語。游戲過程中,負責說的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而其他學生也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猜出準確的詞語。
三、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寫作同樣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運用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想寫、樂寫,有的可寫。小組合作就是一種非常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寫作方式。學生可以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分享寫作提綱,寫作思路,并互相評閱,進而集思廣益,讓每一個學生的寫作能力都能得到實質性提升。
如引導學生寫作讀后感的文章,每一個學生要自主列出寫作提綱,即要選擇哪本書籍或者文章,其主要內容是什么,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啟發,等等。然后小組學生聚在一起,互相分享自己的寫作提綱,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閱讀感知,學生互相啟發,學生的寫作思路會更加寬廣。文章寫好之后,學生再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集體評閱,一些簡單的錯別字、語句不通順的地方就會被發現,學生還會學習到其他學生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
小組合作背景下,學生會更多地體驗到寫作的樂趣,學生的寫作靈感會被充分激發出來。教師則作為合作者,適時地參與學生的合作討論中,給予引導和幫助,從而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措并舉,叩開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之門,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虎恩訓.試論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與途徑[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9).
[2]孫國梅.論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J].學周刊,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