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97-01
一、課前思考
縱觀整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實行結合的思想以一種潛移默化,發展的趨勢在呈現。
1.一年級的“數一數”“連一連”“寫一寫”“分一分”“樹上有5只鳥兒……”;二年級的借助小棒“擺一擺 ”“算一算”明白兩位數加減法的算理;乘法的初步認識,都是結合圖形來探究出乘法的意義以及乘法和加法之間的聯系。
例:〖XC40.JPG;%30%30〗
2.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
要讓學生借助許多具體的實物和圖形去理解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分數的意義。由圖形具體到數字,讓孩子們感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去發展學生的數感、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3.四年級的《行程問題》、《雞兔同籠》和五年級的《植樹問題》 。為了更直觀解釋行程問題中的相遇問題和追擊問題,我們通常都是引導學生根據已知條件畫出線段圖再分析問題,直觀的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
4.幾何中的數與形。
從認識物體到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到計算圖形的周長、面積,再到計算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容積等知識,無一不是需要將數與形完美結合,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滲透轉化思想,讓學生初步建立解決幾何問題的概念模型和策略模型。
5.統計學中的數與形。
〖XC41.JPG;%30%30〗
這些都直觀的反映出數形結合的發展策略,由圖形具體到數字,也可以由數字抽象出圖形,貫穿二到六年級的統計課題中,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無一不是用數與形結合的方式,讓孩子們深刻理解每種統計圖的特點與優勢。
二、案例呈現
〖XC42.JPG;%30%30〗
〖XC43.JPG;%30%30〗
1.講數學故事 導出課題。
師:孩子們,你們聽過數學家高斯的故事嗎?
生:沒有
師:上課前,老師要給孩子們講講數學家高斯的故事。(課件出示故事)
師:孩子們,聽了小高斯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在做題的時候,不要急于做,應該先觀察。
生:許多數學題里面都隱藏了一些數學規律,我們應該把它們找出來。
……
師:孩子們都說的太好了,今天老師將和孩子們一起去探究數字與圖形中的規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講數學故事,讓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去懂得在學習過程中,運用智慧找到規律解決問題的重要性,也滲透觀察、找規律、轉化的思想,讓孩子們樹立探究規律的意識,為這節課做鋪墊。
2.自主探究 ?導學達標。
(1)師:觀察一下,上面的圖和右邊的算式有什么關系?把算式補充完整。
(生獨立完成)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剛才觀察的結果?
生:我是觀察到算式的左邊都是奇數相加,右邊都是求平方數,比如第一個算式1=12 第二個算式1+3=4,4就是22.
師:這位同學真善于觀察,發現算式的左邊都是奇數相加,右邊都是求平方數。
師:同學們還有其他的發現沒有?
生:左邊的奇數都是連續的奇數相加。
師:這位同學觀察和總結的很到位,等式的左邊是連續的奇數相加求和,等式的右邊是求平方數。
回顧:因為前面三題很簡單,孩子們可能會避開結合圖形去發現這個環節,直接探究數字之間的規律,這個過程的設計在于讓孩子們去犯錯,為第二環節做準備。
反思:如何避免犯錯呢?是否可以先觀察,再去找出“上面的圖和右邊的算式有什么關系”,發現規律在去填數。
(2)師:孩子們有很敏銳的觀察力,為了進一步探究出上面的圖與右邊的算式有什么關系,
我為你們設置了兩個探究方向和一個驗證要求,希望同學們能通過小組的力量,快速去發現出這其中隱藏的數學秘密。
課件出示探究目標:
①算式左邊的加數和圖形有什么關系?
②算式右邊的平方數和圖形有什么關系?
③探究出關系后,再畫出下一組圖形,驗證結論是否正確。
師:看來各小組的同學都已經得出并驗證結論了,現在請小組代表發言匯報。
小組1:我們發現算式左邊的加數就是上面圖形不同顏色的正方形數,比如1+3就是上面第二組圖形一個黃色正方形和三個藍色正方形相加。并且發現第一個算式和第三個算式都是這樣。
小組2:我們的發現和第一小組的基本一致,當我們也發現,除了第一個黃色正方形,其他顏色的正方形都呈一個形狀,就像是一層一層加上去的。
師:這個發現很特別,其他小組是否也有這個發現?
小組3:我們也是這樣認為的,并且我們也通過畫圖去驗證了這個結論。
師:所以算式左邊的加數和圖形有什么關系呢?
生:算式左邊的加數是每個正方形圖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瘙 綈
”形圖中所包含的小正方形個數之和。
師:這個發現太偉大了,那算式右邊的平方數和圖形有什么關系呢?
小組4:就如第二小組所說,等式右邊的平方數就像是上面圖形的層數,比如1+3+5=32我們小組認為“3”就是三層。
師:“三層”怎么理解呢?
生:這個要結合第三個圖形來說,第一層是一個黃色正方形,第二層是藍色正方形,第三層是米色正方形。
師:請孩子們根據四組同學所說的,用手去畫一畫,看看能不能用層來理解左邊的加數和右邊的平方數。
小組5:其實左邊的加數就是每一層的正方形的數量,所以我們去數左邊加數的個數,也能知道層數,然后填出平方數。
師:這孩子的發現太偉大了,請把掌聲送給他。
設計意圖:不干涉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自己去探究與發現,在數與形中來回轉化,從而在腦子里建立數形結合的數學模型。
三、課后反思
1.本堂課應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活動,讓學生借助“形”來直觀感受“數與形”之間的關系,最后達到用“形”來解決“數”的相關問題。本節課我在設計的時候,借助小組建設,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自主與合作、交流與匯報、探究與驗證的策略來探究數形結合,滲透轉化思想,建立數與形的整體模型。
2.不足之處:應該給更多的空間給學生自己去感受,讓學生作為一個觀察員,思考者和踐行者的身份來探究數形思想,給與他們更多的思考空間和時間。
四、提煉升華
數形結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把數與形結合起來解決問題,可以使復雜的問題變得更簡單,抽象的問題變得更直觀,特別是小學生思維的抽象程度還不夠高,經常需要借助直觀模型來幫助理解。因此,在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幫助孩子去經歷“由數到形”和數學是嚴謹又高深的學科,卻也是最日常普及的學科,從孩子拿起第一顆糖,讀出第一個數字開始,所在思維里建立起的數學模型便一生在使用。因此,我們當恪守教育者的本分,去將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反應到孩子們的意識當中去,讓他們經過思維的再加工,培養孩子的數學思想,從而讓孩子們在數學上的能力得到一個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