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瑩 劉春妍
【摘要】? 在信息網絡技 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數學學科的課堂教學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教師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直觀生動,豐富形象,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保留傳統課堂的教學優勢,結合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的優點,取長補短,不斷完善教學過程,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 數學教學 互聯網+ 優勢 教學原則
一、互聯網+教學實施背景
進入21世紀,在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中,信息技術已經進入各行各業。“互聯網+”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深入融合,不斷的推動技術進步,提升各行業的創新發展與生產力。“互聯網+”項目已經成為了一種新形態,一種新的工作理念。教育做為各領域發展與壯大的基礎,是為各個領域培養人才的搖籃,我們更應該當仁不讓,做好領頭羊,要深入貫徹李克強總理所提出的“互聯網+”行動計劃。在教學中,我們也應該注重把傳統教學與互聯網+技術有機結合,改變我們的傳統教學模式,使用新的信息網絡技術,讓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符合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二、“互聯網+”數學教學的優勢
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數學教學已經在各級各類學校中普遍使用,并且成為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首先,對于數學課堂,多媒體課件的普及,讓教師可以通過聲音,圖表,動畫,視頻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們展示函數圖像、圓、相似、全等三角形、立體幾何以及圖形的旋轉等多種變換,彌補了傳統課堂中學生不能直觀地感受到圖形變換的缺點,這樣可以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并激發學習興趣,進而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其次,網絡教育平臺可以結合各院校的優秀教學資源,提供最好的數學教學資源。伴隨著數學學科的發展,還可以隨時針對各個知識點進行補充和更新,給學生更多的新鮮感,接觸更多的新題型,全面地掌握知識體系,在自主選擇的氛圍下,愉快地學習。最后,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進行遠程教學,學生有問題,隨時與老師交流溝通。任何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任何一節數學課,方便又快捷。教師同樣可以實時掌握網絡班級里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許多網絡平臺,如“升學e網通”,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登陸軟件觀看下載網絡課程視頻,進行查缺補漏,復習鞏固老師課堂上講過的知識點,做配套的練習題,更好的突破重難點;還可以提前預學新一節的課程內容,讓新課程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教師還可以建立虛擬班級,學生可以直接在網絡平臺上與老師溝通交流,教師也可以實時通過網絡班級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心理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三、“互聯網+”數學教學原則
利用互聯網+進行數學教學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數學教學時,作為教師,必須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優勢,找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融合到網絡平臺的優勢,完善數學教學的各環節設計,進行資源共享。
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數學教學時,務必要做到貼合實際,符合各年級學生學習特點與心理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課堂參與性,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啟發誘導式教學,制作趣味性數學模型課件(如橢圓的形成過程,立方體的線面關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數學教學時,要避免“一言堂”,要增強互動性,注重個性化教學,注意個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開展個性化教學。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真正做到教與學的互動,營造出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教學環境。
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數學教學時,要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創新性,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觀察、思考、實踐的機會,領會更多的外延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對于新型技術所引發出來的新思想、新理念,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支持,并且鼓勵學生去發現、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
四、“互聯網+”數學課堂教學的不足
當然,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也會有一些不足之處。首先,網絡課堂不能像傳統課堂一樣,面對面授課,這樣學生沒有參與感,更沒有傳統課堂上老師隨時提問的緊張感,而且網絡課堂缺少互動,缺少老師與學生的溝通,缺少小組討論的主動性,導致學習態度也不如在傳統課堂上積極,比較自由散漫。其次,在網絡課堂上,老師不了解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不能根據個別學生學習情況的側重點講解數學知識,導致很多學生有許多數學問題會聽不懂,尤其是一些邏輯性的數學思維方面的知識,晦澀難懂,教師沒有辦法看到學生的神態、了解聽課情況,就沒有辦法掌握第一手資料進行針對性教學。再次,網絡在線學習會使部分自律性欠佳的學生開小差,受網絡環境影響,利用網絡的快捷與全能性打游戲,看視頻。憑借老師無法通過網絡平臺掌握學生的聽課狀態,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活動,從而耽誤了學習。最后,學生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學習、溝通,幾乎所有的社交全部依靠網絡進行,這樣會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聯系與溝通減弱,師生關系淡漠,“親其師,信其道”的信任感下降,很難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五、互聯網+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
為了彌補互聯網+教學與傳統教學的不足之處,我們應該學會揚長避短,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教學中,要根據各自的教學優勢,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例如,我們在講函數性質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在課件中加入精美的圖像,讓我們的數學圖像變化生動形象的展示出來,使學生更直觀地看出圖像的變化情況,更好地理解掌握相關知識點;同時也避免了教師課堂手繪圖像占用教學時間且美觀性不加的弊端,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利用錄課設備將我們的課堂講解攝錄下來放在網絡平臺,以便學生課后可以更好的鞏固知識點。利用網絡平臺的監控系統掌握學生課下的學習情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整理系統反饋出來的學生和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改進。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勇敢去嘗試新鮮事物,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為學生做好榜樣。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來豐富我們的課堂學習,加快信息技術發展,做好軟件的升級與更新,嚴防網絡漏洞,同時也不能放棄傳統教學上的優勢,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優勢互補。例如,我們可以采取一定比例的教學時間分配,讓網絡課堂與傳統教學充分融合,讓我們的數學課堂鮮活起來,形式不再枯燥古板,充分發揮教與學的作用,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都能得到培養和提高,真正使數學教學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新形勢下,我們應該運用好“互聯網+”這一新技術,使我們的數學教學工作變得更加充實、豐富,能有效培養學生數學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讓學生能更好的滿足時代的要求、適應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汪偉.計算機網絡對社會發展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12).
[2]羅增儒,李文銘.數學教學論.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