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職教育中,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十分重要,只有保證對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才能端正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發現學生錯誤的思想觀念或偏激行為,及時加以糾正。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效的促進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提升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面貌,進而讓高職學生更好的步入社會,為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本文就是對微時代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與問題加以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微時代;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1-0296-01
作者簡介:王永堅(1989-),男,江西井岡山人,本科,學士,江西制造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當今社會信息傳播的媒體形式種類繁多,其中網絡就是對傳媒環境改變較大的新型媒體,網絡技術和數碼科技產品的成熟與普及,讓傳媒環境迎來了“微時代”,網絡媒體的自由度高,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自己動態的記錄與周邊事件的分享,這種信息的傳播也轉變的人們的思維與行為模式。因此在這個微時代背景下,如何改進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需要相關教育部門加以思考的課題。
一、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與問題
(一)自媒體傳播模式讓思想的傳播失去監督
在微時代中,大量通過自媒體傳播的信息,傳播者不再是傳統的傳媒機構,因此對所傳播的信息中的思想缺乏有效監督,這也造成了自媒體傳播模式中信息傳播者與接受者位置可以互換,讓主體和客體的隨意轉換,也讓信息缺乏正確的思想引導。但是信息被大量公民通過自媒體傳播,會讓信息中的錯誤思想引導主流風向,這也讓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失去權威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重要的參考標準,這也讓思想政治教育時,教育工作者說出的思想觀點缺少信服力。
(二)自媒體環境中信息的多元化影響主流意識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網絡作為信息的傳播媒介,具有信息量龐大,信息獲取途徑多的特點,這也帶來了多種文化的涌入。其中也包含了不同的思想觀念和政治觀念,甚至存在著反社會、反人類的惡劣思想,這些與我國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觀點不符的思想,會嚴重的影響高職學生的思想,還有一些惡劣思想甚至會給學生帶來嚴重心理影響,例如從國外傳進我國的“藍鯨游戲”,這是一種給人灌輸消極的人生態度的思想,其鼓動大量青少年自殘身體,通過自閉的方式讓心理變得消極,最終終結自己的生命。這些錯誤的思想和價值觀、世界觀都嚴重影響了年輕人的健康發展,并且一些西方國家也通過網絡散布干擾我國內政的謠言和評論,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社會發展。因此微時代下的信息傳播的隨意性,弱化了我國主流政治思想的向心力,其中負面信息和消極思想,是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損害,同時也加大了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難度。
二、微時代下改善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策略
(一)應對時代特點轉變工作理念
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結合當今的時代特點,不能使用傳統的單純講授式教育,不符合實際生活,讓學生思想與現實脫離。因此高職院校應該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度,可以在教育工作中引用自媒體,進而改變教育模式,通過自媒體教育平臺的建設,加強高職院校的教育宣傳工作,高職院校應提高對手機、計算機的應用水平,進而在自媒體環境中占領政治教育的制高點,進而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性。通過擴大教育系統在自媒體環境的占有空間,才能引導主流思想。同時也應該加強輔導員的專業水平,經常與高職學生進行溝通,及時了解高職學生的狀態,進而輔導學生改善心理和思想。
(二)結合網絡技術轉變工作方式
隨著網絡技術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智能手機實現了隨時隨地上網的功能,高職院校也應該利用這些技術,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手段,進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可以創建校園網站,通過校園網站加強思想政治的宣傳工作;以班級為單位創建QQ群,加強班級內部學生與輔導員的溝通能力;輔導員與校內在職教師之間也創建QQ群,以便輔導員和教師之間的工作交流,通過分享學生學習狀態和生活狀態,及時的調整教學工作,進而多方面配合改善學生的思想政治面貌;輔導員也可以使用微信社交軟件,建立與學生的交流平臺,通過微信也可以實現對學生的單獨交流。通過交流平臺的創建,可以有效的掌握學生的詳細情況,并且提高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次數。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時代雖然給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重大影響,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轉變工作理念,利用微時代的特點,通過自媒體加強正面信息的傳播,進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讓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面貌得到提高。
[ 參 考 文 獻 ]
[1]郭巍巍.民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困境與對策[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4):176-178.
[2]李守可.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介入專業教育的反思與構建[J].職教通訊,2014(36):76-80.
[3]蘇治國,陳文芳,桂文龍.微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探究[J].職業技術,2017,16(10):5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