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纓
[摘?? 要] 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在不斷地發展和完善,數學游戲已然成為新型的教學方式。小學生還處在活潑好動的階段,數學游戲不僅能夠調動其積極性,還能夠讓其快速融入到數學課堂,有效吸收數學知識。將數學游戲科學合理運用到課堂中,在增強課堂有效性的同時,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數學游戲;有效運用
數學知識需要通過恰當的方式表述出來,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是寓教于樂的體現,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這更便于學生學習和記憶,對于提升課堂效率也大有裨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數學課堂的實際需求,充分發揮數學游戲的價值,以此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在遵循數學教學原則的前提下運用數學游戲
數學游戲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并不是為了讓學生進行無效的玩樂,而是通過游戲來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數學游戲教學也并非無章法可循,隨意性強的游戲不僅對學生的發展起不到促進作用,反而會降低數學課堂效率,因此數學游戲一定要遵循數學教學的原則,這樣才能將數學游戲的價值最大化。一般情況下,在進行數學游戲教學時教師要遵循三大原則:一是層次性原則,二是生活性原則,三是主體性原則。
數學教學也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為每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有所不同,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以及實際學習情況開展數學游戲教學,這就是層次性的重要體現。一概而論的教學方式和游戲方案并不能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時,教師會帶領學生進行拓展游戲,讓學生通過辨別方位來尋找出路。這時候,教師就會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工,讓能力強的學生辨別難度相對較大的方位,而能力稍弱些的學生辨別難度相對較小的方位,這樣讓學生相互配合,不僅能夠順利完成挑戰,而且還讓每位學生都得到了表現,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也會更加牢固。另外,生活性原則在數學游戲教學中是無法摒棄的,生活化的數學游戲更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和理解,學生的參與度也會更高。如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法》時,教師可以將教室內的所用可利用的物件都作為游戲工具。教室是超市,桌椅是貨柜,文具是商品,通過這種買賣的方式讓學生進行100以內的加法運算,學生的積極性會很高漲,對于加法的概念也會更加清晰,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數學修養。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開展數學游戲時還需要遵循學生的主體性原則,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游戲的主角,這樣的課堂才會更高效。教師在課堂中設計數學游戲時,要選擇學生感興趣、難易程度適宜又具有些許挑戰性的內容,這樣學生不僅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高,而且自信心會得到增強,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二、創設數學游戲情境
情境教學是很多學科都會運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數學教學中也離不開情境教學,將數學游戲與情境相融合更有代入感,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透徹。小學生的形象思維比較強,但是數學卻是抽象思維很強的一門學科,為小學生創設合理的數學游戲情境能夠帶領學生進入精神世界,幫助學生克服學習數學的畏難情緒,讓其更加高效地融入到數學課堂游戲當中。
即便是在小學數學中,抽象思維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但是因為小學生思維能力的有限性,很容易就會對理解不了的抽象思維產生抵觸心理,從而降低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游戲和數學情境的有效融合能夠解決小學生所面臨的這一瓶頸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為學生創設與數學知識相關的數學游戲情境,讓小學生能夠不斷跳脫出形象思維的固定圈,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能夠自由運用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如在學習一年級《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時,教師會為學生創設動物園的情境:動物園里有只猴子跑出來,找不到回籠子的路了,小學生們將猴子帶到動物管理員身邊,讓其回到了自己的籠子中。管理員為了感謝學生帶他們去參觀動物園里猴子的數學表演游戲。猴子會為大家表演數學大轉盤的游戲,轉盤一停,就請各位學生說出算式的結果,這樣的數學游戲趣味性很強,學生的課堂活躍度也會增強。
因為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教師很難將學生帶到真實的場地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情境。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需要借助計算機、多媒體等教學輔助工具為學生創設虛擬的數學游戲情境,數學轉盤是需要以算式的形式呈現的,學生在這一數學游戲情境中,將玩和學充分結合了起來,6—10的加減法練習融入到了數學轉盤的游戲當中,也是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學生在進行數學游戲的過程中,學習興趣很容易被激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獲取知識的速度將會更快,效率將會更高。在科學合理的數學情境中開展數學游戲,對于小學生知識的鞏固是非常有幫助的。沒有任何代入感的數學學習,學生只會覺得枯燥乏味,數學情境游戲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優化小學生的記憶方法,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效果。
三、豐富數學游戲方式
教師在教學中會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數學游戲也不能夠較為單一,單一的數學游戲并不能完全匹配所有的數學內容,也會使學生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游戲方式一定要豐富多樣且可操作性強、實用價值高。數學游戲在教學中的運用也要有層次性,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可以從生活數學游戲開始,然后再開展實踐性和競賽性的數學游戲,這可以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
如在學習《觀察物體》時,教師就會在備課時準備好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物體讓學生進行觀察,這樣的觀察難度系數不高,學生的接受度卻更高,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這其實是簡單的靜態數學游戲,要想讓學生對所學的數學內容印象更深刻,則需要讓學生動起來,動態的數學游戲場景會讓學生的記憶更為深刻自然,學生對游戲中的數學知識自然也會掌握得更加牢靠,所以動作類的實踐性數學游戲也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如在學習《面積》時,教師會以教室內的板凳為游戲工具,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都參與到搶凳子的游戲中,要求每位搶到凳子的同學依次說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推導公式,并讓學生算出所給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對積極參與游戲的同學給予獎勵,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不會只停留在表面,這樣的學習效果更好。除此之外,競賽類的數學游戲,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也較為廣泛,通過競賽類的數學游戲,小學生的解題速度會不斷加快,學習效率也會不斷提高。
小學生雖然處在學習數學的初始階段,但是數學游戲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卻不只是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所以益智類的數學游戲在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教師也要根據小學生的智力水平來設計課堂數學游戲,以此來開發學生的智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如在學習《倍的認識》時,教師會為學生設定益智類游戲的規則:第一位學生說出“3”,之后的同學依次說出“3”的倍數。這樣學生能夠快速地理解倍數的概念,并且邏輯思維能力也會得到有效的鍛煉。
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教師需要科學合理地將數學游戲融入到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數學游戲的價值。通過數學游戲來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對教師而言是一種挑戰,教師要不斷鉆研教學內容,完善數學游戲方式,讓學生從數學游戲教學中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付貴珍.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好家長,2018,(68).
[2]鞏建芳.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好家長,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