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應用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數據時代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影響,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這些數據對其思想、日常生活和心理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在大數據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極為重要,為了保證大學生堅持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高校必須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本文就針對于大數據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進行探討,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幫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關鍵詞:大數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大學生作為我國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主要建設者和參與者,其思想道德和政治素養直接影響著我國的未來發展。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大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會受到來自各方的各種信息的影響,尤其是西方國家的思想意識觀念,很可能會對大學生的意識形態形成一定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大學生應堅持正確的思想意識觀念,高校必須要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政治引導,從而實現高效的教育目標。但是在大數據時代,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能墨守成規,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行創新和改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一、大數據時代概述
1.大數據時代的內涵
本世紀以來,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技術和數據存儲技術發展也十分迅猛,我國信息傳播的方式正在悄然改變,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也產生著很大的影響。信息技術發展給我國信息傳播帶來最大的特點就是信息量的海量增加,在全球數據呈現爆炸式的增長和信息種類也顯著增加的背景下,我國也已步入大數據時代。
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大小并不僅僅指的是常規測量的大小,而且更多的是指軟件工具難以捕捉和分析的信息,這些信息在交流和傳播的過程中,能夠產生更多新的數據,帶來更多新的價值。大數據指的是所有含有巨大、可利用的、多樣數據的集合,海量數據的挖掘和應用也是新的商業價值增長點。
2.大數據時代的特點
(1)數據海量多樣
在大數據時代,隨著存儲技術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信息被收集存儲成為可能,數據呈現爆炸式的增長。數據來源也十分廣泛,信息系統、社交網絡、社會化媒體、移動網絡、各種智能終端等都成為了數據的來源,數據種類呈現多樣化的特征。
(2)信息產生和處理速度快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互聯網的使用頻率不斷提高,大數據的產生非常迅速,并通過互聯網快速傳輸。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越來越離不開互聯網,人們在使用互聯網的同時也在不停地產生數據,向大數據提供大量的資料。并且這些數據需要實時分析處理,因為數據無時無刻不在產生,誰的速度更快,誰就掌握信息價值。
(3)信息價值大
大數據的核心特征就是信息價值大。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數據中,其實有價值的數據占很小部分。跟傳統的信息數據相比較,大數據最大的價值在于利用數據挖掘、抽取、分析等技術從大量不相關的數據中獲得有價值的數據,并把這些數據通過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或數據挖掘等方法進行深度分析,發現新規律和新知識,并運用于農業、金融、教育等各個領域,從而最終達到推動社會進步的效果。
(4)信息冗余度高
在大數據時代,人們接受的信息數量和種類都會顯著增加,海量增長的數據使得信息的收集和處理更為復雜,不同渠道傳播的信息可能存在很多相同或相似的數據,信息冗余度越來越高。
二、大數據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的影響
1.數據呈現海量式增長
大數據時代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數據的海量化和全面化,在大數據時代,人們依托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獲取各種各樣的數據信息。在高校信息化建設不斷推進的現在,通過越來越多的信息系統對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行為進行記錄,并把這些數據通過大數據平臺進行匯集后,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工作的過程中,會面臨著更多、更全面的數據信息,而且這些數據信息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累積,數據呈現海量式的增長。這些海量增長的數據可能會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采用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也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
2.數據種類增多,數據結構日趨復雜
在大數據時代,由于信息獲取的途徑增多,信息的種類也逐漸增加。信息存儲方式也更為多樣,不僅僅能進行文本信息的存儲,還能夠存儲一些簡單的視頻和圖像信息,而且數據的結構也更加復雜,一些結構化、非結構化以及半結構化的數據都相繼出現。另外,高校大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產生的所有數據,都能夠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進行收集,使得數據的類型更加多樣,結構也愈加復雜。這些多樣的數據類型、結構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使用這些數據時將面臨更多的技術難題,也有可能數據價值無法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體現。
3.數據交換速度快
目前,大數據技術應用十分成熟,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能夠利用各種各樣的信息系統獲得信息,并通過大數據平臺將這些信息進行交換,數據交換速度也越來越快,這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便利,教師能夠更方便的掌握學生的信息,并對其進行適當的分析和處理,從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更為貼合學生的實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和有效性。
4.數據雜亂,難于辨識
隨著信息渠道的不斷增加,信息收集也越來越豐富,但是這些大數據信息比較雜亂,正面、負面的信息都存在,這就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一些問題,教育工作者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甄別,讓大數據技術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便利,避免不真實、負面數據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不利影響。
三、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點
1.教育主客體更加全面
在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于教育手段的落后和信息的滯后性,導致教育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將教育的重點放在優秀學生和落后學生身上,而對于中間的學生卻比較忽視,這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全面,很多學生難以接受到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比較低。但是在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高校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能夠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更為全面的數據信息,能夠對所有學生的信息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制定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實現差異化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為全面。在傳統的教育工作中,由于數據的調查方法比較落后,所以很多教師往往會根據得到的調查結果以偏概全進行教育工作,使得教育工作存在很多的漏洞,調查對象只是以一些個體代替了全體,但是大數據時代卻能夠得到更為全面的數據信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科學。
2.載體信息更為混雜
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應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載體信息更為混雜。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過多的依賴于數據調查的結果,這主要是由于數據調查結果并不全面和完善,所以教師為了保證工作的準確性,只能將調查結果作為工作的主要依據,可是在大數據時代,由于數據收集方式的多樣化和手段的先進化,信息數據更為復雜和全面,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就不能只是依賴于相關的數據信息,而更多的應該依靠數據的挖掘分析,要求教師具有更高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分析,從而采取科學合理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載體信息之間具有相關性
在大數據時代,由于數據信息的數量增加,而所有數據信息之間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關聯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載體信息,也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這就使得教師獲得的信息更加混雜,給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高校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不用深入研究數據之間發生關系的原因,而是要從多角度進行分析,將獲得的數據與學生行為之間進行關聯,從而得到更為客觀和真實的分析結果。
四、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問題
1.教育方式脫節
當前很多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都存在著教育方式脫節的問題,大部分的教育方式都是傳統的灌輸形式,教師只是向學生灌輸一些思想政治領域的知識和理念,但是這一方式在大數據時代已經難以適用,教師片面的灌輸知識,加之無個性化的教育授課模式,有可能讓學生感到厭煩和枯燥。由于沒有顧及到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觀念,并且大部分的學生在開始還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所以這種方式只會使得教育工作的成效比較差。
2.教育形式主義
當前很多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只是進行簡單的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理論知識教育和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講座,教育的內容比較空泛,教育的結果也多以心得體會結束。這種教育方式比較簡單直接,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育內容比較空泛,教育效果也比較差,可以說是形式主義的教育方式,長此以往,只會激發其他學生的逆反心理,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極為不利。
3.教育活動形式偏少
目前我國很多的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教育活動大部分是以課堂教學、宣傳講座為主,通過考試和寫學習心得體會的形式來考核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成效。這種教育活動形式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很廣,也能讓學生吸收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但是在大數據時代,這種教育形式開始凸顯其劣勢,學生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社會和網絡環境,其個性特點也有很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就愈發顯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式不足,很多先進的教學方法都沒有被應用,使得教育的效率和質量比較低。
4.理論聯系實際未能貫徹在教育過程中
我國很多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主要以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為主要教育理論作為教育內容,并適當的加入一些近代國家領導人的理論主張。但是這些教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比較少,課堂教育未能將這些理論與學生的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受到這些理論的哲理和內涵,導致學生難以對理論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導致教育的成果比較差。
五、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
1.培養大數據理念,采用先進的教育手段
在大數據時代,高校想要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創新,首先就需要培養起大數據理念,教育工作者要認識到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充分了解大數據時代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機遇和挑戰,高校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教師、輔導員等都應該具有大數據意識,從而自上而下逐步建立起大數據的理念,充分發揮出大數據時代的優點,利用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挖掘、分析技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強化數據敏感性,學會應用各種先進的搜索引擎和工具搜索數據,并從海量的數據中,準確分析和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并將其與大學生日常行為相結合,把結果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另外,高校要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須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利用大數據平臺,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和關注點,在教育的過程中,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對其進行理論引導,使得學生能夠真切的掌握理論知識。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制定個性化、差異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要實現個性化的教育就需要具備大數據理念,利用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精準地取得學生的個性化特征。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需要轉變傳統的灌輸式的教育方式,采用先進的教育手段,要讓學生真正地與教育內容產生共鳴,并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和應用理論,深刻理解理論的哲理和內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2.改變教育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