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琦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市政工程數量逐漸增多,為人們的生活和出行提供了便利。因此,對市政建設道橋施工的關鍵技術進行分析,并對影響工程建設質量的因素進行有效管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市政建設道橋施工質量,在保障人們出行基本安全的同時,為市政建設事業的發展提供動力。該文主要研究市政建設道橋施工關鍵技術的應用以及質量控制方法。
關鍵詞:市政建設 道橋施工 關鍵技術 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U9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b)-0071-02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市政工程建設的質量越來越重視,在其中也應用了越來越多的新能源和新技術,不僅極大地促進了市政工程建設和維護的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城市化的進程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但是市政建設橋路施工關鍵技術和整體施工質量進行檢測的過程中,依然發現部分問題,需要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共同攜手,為提升市政道橋施工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1 市政建設道橋施工關鍵技術的應用
1.1 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
在市政建設道橋施工中,混凝土技術占有重要的施工地位,其不僅涉及到整個技術流程的基礎性環節,而且一旦質量不過關,會影響施工進度和工程建設質量,也會使樁基的維護和地基的返修等工作量無形加大。具體來講,在對道橋工程中基礎性環節如樁基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選擇具有一定強度的混凝土對其護壁進行澆筑,依據相關建筑標準,護壁的高度至少要比地面高50cm以上,這樣才能有效做好樁基的防水工作。在實際的混凝土澆筑之前,需要施工單位選擇優質的生產商購進原材料,對其進行嚴格檢查的基礎上再確定配比。一般情況下,橋路工程大多涉及水下作業,因此水下澆筑處理也很重要,以防澆筑好的混凝土出現坍塌的問題。在做準備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技術人員對基樁的底部進行有效檢查,防止出現沉渣和滲水的情況,一旦發生問題要緊急處理。
1.2 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的應用
在實際安裝預應力筋之前,施工單位需要對工程建設中所采取的每一個錨具進行有效檢驗,保證其質量過關的同時可以發揮穩定的功效。例如針對粗鋼筋而言,需要檢測其螺母和螺桿的匹配情況,要求技術人員對每一個零件進行擰固處理。而針對斜筋和水平筋出現的不對稱情況,則需要利用水平滑塊和固定鋼筋進行定取,加固鋼筋上的錨固點。規范滑塊的時候選擇臨時支架的模式,在相應位置的墊板上進行定位和固定,然后再跟對應的水平筋一起穿入。在實際穿筋的過程中需要保持水平筋兩頭鋼絲具有相同的長度,以此確定滑塊位置。除此之外,為了防止螺母擰緊過程中出現難度大的問題,需要對水平筋上的螺母進行上緊,從而提升整個鋼筋體的穩固性[1]。
1.3 道橋過渡階段施工技術的應用
首先,有效設置橋頭搭板。現如今,橋頭搭板是處理市政建設中道橋過渡段橋頭跳車故障的最有效的技術類型。通常情況下,為了能夠有效消除沉降差,需要施工單位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選擇與橋路相搭的過渡板,在進行多次測試之后,需要該搭板可以承受高峰時段的車輛數量。
其次,后臺填筑。橋路在經過一段使用期限之后,路面、路基和地基等會出現壓縮變形的情況,繼而就產生了嚴重的橋梁兩端路堤沉降的問題;一旦路基、路面的承載車輛數量或恒載數發生變化,則會使地基產生壓縮變形的情況。在面層填筑的過程中,如果橋面和搭板之間具有相同的厚度和結構,就不會出現任何沉降問題,能夠有效提升橋路工程的使用壽命。
1.4 道橋伸縮縫施工技術的應用
在安裝伸縮縫之前,其出廠時的溫度和實際的溫度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要求技術人員對整組組裝定位的空隙值進行有效確定,保證其誤差能夠在2mm的范圍內,并有效地防止同一縫隙位置上出現正負差值。在實際安裝的過程中,也應該對梁端中心線和伸縮縫的中心線進行重合對接,一旦發現伸縮縫的長度過大,就需要對其進行緊急處理以做到分撥運輸,到現場之后再對接,保證對接的同時,其兩段伸縮縫能夠在同一水平面上,減少縫隙的差值。在進行焊接的時候,也應該用質量高的焊條,先對頂部進行焊接,依次為側面、底面,保證分層焊接,并及時有效地處理焊接時產生的廢渣。
2 對市政建設道橋施工技術進行有效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市政工程的建設質量,對于提升人們生活水平,保障居民出行安全來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對其施工技術進行有效的質量檢測,從施工材料開始,有效審核材料的準入標準,并對施工現場進行定期清理等,可以為施工技術的有效應用提供更為科學有益的條件,繼而為市政建設橋路施工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其次,通過高品質技術的應用,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兩種或兩種以上工程建設的聯系,使各項技術能夠互通和共同,為不同工程技術內容注入新的動力,對于更新技術類型、促進建筑科技發展來說也具有重要的影響。
3 市政建設道橋施工技術當前存在的質量問題
3.1 混凝土質量問題
就目前的市政建設道橋工程來說,鋼筋混凝土和道橋預應力混凝土,其主要結構都是預制裝配混凝土和現澆混凝土,這兩種混凝土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瑕疵。具體來講,加入混凝土的配置和配比不合理,就會造成混凝土強度變低的情況,進而引發嚴重的空洞和漏洞等問題。
3.2 橋梁與路面連接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
當前在市政建設道橋施工過程中,影響其建設質量和日后人們出行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橋梁與路面兩端之間接縫的穩定性起到決定性作用。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橋梁和公路是兩項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有效防止權責不清和技術粘連等情況,會分別進行施工,在工程結尾處再進行匯合和接洽。因此,對于接縫連接位置的處理,一定要恰當,否則在使用或通車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出現嚴重的沉陷問題,不僅嚴重影響市政建設的質量,對人們的出行安全也難以提供有效的保障。具體來講,橋梁和路面在連接中出現的接縫問題,一般都是由于作業面,尤其是壓實機械的作業面太過狹窄,后填土的壓實不到位等問題導致的,在日后車輛運行的過程中,其承載力會大大降低,不僅使路基逐漸沉降和壓縮,甚至在橋梁和路面的結合處也會出現大量裂縫,嚴重影響市政工程建設的質量。
4 市政建設道橋施工關鍵技術質量控制的方法分析
4.1 有效防止道橋鋼筋的腐蝕
就目前來講,造成道橋鋼筋腐蝕的因素有很多,想要對其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又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工作內容,需要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共同維護,綜合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由于施工單位忽視對鋼筋防護的重要意義,并沒有按照圖紙規劃中的實際標準對鋼筋進行涂層設計,在預設環境中將其與大量含有腐蝕性的物質融匯在一起,不僅沒有達防腐的目的,還為其提供了銹蝕的環境。除此之外,部分施工人員在運輸鋼筋的過程中,也沒有對其進行預先的防護和保護,破壞了涂層結構。基于此,想要有效防止鋼筋被銹蝕,需要對其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最基本的就是對鋼筋進行涂層處理,在運輸的過程中對涂層進行有效防護。除此之外,施工單位還可以適當開發電化學防護措施,對橋路已經存在的銹蝕情況進行清理,其基本的工作原理就是讓鋼筋具備一定數量的電子結構,使其無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都能有效避免被銹蝕,從而長期穩定地保持同一狀態。針對一些銹蝕情況比較嚴重的鋼筋來說,則要求技術人員對其進行必要的磨砂處理。在充分考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合理分析橋梁內部鋼筋的含量,適當增加一定的鋼筋數量和結構,并確定當地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等,采取一定的防腐材料對鋼筋進行噴涂[2]。
4.2 合理控制道橋過渡段的均勻沉降
想要有效地防止市政建設道橋過渡段的均勻沉降,首先需要對時間進行優化處理,將軟土地基建設的時間提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提前橋臺地段的施工時間,在精準增加預壓時間的基礎上,防止軟基路堤在施工過后出現沉降的情況。與此同時,在設計完橋臺結構之后,還應該有效確定橋臺和路基的連接位置,用有效的材料對其中的縫隙進行同步填壓。其次,要求施工單位合理設置攪拌樁過渡段,并在其末段與塑料排水板加密區或者是袋裝沙井設置必要的墊層結構,防止過渡變形情況的出現。最后,要求施工單位安裝檢查井,確定井口位置和井底深度,安裝配套的基礎設施,防止井體出現變形的情況。
4.3 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在市政建設道橋施工當中,維護好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質量是最關鍵的,具體來講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控制內容:混凝土強度的升級、混凝土板厚度的加強以及路面施工工序的優化以及路面維護養護工作。首先,為了有效升級混凝土的強度,在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配備合適的混凝土比例,并對原材料和澆筑技術進行有效控制。在實際配比的過程中以提升混凝土強度為主要目標。其次,在控制混凝土板厚度的時候,需要對施工的立模和放樣等標準進行有效測試,保證其平整度和密度等系數。再次,有效優化混凝土施工工序,保證澆筑時間的穩定性,要求施工人員有效減少混凝土暴露在大氣中的時間,提升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同時,在澆筑工序完成之后,需要立即采取覆膜技術對其進行維護和養護。最后,在保養水泥路面接縫的時候,要求技術人員合理清理接縫中的雜物和廢渣等,更換填縫材料,防止積水下滲對路面造成的影響,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路面維護的成本。
5 結語
在對市政建設道橋施工關鍵技術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施工和監理單位應該認識到混凝土技術、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等相關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并對其進行合理科學的質量管控,有效防止道橋鋼筋的腐蝕,合理控制道橋過渡段的均勻沉降,科學管控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質量,提升市政工程道橋建設質量的同時,為人們的出行安全提供基本的物質保障。
參考文獻
[1] 白永峰.市政建設道橋施工關鍵技術的應用及質量控制淺析[J].建材與裝飾,2017(22):243-244.
[2] 趙鑫.探析市政道橋施工關鍵技術的應用及質量控制[J].綠色環保建材,201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