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慧
[摘?? 要] 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是指以游戲的方式開展音樂教育,用游戲引導幼兒學習音樂,讓幼兒能更好地學習音樂,并在其中獲得自由、自主、愉悅、創造性的體驗,滿足他們身心發展的需要。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的開展,可以通過適宜情境的創設、富有游戲性和趣味性材料的投放,使幼兒音樂教育充滿情趣和實效,讓幼兒在其中獲得多元體驗,使他們的身心各層次發展需求都得到滿足。
[關鍵詞] 幼兒音樂教育;游戲化;實踐研究
游戲是適合幼兒的基本活動,孩子可以通過游戲了解世界。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是指以游戲的方式開展音樂教育,用游戲引導幼兒學習音樂,讓幼兒能更好地學習音樂,并在其中獲得自由、自主、愉悅、創造性的體驗,滿足他們身心發展的需要。幼兒音樂教育如何實現游戲化?通過開展日常音樂活動、集體音樂活動、區域音樂活動等實踐,我們總結了一些開展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的措施。
一、幼兒音樂教育現狀
幼兒教育從教師本位走向兒童本位,從注重知識技能習得走向注重綜合素養發展這個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如今的幼兒音樂教育存在如下問題。
(一)日常音樂活動存在的問題
1.音樂教學缺少愉悅性
在幼兒園班級活動過渡環節中,老師一般用彈奏、播放音樂、搖鈴鼓等方式等作為信號,提醒孩子收玩具、排隊等等。這些音樂僅僅作為活動的信號,提醒孩子,缺少參與性,無法給孩子帶來愉悅的情感體驗。
2.音樂僅作為教育手段
為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幼兒園老師會創編一些兒歌,如喝水歌、洗手歌、開飯歌等等。但這些兒歌大多說教味濃,缺少游戲性、趣味性,孩子只是被動地接受,實際的教育效果并不好。
(二)集體音樂活動存在的問題
1.重指令教導,缺乏游戲性
長期以來,受教師本位的影響,幼兒園教師在執教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習慣采用灌輸式、指令式,通過枯燥的反復練習達成教學目標,缺少游戲性,游戲通常僅作為環節推進的點綴。
2.重游戲情趣,忽略音樂性
部分幼兒園老師在實施音樂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自身專業素養沒有及時“跟上”,往往片面追求自由、愉悅,將引導幼兒學會做游戲作為重要目標,而忽略了音樂性,導致游戲活動目標本末倒置。
(三)區域音樂活動存在的問題
1.音樂區成為簡單擺弄區
在幼兒園教室一般都有音樂區,會擺放風琴、鈴鼓等樂器,但教師往往沒有很好地利用樂器開展音樂游戲化教學,甚至有的把音樂區設置為另一個技能訓練場,導致孩子在音樂區只是簡單地擺弄樂器或自己玩耍。這樣,幼兒的音樂素養很難得到發展。
2.音樂區成為噪音制造區
由于教師缺少對音樂游戲化教學的深入研究,不能引導幼兒開展高質量的音樂游戲,導致很多幼兒在音樂區只是隨意地敲擊樂器,或無目的地裝扮自己,或嬉笑追逐打鬧,使音樂區成為吵鬧區。
二、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策略
(一)日常音樂活動方法策略
1.讓幼兒自主選擇音樂
幼兒園可以讓每班自己決定什么時候播放什么音樂,教師讓幼兒自主選擇想播放的音樂,每次播放音樂都由孩子商量決定,讓音樂與孩子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體現音樂教育的游戲化理念。
2.讓幼兒預約活動
教師可讓幼兒自主預約每一個過渡環節的活動,如可以預約唱歌或做游戲,讓過渡環節也充滿游戲味,以有效激發幼兒的興趣,提高音樂教學的游戲化程度。
3.讓幼兒自編樂曲
教師可以將《來園五部曲》《洗手歌》等兒歌讓孩子自主改編,讓音樂變得有意思,充滿游戲性。
(二)集體音樂活動方法策略
1.導入環節注重趣味
老師在導入環節可以采用孩子們熟悉的游戲,一方面,孩子玩起來駕輕就熟,能很好地激發積極性與主動性;另一方面,起到活躍孩子思維、提升孩子注意力的作用,使孩子能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如小班新授歌唱《找朋友》,在導入部分加入孩子熟悉的《初次見面》集體舞游戲,如此充滿趣味的導入游戲,為下一階段的音樂教學做了良好鋪墊。
2.創設音樂游戲情境
在新授活動中,老師可以通過創設音樂游戲情境激發孩子的想象,輕松愉悅地達到教學目標。如中班音樂課《盲人找路》,主要是讓學生聽辨音源,排除干擾,培養聽辨能力。教師可以設置有趣的游戲情境,比如在教室畫一個大圓圈,圈中擺放幾張小椅子作為樹木、車輛等障礙物,請幼兒戴上眼罩扮演盲人,老師輕輕敲擊三角鐵,當需要避開障礙物時立刻改變站位,引導盲人慢慢走到目的地;或請幾名幼兒到圓圈中間來演奏串鈴、沙錘、咔吧撒等樂器,盲人要在同時發聲的所有樂器聲中聽辨出三角鐵的聲音,然后跟隨指引走到目的地。
3.在拓展游戲中提高音樂水平
在音樂活動的結尾部分加入游戲,為活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在中班音樂課《盲人找路》的結尾,加入之前孩子玩過的音樂游戲“幾肢著地”,讓孩子聽口令擺造型,在拓展孩子想象的同時,還提高了幼兒的注意力,在游戲激趣的同時又不失音樂教學的本體性。
(三)區域音樂活動方法策略
1.整合游戲激發幼兒興趣
在區域音樂活動中,整合孩子感興趣的游戲,能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教師可以將孩子們百玩不厭的游戲與音樂相結合,將不同歌曲、節奏、律動合理設置到游戲中,如跳格子游戲,跳到哪一格就要做一個特定動作,演唱特定的歌曲等。這樣,在游戲中鞏固節奏、律動或歌曲,能進一步激發幼兒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提供材料支持幼兒游戲開展
在開展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區域中投放一些充滿游戲性與故事性的圖畫卡片,再配以音樂,能有效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肢體表達和想象能力、創造性思維。教師可以布置任務:“像個布娃娃那樣跳舞,像帶著很重的東西那樣運動。”“按之字形移動,按圓形移動。”……或者提供一些繪有動作的圖片或照片,支持幼兒自主編排動作,幫助幼兒積累音樂知識,提高他們的音樂能力。
3.觀察跟進,動態調控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學習音樂的實際情況,對幼兒進行動態跟進和及時調控,支持幼兒在游戲中發展音樂能力。如利用帶錄音功能的話筒或小音箱等器材,支持幼兒自主欣賞與評價,增加音樂學習的趣味性;或利用手機,將幼兒的歌唱、表演、律動、游戲的場景拍攝或錄制下來,并給所有幼兒欣賞,讓幼兒相互交流評價,這樣能激發幼兒參與音樂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是記錄孩子成長的檔案。
綜上所述,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可以通過適宜情境的創設、富有游戲性和趣味性材料的投放、教師適時支持調控等方式,讓孩子在游戲中獲得豐富的音樂體驗,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音樂成為他們發展自我的一種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劉焱.兒童游戲通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劉白瑋.游戲取向的幼兒音樂教學活動研究[D].星海音樂學院,2013.
[3]程英.對幼兒園音樂教育游戲化問題的檢視與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