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
【摘 要】中小學作文教學可謂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亦有許多許多的語文老師苦于對學生作文的指導。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學生把寫作文看成一種興趣,筆下的文字也像音樂一樣流淌,讓文字有了生命,有了靈魂,讓自己的作文開出花來。
【關鍵詞】文章門楣;平凡真情;細節之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98-01
語文教學中,寫作可謂是重中之重,亦有許多許多的語文老師苦于對學生作文的指導。近來樂讀梅子老師的作品,并且用一種極其愉悅的心境讀了很多很多。細細想想,感受真的很深很深。梅子老師不愧是“最暖人心的作家”,她喜歡用音樂煮文字。忽然就想到了我們的學生,每次作文課上就會抓耳撓腮,搜腸刮肚,硬擠出一點點十分空洞的東西來。那么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學生也像梅子老師一樣,讓寫作文成為一種興趣,筆下的文字也像音樂一樣流淌,讓文字有了生命,有了靈魂,讓自己的作文開出花來?
一、讓學生心中住進陽光
我們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的路口,分辨是非的能力差,不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總是目中無人。畢淑敏老師的《提醒幸?!分校羞@樣一句話“幸福也需要提醒嗎?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上當受騙,提醒榮辱不驚……先哲們提醒了我們一萬零一次,卻不提醒我們幸福?!笔遣皇俏覀円卜噶送瑯拥腻e誤?“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經??纯刺?,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敝灰闹杏嘘柟?,再多的灰暗,也會變得燦爛。心若晴天,日日晴天。這樣,在學生的眼里,生活到處才是美好的,才會更加熱愛生活。生活中的一場雨,一朵花開,一枝柳綠,一聲鳥鳴就會引起他們的深厚的情感,有那么多美好的感悟。
二、雕鏤好你的“門楣”
“門楣”想必大家都知道,顧名思義,它就是,一個地方的正門上方門框上部的橫梁,古代按照建制,只有朝廷官吏所居府邸才能在正門之上標示門楣,一般平民百姓是不準有門楣的,哪怕你是大戶人家,富甲一方,沒有官面上的身份,也一樣不能在宅門上標示門楣??梢婇T楣在一個家戶中的特殊性。看到過很多的門楣,譬如“厚德載物”;如“天道酬動”、“聞香”、“紫氣東來”,或是“花開富貴”......這些包含住家人深深希冀的字樣,字體上更是獨樹一幟,或隸書,或行書,或狂草......看到這些門楣,常常讓人駐足,總也忍不住發問:里面究竟住著怎樣的一家人啊?總也猜測不斷,就有想進去看看的欲望。這就好比寫文章。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個住家,那么,文章的標題,就是這家角房的門楣。有時,一篇文章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所制作的“門楣”。因為讀者讀你的文章,首先看到的,是你雕鏤出的“門楣”。門楣或精巧,或婉轉,或憂傷,或直白,都直接影響著讀者的第印象。多少年來,一直跟喜歡全球知名醫學博士斯賓塞·約翰遜,(Spencer Johnson)的《誰動了我的奶酪》,引起強烈興趣的首先是這小說的標題。還有一篇記憶猶新的就是我們課本上的詩歌《在山的那一邊》,山的那一邊有什么呢?急切的想知道。所以,我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指導我們的學生寫作時,一定要有精巧的心思,雕鏤好文章的“門楣”,讓讀者能一見傾心,心領神會,繼而,追不及待推開你的“門扉”,進去探幽尋靜,讓心靈在你的文字中,自在地徜徉。
三、于平凡處見真情
每逢寫到親情的文章,都會感到頭痛,下筆艱澀。水波不興的日子,哪里體會到親情的珍貴?扭頭看看自己的人,沒覺得他們有什么打動人心的地方,他們長相平常,穿著簡樸,甚至有些不修邊幅。甚至,每天要面對他們的嘮叨,不厭其煩。就老覺得跟他們之間橫著代溝,還真不是一般的深。情緒里,對他們有了厭煩,盼望自己的羽毛快點豐滿,好早早飛離他們然而,只要我們稍稍一轉身,就會發現,一直不離不棄跟在我們身后的,唯有父母。-日三餐,他們變著花樣給我們做,希望把我們喂飽理胖;四季變換他們用手丈量著冷、為我們波衣,怕我們冷了;我們晚歸時,是他們守在路口等待;夜里我們沉睡之際,是他們頻起床,一夜幾回顧,幫我們披鑒緊被的被子;我們有個頭疼腦熱的,最緊張的,莫過于他們。他們守護在床前,不休不眠,恨不得替我們生了病,只要我們好好的。無論我們如何尋常,在他們眼里,都是金不換的寶貝。他們無條件地給予,窮盡他們畢生所有。或許他們真的是極其庸常的人,他們文化水平不高。他們愛嘮叨。他們庸俗。他們不善表達。他們照顧我們的方式簡單,有時甚至是粗暴的。但,點點滴滴,通向的,都是那個叫愛的地方。他們是寒夜里的燈。是饑冷時的熱茶。是貼心的棉衣。是春天里的雨,潤物無聲。他們不偉大,他們不優秀,他們不富有,他們很庸常。然而,人間最大的愛,就藏在這俗世的細微里。我們的文字,要抒發的,不是轟轟烈烈,而是這樣的細微,那是人世間最美的感動,于平凡處見真情。
四、細節之美
所謂細節就是文章的血肉,沒有細節的文章,其實只是一具空殼和骨架?,F在的孩子缺少對生命的體驗,缺少對生活的發現,缺少對身邊事物的觀察,缺少對寫作本身的理解……著重細節描寫不要驚天動地,不要偉大高尚,就是那種常的,細微的,讓你日后回想起來,依然能夠感動和溫暖的。要用自己心靈的高倍顯微鏡,細心地觀察,入微地體味,抓住“物”的一個點,不斷地放大,放大,再放大。人物細節描寫,往往最直接體現在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個神態、一句話、一次心理活動、一個印象上,這些都可以成為作文的細節描寫。還是大師朱自清的《背影》最有說服力。父親的那個背影是全文描寫的焦點。為了寫好這個背影,文章對背影作了筆酣墨暢的細致的描寫,文字平平實實,但字里行間滲透著一種深切懷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這,就是細節之美。一抬手,一彎腰,一個微笑,一聲叮囑,生活因此有了不一樣的味道,又溫暖又美好。
參考文獻
[1]丁立梅.風景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