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佩佩 葉六奇
【摘 要】為了更好地了解當前國內中醫藥服務價格政策的總體現狀,通過以“中醫藥服務價格”為關鍵詞檢索的47份CNKI數據庫文獻以及5676種讀秀中文圖書的方式,從目前國內中醫藥服務價格政策的研究現狀與實行近況、原因等方面對于其研究進展進行歸納,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大多數認為由于醫保報銷范圍過小、中醫藥醫療服務項目少、價格偏低等原因,導致我國中醫藥服務價格定價尚不規范,以此為基礎筆者提出改革中醫藥服務價格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中醫藥;服務價格政策;現狀;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 R197.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08-0088-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8.037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urrent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price policy of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 in China,47 CNKIdatabase documents and 5676 kinds of Chinese books reading show were searched by using"service pr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s the key word.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pricepoli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ce policy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ost of the researchers in the related field think that the coverage of medical insurance reimbursement is too small,and there are few items of medical serv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On the basis of the low price and other reasons,the price pricing of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 is not standardized,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to reform the price of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Service price policy;Situation;Policy recommendations
0 前言
隨著我國公立醫院的醫療深化改革,中醫藥服務項目和價格漸漸得到調整與推動,致力于體現中醫藥技術勞務價值。國家投入政策逐步向中醫藥服務傾斜,確保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有效開展[1],但在政策執行過程中,中醫藥服務出現項目少、價格偏低及醫保報銷范圍過小等問題,本研究意在通過對中醫藥服務價格現狀的歸納總結,找出哪些問題制約著中醫藥服務價格的推進[2],并提出改革中醫藥服務價格的政策建議。
1 醫療服務價格的概念
醫療服務價格是決定醫療服務收入的重要條件,醫療服務收入是公立醫院收入的關鍵來源,是醫療機構補償醫療開支的主要手段。
對醫療服務價格的理解從領域知名專家和一般學者對此的定義兩方面說明。
申俊龍(2013)認為中醫醫療服務價格是依據中醫的理論體系和診療特色,結合具體病種的診療手段, 形成的一套合理的適合于中醫的定價標準[3]。徐愛軍等(2017)認為醫療服務的價格與一般商品不同,價格的形成需經過協議,并非市場競爭而成。醫療機構首先進行標準化的成本核算,完成實際成本匯總報告,再通過財政部門或醫保部門根據當地的實際醫療水平和醫療保險總額制定的一種價格體系[4]。研究者黨海霞等(2013)認為中醫藥服務價格是以中醫藥“簡、便、廉、驗”特性出發,醫療機構對患者提供相應的中醫藥服務項目并進行收費的標準[5]。
縱觀上述專家和學者對醫療服務價格的定義,筆者對中醫藥服務價格的理解是指醫療機構對就診患者接受的醫療服務項目所制定的收費標準。中醫藥服務價格是醫療服務價格下的一個具體分支,中醫藥服務項目包括針灸、拔罐、穴位貼敷療法等。
2 我國中醫藥服務價格的現狀
2.1 中醫藥服務價格的研究現狀
從學者的研究成果來看,大多數認為國內中醫藥服務價格的核心問題是整體收費價格偏低,在中醫價格較西醫價格相比,差距較大,一直處于劣勢地位。翟諾[6](2017)在對廣東省相同病種中西醫服務價格對比分析中,通過選取肱骨干骨折、肩關節脫位、髖關節脫位、高位肛瘺、直腸脫出五個病種,相應地對中西醫服務價格進行比較。得出肱骨干骨折治療,西醫收取1050元,中醫收取150元;肩關節脫位治療,西醫收取1300元,中醫收取115元;髖關節脫位治療,西醫收取1200元,中醫收取115元;高位肛瘺治療,西醫收取1000元,中醫收取400元;直腸脫出治療,西醫收取1500元,中醫收取50元。以上可見在廣東省區域內,中醫藥服務價格相對偏低,中醫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勞動價值未得到真正的公平對待。鄭格琳[7](2014)在北京市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現狀與問題探討中,以針灸為例,目前北京市規定的針刺療法4元/人次,一次針灸的診斷治療是要經過辨證論治、辨經取穴、行針留針等過程,一般約需40分鐘才能完成整個治療,且現在基本使用一次性針具,粗算一次針灸治療的針具費約2元,加上人時、場地等費用,4元一次的針灸收費與實際成本相差太大。根據成本核算組測算,北京市一次針灸的直接成本(人員、材料等成本)約37元、間接成本(房屋、水電、管理等成本)約43元,一次針灸的總成本約80元,是目前4元一次針灸收費價格的20倍。
學者關于目前我國中醫藥服務定價方式的研究發現,中醫藥服務定價正逐步向按病種收費方式改革。
首先《關于印發改革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的通知》(發改價格(2009)2844號)取消了藥品加成,中醫藥服務采取政府指定價與市場調節定價相結合的方式,可按價格高低實行差別定價,一般不能超過15%,但中藥飲片的加價率可適當放寬。繼而,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部《關于開展按病種收費方式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1)674號)提出了按病種收費的中醫藥服務定價方式,以病種為計價單位,以補償醫療服務合理成本為基礎,按病種核算服務成本,制定出病種收費準則[8]。
關于中醫藥服務價格研究方面,學者主要從醫療服務概念、中醫藥服務價格現狀、問題、原因以及建議幾個層次來進行剖析和總結。在以“中醫藥服務價格”為關鍵詞搜索的文獻中,從發表年度上看,主要集中在2011-2018年度期間,說明在這將近8年內,學者們對于中醫藥服務價格的研究更加持續化,但在2011年之前僅有一篇研究文獻,為之甚少,說明中醫藥服務價格研究尚不深入,同時,文獻發表數量中,2011-2017年總體呈增長趨勢,但2018年內僅有一篇關于中醫藥服務價格的發表文獻,合理協議制定中醫藥服務價格。
2.2 中醫藥服務價格的發展現狀
2.2.1 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偏少
2012年國家正式對外發布的《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2012年版)》(“簡稱2012年規范”),規范由綜合、診斷、治療、康復、輔助操作和中醫六大類組成,共分為11大項,9360余個項目,比01和07版增加了4000多項。其中,中醫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分別在綜合醫療服務和中醫醫療服務兩大類中,共計337項[9]。占所有項目比重為3.6%。盡管中醫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在不時的增加和細化,但在2012年規范中,為公眾所熟知的拔罐類項目細化后有價格標準的僅7項,與同時增加的西醫類醫療項目相比,仍顯弱勢。
2.2.2 中醫藥服務項目收費價格偏低
在檢索到的以關鍵詞“中醫服務收費”的數據庫中,學者們都將中醫藥與西藥在診療服務收費方面進行了比較,發現在醫療功效相近的情形下,中醫傳統的診療項目收費標準遠低于西醫診療項目的收費標準。與西藥相比,中醫藥有著“簡、便、驗、廉”的的特征,但過低的定價妨礙了中藥行業的發展。有2/3的中醫服務項目價格偏低,不能填補成本,很多中醫院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只得改換為“中西醫結合醫院”[10]。例如吉喆、申俊龍等(2012)[11]對江蘇省中醫院的調研結果發現,對于中醫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項目,如針灸、推拿、按摩、中醫正骨等的價格過低,知名中醫、名老中醫的診金價格與西醫相比偏低。
2.2.3 中醫藥項目報銷比例各地不一
張曉東[12](2015)對于北京、黑龍江、河北、湖北和寧夏等數家醫院的針法類、中成藥、按摩類等中醫藥項目報銷比例進行了分析及總結。
寧夏醫科大學附屬回醫中醫醫院城鎮職工門診統籌均按照40%報銷;門診大病統籌(指定28個病種)均按照75%報銷。黑龍江中醫藥科學院(黑龍江省中醫醫院)、湖北咸豐縣中醫院門診均不報銷。河北以嶺醫院,作為三級甲等中醫院,城鎮職工門診統籌報銷比例,無論是在職還是退休,都達到了80%,中藥飲片甚至達到了85%。湖北咸豐縣中醫院職工住院報銷比例與職工參保年限長短有關,每年遞增,但也有最高比例限制。
以膏方為例,張曉東的調查顯示,北京中醫院、河北以嶺醫院均不報銷;寧夏醫科大學附屬回醫中醫院的膏方報銷,城鎮職工按照40%報銷,城鄉居民不予以報銷;湖北咸豐縣中醫院的膏方報銷,城鎮職工按照80%報銷,城鄉居民按照85%報銷,新農合500-2000按照65%報銷,2001以上按照75%報銷;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的膏方報銷,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不予以報銷,市農合報銷比例不等。該例說明各地醫保報銷比例紛繁復雜,比例不一。
3 對于中醫藥服務價格政策的建議
3.1 調整中醫藥價格
孫寶強[13](2007)在運用價格杠桿促進中醫藥發展的研究中提出,在醫療服務價格時,應逐漸縮短中醫服務和西醫服務兩者間過大的價差,扶助中醫傳統醫療技術的健康發展。要適當調高展現中醫技藝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項目(如針灸、推拿、按摩、中醫正骨等)的價錢,提升名中醫、名老中醫的診金價格,調動中醫從業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在國務院公布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14]中提出,加大對中醫藥政策的扶持力度,落實當局對中醫藥工作的投入政策,轉變中醫藥價格的形成機制,合理確定中醫醫療服務的收費項目和價格。
3.2 加大對中醫名方和特殊技術的補償
中醫藥是祖國的傳統醫藥瑰寶,深受廣泛醫患群體的歡迎與接受。中醫的很多名方和特殊技術是經過長期的臨床經驗積累而獲得的療效確切的個性化治療方案,是中醫智慧的表現。吉喆,申俊龍[11](2012)提出,國家在制定中醫藥服務定價時,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中醫的勞動與技術價值,影響很多中醫名方、古方的傳承與發展。所以建議在之后的價格制定過程中,應加大對中醫名方和特殊技術的價格補償,特別是要提高協定方、中藥制劑、名醫工作站處方和針灸、推拿、小夾板等特殊技術的服務價格。
3.3 增加中醫藥服務收費項目
中醫藥的核心是辨證論治,診療方式為望、聞、問、切,特點在于簡、便、驗、廉,經千百年實踐被證明效果極佳。然而許多傳統上療效好的中醫藥治療方法或手段并沒有收費項目。2015年4月醫改后,安徽省中醫類醫療服務項目雖有所增加,可是總體上仍然不能滿足中醫藥發展需要。尚莉麗等[15](2017)提出,建議梳理中醫藥醫療服務項目,按照學科、診療類別進行分類,規范定價,使中醫藥醫療服務收費項目完整化、系統化。
3.4 加大中醫政策傾斜,擴大醫保報銷范圍
筆者認為中醫的一些康復治療項目,看似保健項目,實則體現了中醫“治未病”的思想,是上工才治未病,實際上對健康人群和亞健康人群的預防保健方面起作用,保障人民群眾的將來健康,尤其在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方面對降低醫療支出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將中醫“中藥熏洗、辨證施膳指導、中藥煎膏調配”等診療項目納入醫保,同時對于單味使用的中藥材或中藥飲片,國家應給予適當報銷比例。
4 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中醫藥服務價格政策現狀的研究,大多是由于中醫藥服務項目偏少、中醫較西醫收費較低、醫保報銷比例不合理等,探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現有研究的時效性不強,2011年以前對于中醫藥服務價格研究偏少,2012年以后僅有部分研究在闡述中醫項目一直以來存在的問題,并沒有對中醫服務項目及價格情況進行全國性的梳理研究,形成初步直觀的指導方向,無助于為各地調整價格及制定價格提供參考。另一方面,政府對于中醫藥服務價格的制定后,對于各地方的價格政策執行力度不足,缺乏一定的監督管理力度。所以,基于以上研究及文獻資料調研數據,分析整理中醫藥價格的調整、執行情況,從而發現問題并提出自己的建議與思考,使中醫藥價格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具有針對性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黃龍斌.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對中醫醫院的影響——以S省中醫醫院為例[J].西部財會,2019(01):65-68.
[2]趙鳳丹.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服務現狀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6.
[3]馬洪瑤,申俊龍,徐浩.我國中醫醫療服務價格現狀淺析與改革初探[J].江蘇中醫藥,2013,45(08):65-67.
[4]麻云,徐愛軍.中醫醫療服務價格研究進展[J].價格月刊,2017(03):36-40.
[5]黨海霞,圖雅,楊永生等.中醫藥服務價格現狀抽樣調查及調整策略建議[J].中國衛生經濟,2013,32(08):23-25.
[6]翟諾,陳沛軍.廣東省相同病種中西醫服務價格對比分析[J].衛生軟科學2017,31(07):33-35.
[7]鄭格琳,張園,楊永生等.北京市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現狀與問題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2(11):1777-1779.
[8]申俊龍,魏魯霞,袁盼.中醫藥服務定價的理論與方法探討[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5(03):45-47.
[9]國家紀委,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試行2012年版))的通知》.
[10]廖利平,張惠敏,李書欽等.關于深圳市中醫醫療服務與醫療保險償付標準的調查[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05):267-268.
[11]吉喆,申俊龍.中醫醫院中醫藥服務價格現狀分析及政策建議——以江蘇省為例[J].時珍國醫國藥,2012,23(11):2892-2894.
[12]張曉東.聊聊中醫藥報銷那些事兒[J].中醫健康養生,2015(11):24-29.
[13]孫寶強.運用價格杠桿促進中醫藥發展[J].粵港澳市場與價格,2007(09):21-25+48.
[1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國務院關于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26/content_5046678.htm,2016-02-26.
[15]尚莉麗,李萌,葛青.完善中醫藥服務價格體系 促進中醫醫院綜合改革[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2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