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琪
摘 要:教育者應不忘初心,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每一名教師都應懷揣為人師者最初的信念,實施素質教育下陽光育人的方式,探索陽光課堂,做一名陽光教師,培育新時代陽光學生。
關鍵詞:陽光教育;陽光學生;教學方式
新課程改革,推動了素質教育,讓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同時,重視學生思想品格的形成、思維能力的提升、個性化的發展。教師應做到尊重學生主體性,遵從發展規律,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地探索和思考,讓教育更好地服務于良好素質的形成。陽光育人方式在很多學校都有嘗試,在陽光教育課堂上,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勤于思考、敢于質疑、勇于創新,形成了明志、篤行、自強、樂觀的人格特征。這樣的課堂模式不僅可保證學生的學業有成,更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陽光教育是素質教育下的一種實踐性教育,是教師結合應試教育探索的符合學生發展實際的教育思維。用陽光育人的理念,構建陽光體系、打造陽光教師、培育陽光學生、探索陽光課堂,讓陽光師生在素質教育實施下共同成長。
一、學研并進,提高教師素養
教師首先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要堅持不懈地學習,探究教學新理論、新方法,才能與時俱進,才能把教學工作搞好。實施陽光課堂教學,研討和探索陽光課堂的實施性,帶頭實踐,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鉆研教材,探索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師素養。時代的進步,知識結構需要不斷地更新才能適應新時代課程改革的需要,教師要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參加教研活動及小課題研究,潛心鉆研教材教法,堅持不懈地進行“自我充電”。樹立終身學習的學習觀念,加強自我提升的動力和緊迫感,學習身邊優秀教師的教育方式,使自己的視野得以開闊,學習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還可以在空余的時間練習鋼筆字、毛筆字、粉筆字,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不滿于現狀,消除職業倦怠,探索陽光課堂的思路和方法,勇于實踐,豐富經驗,提高業務水平,為更好地實施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不忘初心,傾心施教
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也是教育的初心。當你走進課堂,看到孩子們朝氣十足時,是否點燃了傾心施教的愿望?教師應關注課堂教學,上學生喜歡的課;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生活中處處蘊含著知識的影子,讓孩子去發現、去感受,重注突出生活性、趣味性,設計一些符合年齡特點的數學活動,如小競賽、小組合作、作業評比等,盡量給學生創設喜聞樂見的學習情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識來源于生活,我們的教學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更能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這也是體現出數學知識生活化的理念。一場生動的課堂,帶給學生新知的同時,還有學習能力的提升。思維的鍛煉、興趣的培養、意識的開發,讓課堂活躍起來,讓孩子的內心充滿求知的欲望。教學能力提升,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性特點,預測學生的動態發展,針對性地組織教學,量身訂制適合本地區、本班級學生的教育模式,配套教學更具合理性,更能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陽光心態,陽光育人
在教學時,積極發掘學生的閃光點,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曾聽到有的老師說暫時忘記孩子的成績,看每個孩子都是那么的可愛。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帶有色眼鏡,成績不理想的孩子仍有閃光點。心理學家詹姆斯也曾說過:“人類本性上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贊美、欽佩和尊重。”那些因為某些原因讓你“不待見”的孩子,可他們也需要你的表揚你的愛。改變一個學生,僅需要一句體貼的話和多一點點的關懷。所以,我們應消除學生內心的陰霾,牽著手,邁向陽光。教書育人。教書容易,育人難,把學生培育成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一個品行端正、思想健康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內心充滿陽光的人。走進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去,在成長的路上做一個引路人,幫助了他們,快樂了自己。教師有了陽光的心態,工作就會覺得輕松而有活力,就會面帶微笑、語言和藹、眼神親切。好的心態能感染學生。只有熱愛學生,才能真正地關心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走進他們的內心,播下陽光的種子,你是太陽,他們是向陽花。
“你教室里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整個世界。”班里那些不起眼的孩子,多給一點愛,也許就可以種下一顆愛的種子,在麗日陽光下成長。以一顆博愛、寬容的心公平地對待班級的每一個孩子,送給他們一縷愛的陽光,或許,我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就可成為每一個孩子人生啟程的助跑者。
秉承以愛育愛、以情育人的教育理念,為做一個幸福的教育工作者,學研并進,上下求索。教育者要永遠保持一顆充滿陽光的心,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獲,讓每一天都過得充實不留遺憾。帶著做一名好老師的執著、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初心,一如既往地以優秀教師的作風工作著,靜默花開,心向陽,做一名新時代的陽光教師,培育新一代陽光少年。
參考文獻:
[1]王麗敏.小學數學課堂新教學模式之淺析[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16.
[2]譚杰.影響教師工作效能的因素探究[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