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要:電子商務的發展,為產品銷售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加大了企業物流的成本。通過采取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手段,有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但是在運行過程中面臨一些會計核算的問題。本篇文章基于此,首先簡要介紹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分析其在會計核算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改進會計核算的建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讀者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物流成本;會計核算;成本控制
物流成本在企業經營占比越來越大,因此很有必要對其成本進行控制,通過加強會計核算的方式,能夠明確涉及物流支出的各環節詳細情況,根據相關信息來反映企業真實財務情況和現金流向。企業在財務部門,專門安排一位會計,對企業物流活動所涉及的支出和資金流動進行記錄和監督,最大程度實現物流成本控制。
一、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重要性
為了獲取更大利潤空間,企業通常有兩種策略,即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生產率和產品的附加值,減少人力損耗。另一種是通過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減少原材料的消耗和占用。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又出現了第三種策略,即通過物流成本控制,將與企業利潤息息相關的環節進行調整,由此達到節省成本、增強競爭力的目的[1]。
對于企業而言,加強物流成本會計核算,能夠掌握無效作業的情況,發現物流活動中的一些不合理部分,由此進行優化和調整。采取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能夠對生產的有效、無效運作進行劃分,從根源上優化價值鏈。例如,在產品加工環節,對于不合理產品裝卸和庫存進行調整,促進物流資源利用最大化。
通過物流會計核算,明確企業物流活動中,對于各項資源的使用率和頻次,基于節省成本的目標,展開針對性的管理,以最少的耗損實現最優經濟效益,根本上減少裝卸、存儲的成本。通過成本核算,有效將節省的資金投入到技術改進和生產中,提高企業的競爭水平和經營能力。
二、物流成本會計核算面臨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內容不完整
企業物流產生費用的環節,主要在采購、生產、銷售、退貨以及廢棄五個方面。大部分企業的會計,主要對這幾個方面的花費進行核算,從而忽略了其他物流細節。例如,庫存也是物流管理的一部分,它包括工人裝卸和運輸費用、電費、維修費、折舊費等。這些容易被忽略的成本項目,恰恰是庫存的重要支出。同時,不同行業產生的物流成本也有所差異,在物流管理項目有所側重,若是企業會計核算僅按照常規核算方法,會影響核算的完整性,造成成本控制失效[2]。
(二)會計核算主體不明確
部分企業由于物流會計核算制度不夠明確,對于物流活動中的核算對象界定沒有清晰的標準,因此產生的成本項目也歸到不同的會計賬戶里。這樣的財務設置,不利于會計體系集中管理、記錄和監督。物理成本管理,通常是將銷售、生產、退貨等環節分別建立單獨的核算項目,又缺乏相應的制度支持,各核算項目的信息未能有效整合,使得物流成本控制完整性、效率性難以保證,若是發生問題,為資金流向追查帶來很大的難度。
(三)成本信息收集不完整
物流成本計算通常將對外運輸、倉儲活動的成本計入其中,對于物流信息的記錄和管理較少,增加會計核算的難度。例如,在生產環節,只將工廠至倉庫的運輸成本計為生產成本;采購成本,也只是將材料運輸至指定位置過程產生的成本計入核算范圍;對于庫存成本,僅僅是將成本計為財務成本。這種準確性低的核算方法,隨著企業的物流成本增高,核算項目的成本也隨之增高。對于倉庫耗損,由于沒有明確的信息收集要求,只能將相關支出計算為營業外支出。
此外,企業物流成本計算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特點進行核算,缺乏統一性的標準,對于企業之間的物流成本數據沒有可供對比和參考的數據,不利于會計核算從其他企業汲取有益經驗,改進自身的物流成本核算方式。
三、改進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建議
(一)構建科學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體系
針對物流成本核算內容不完整、核算主體不明確的情況,通過構建覆蓋面更廣,有清晰制度和流程指導的會計核算體系。有效劃分成本支出的項目,有效整合各項成本信息,更適應企業的行業性質和經營特點,滿足復雜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需求,保證核算的完整性、真實性。
1.建立覆蓋面廣的會計核算機制
以完整、詳細的工作機制,明確指出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標準流程,為會計人員提供清晰的制度指導,實現核算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為了保證這項制度有效實行,建立崗位責任制,合理劃分各崗位的責任,將工作人員的職能與擔負責任相聯系,在出現問題后能夠找出責任主體。為了防止財會人員違法違規操作,建立監督責任制,強化財務部門領導的監督和管理責任意識,對于下屬操作錯誤,承擔連帶責任。同時借助這一工作機制,及時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饋,嚴格落實各項核算工作,避免企業貪污和浪費現象,最大程度控制企業成本[3]。
2.設置物流成本核算機構
各個企業對于物流有不同的需要,需根據自身的特點設置物流成本核算機構,通過安排相應人數的專職會計,進行獨立且專業化核算,為物流活動管理提供規范化的環境基礎。同時,基于專門的核算機構設置獨立核算項目,確保整個核算工作更加全面、集中,直觀化地將核算項目羅列清楚,為決策者提供參考依據。
核算機構實施步驟如下:(1)基于企業的物流活動,劃分二級核算項目,如采購、生產、售后等項目,生成相應會計科目和賬目;(2)基于二級核算項目,得出核算活動的支出明細,以此作為會計憑證;(3)根據會計賬目,反映出經濟業務信息。
3.合理選取會計核算模式
不同企業有不同的物流需求,對于會計核算模式也需要集合自身的特點考慮,對于規模小、業務量小,且會計電算化水平較低的企業而言,適宜采用二級物流成本核算,這種模式的管理成本低,方便財會人員上手,能夠靈活應對各種核算情況。對于公司規模大,產生較大的業務資金量的企業,可運用會計軟件或專門開發ERP系統,采用雙軌制會計核算模式。這種核算模式,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賬簿,為管理層、財會人員提供更豐富的物流成本信息,有利于細節部分的成本控制,提高決策的準確性。但是這一方法的投入成本過高,只適用于有一定資金承受能力的企業。若是企業已采用作業成本法的核算模式,那么建議采用單軌與雙軌制,這一方法支持從物流成本信息提取有益信息,輔助會計核算工作。因此,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合理選取會計核算模式,確保各項工作更準確、便捷,實現物流管理效益最大化。
(二)細化物流成本核算項目
采用作業成本法,能夠對物流成本信息中進行整理和分類,根據不同環節的產生的物流費用,設置預算線和帕累托最優原則,將各環節預算分配進相應項目,分塊化的管理能夠幫助財會人員明確資金來源和取向,通過它反映物流活動的發生內容以及成本信息?;诖?,將物流成本信息向企業反饋從而獲得正確判斷和決策,有效監督物流成本控制,杜絕操作漏洞等問題。
根據物流活動的性質,制定相應的單位成本標準,預測核算項目的支出情況,利用科學的計算方法,預估企業在不同階段、層面的物流成本情況。通過實際單位成本與標準比較,若是前者低于后者,則表明當前物流成本控制效率更低,很好地適應當前物流實際情況。
(三)創新會計核算方法
由于經營環境發生變化,物流活動也隨之改變,常規的會計核算方法不能應對新的情況,那么需要創新原有的核算方法,以此保證獲取的成本信息數據準確性。例如,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配合會計軟件,提高成本分析的效率,節約企業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為了避免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體系運行混亂,在分項目的基礎上構建統一的總賬類科目,然后根據核算需求考慮是否下設一級核算賬戶。通過這樣的設置,清晰反映從生產到銷售環節的物流費用,然后將核算得到的信息計入相應明細科目。按照一定核算周期(年、月、周)賬目信息,結合企業在周期內的經營情況,適當調整現金流量,確保資源有效利用。
四、結論
綜合上述,不同企業對于物流需求也有所差異,需要根據自身實際經營情況和行業特點,構建科學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體系,細化物流成本核算項目,最大程度降低生產、銷售等環節的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吳其圓.企業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問題探究[J].中國商論,2018 (28):111-112.
[2]羅揚樺.物流企業成本會計核算現存問題與對策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 (15):260.
[3]馮莉.企業的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8 (1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