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
摘要:診斷相關分組(DRGs)是一個病例組合管理工具,為醫院績效管理提供了一種可信、客觀的評價方法。本文首先對DRGs的內涵、外延以及應用現狀進行闡述,然后對DRGs在醫院績效管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醫院績效管理;DRGs;應用效果
現代醫院管理的績效管理是一種管理雙方就目標實現問題達成共識,同時由管理者積極協助員工成功達到管理目標的一種管理方法。現代醫院管理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管理,而是一個有序的復雜的管理活動過程。DRGs以出院診斷為基礎,對患者疾病的復雜程度和嚴重程度、治療方式、個體差異以及出院轉歸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對病例進行分類組合,近年來在我國眾多醫院的管理體系中獲得應用。
一、DRGs概述
DRGs主要是根據國際疾病分類標準,以疾病診斷或者疾病操作作為主要依據,對病例的個體特征進行充分的考慮,如病例個人的性別、年齡、文化水平、主要疾病、伴隨病、并發癥以及出院狀況等進行分類分組的病例組合方式。DRGs形成之初并非是應用在醫院績效管理中,而是在醫療保險支付中應用,后來隨著它的進一步發展成熟,逐漸在醫院之間評估、人力資源管理、醫院內部質量控制、成本管理、績效分配等方面得到應用[1]。需要注意的是,DRGs并不是針對疾病的種類進行的分類,其應用的出發點在于疾病以及其他約束條件下的費用特性,因此,組建差異性和組內同質性十分明顯,其良好的聚類性使得醫院的管理成本很大程度的降低。
二、DRGs在醫院績效管理中的應用模式
DRGs在醫院績效管理的應用中,主要包括DRGs組數、DRGs總權重、病例組合指數值、時間效率指數、費用效率指數、低風險組死亡率這六個核心評價指標。根據各個核心指標的定義,將上述6個指標分別歸入到以下3個評價維度,即醫療服務產出、醫療服務質量以及醫療服務效率。
(一)醫療服務產出指標
也可以將其稱之為醫療能力指標,它包括的核心評價指標有DRGs總權重、DRGs組數、病例組合指數。其中DRGs總權重=∑(醫院各DRG權重×該DRG的病例數)=醫院DRG權重×醫院DRG的病例數。DRGs總權重與以往我們所說的出院病人數存在較大的一定的差異,這個指標主要是利用DRG風險調整后的服務產出量,以此來對醫院的醫療服務量進行反映,DRGs總權重的數值越大,就可以說明醫院的服務能力越大;DRGs組數主要是用來反映收治病例類型覆蓋范圍,其組數越多,則醫院收治病例類型覆蓋范圍越廣;病例組合指數主要反映收治病例的技術難度水平,其計算方法= ∑(某DRG權重×該DRG的病例數)/全體病例數,病例組合指數的數值與月收治的病例類型有關[2]。
(二)醫療服務效率指標
它主要通過對治療同類疾病住院時間長短和醫療費用高低的計算來進行反映,它包括的核心評價指標有時間和費用消耗指數。其中時間消耗指數=∑[(評價醫院某DRG的平均住院時間/全市該DRG的平均住院時間)×該科室該DRG的病例數]/全體病例數;如果其指數數值等于1,則表明醫院時間與平均水平相當,如果大于1,則說明醫院時間低于平均水平,如果小于1,則說明醫院時間高于平均水平。費用消耗指數=∑[(評價醫院某DRG平均住院費用/全市該DRG的平均住院費用)×該科室該DRG的總病例數]/全體病例數。如果指數數值等于1,則表明醫院費用與平均水平相當,如果大于1,則說明醫院費用低于平均水平,如果小于1,則說明醫院費用高于平均水平。
(三)醫療服務質量指標
包括低風險組死亡率這一指標來表現。具體就是通過利用各DRGs病例的住院死亡率,然后對DRG的死亡風險進行評定和等級劃分。醫院住院服務的安全和質量主要是采用中低風險組和低風險組來進行度量的,其原理為,如果根據病例的風險等級來看,其并不是比較嚴重的,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病例死亡,這種情況則提示患者死亡在很大程度上并非疾病自身的原因,而更多的是因為臨床過程中存在問題。
(四)醫院績效管理中的DRGs應用促進措施
近年來,很多醫院內部成立了DRGs管理小組,以此實現對醫院績效的管理[3]。DRGs管理需要臨床一線醫生的參與,但由于DRGs管理的內容較為復雜,因此很多醫生出現一定程度的抵觸情緒。為此,應當對DRGs的相關內容進行精心選擇,然后在醫院內容組織開展系列培訓活動,邀請專家就相關內容進行講解,使醫生可以更深入的理解這種管理模式。同時在各科室內部組織學習DRGs的活動,重點對DRGs評價的結果進行展示,同時組織舉辦DRGs知識競答等活動,進而使醫院的醫務人員可以對DRGs的基本概念以及管理理念進行深入的理解,進而對DRGs產生認可。
三、DRGs在醫院績效管理應用中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
(一)DRGs在醫院績效管理應用中的優勢
其一,管理思想科學客觀,技術方法成熟。在醫院績效管理中采用DRGs管理思想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主要是因為這種管理思想較為科學和客觀,其管理和評價結果相對更為公平合理,同時其應用過程中,相關的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也比較成熟,醫院管理者可以根據本地區DRGs指標的標桿值以及平均水平,進而找到醫院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更好的引導醫院向好的方向發展[4]。其二,融合性好。DRGs不僅可以單獨作為住院醫療服務能力以及服務效率的評價指標,同時也可以作為核心指標,在醫院的績效考核和評價中得以應用,因此具有較好的融合性。其三,促進公益性評價的發展。當前醫療改革要求三級醫院重新承擔公立醫院公益性的責任,采用DRGs可以對三級醫院的技術水平、服務能力以及醫療質量的評價提供技術平臺,進而使醫院可以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其四,應用廣泛和靈活,在醫院的管理中可以充分發揮其價值。如進行醫院內部績效管理、專科發展評價、主診醫師團隊服務量、醫療質量的考核等,可以幫助管理者發現臨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認識到自身與其他醫院的不足,進而有針對性的對自身進行循序漸進的改善。
(二)當前DRGs在醫院績效管理應用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一,編碼和信息技術的現狀與相關的標準要求間還存在差距,DRGs技術對相關的診療編碼及時具有較高的要求,強調診療編碼技術的系統化以及標準化,同時還需要對其醫療信息系統的相關內容進行不斷的完善,因此醫院仍需要圍繞DRGs技術的應用進行信息化建設。其二,數據信息準確性與現實的要求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病例分組的質量和DRGs評價的客觀性直接受到ICD標準診斷名稱、病例數據準確性、手術操作、合并癥與伴隨癥等填報資料準確性的直接影響,因此醫院需要尤為重視病例數據信息的準確性[5]。其三,地域范圍的限制。不同地區的醫療服務價格政策存在差異,其應用范圍存在較大的限制。
四、結論
在醫院績效管理中DRGs的應用雖然當前仍然存在較大的不足,但是與傳統的統計指標評價方法相比,這種方法的優越性是毋庸置疑的,其評價結果更為科學客觀。近年來,DRGs的應用優勢逐漸被各個醫院所了解和認可,在醫療改革進一步深化發展的背景下,醫院的績效管理也將要隨之進行一定的調整和完善,DRGs可以適應這一變化,科學客觀的考評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工作量,進而可有效的對醫院的日常工作進行管理。另外在醫院的付費政策上,DRGs也有較大的用處,并且它還可以客觀的評價醫院的醫療服務效率、醫療服務能力、醫療服務質量等,因此我們應當對其有效應用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參考文獻:
[1]楊莉.DRGs應用于醫院績效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醫學教育管理,2017 (5).
[2]嚴少彪,宋萍,李準,et al.DRGs在重慶某三甲醫院住院績效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管理,2017 (05):36-40.
[3]李舒丹,陳陽,江婷,et al.DRGs應用于醫院內部績效管理的述評與思考[J].衛生經濟研究,2017 (5).
[4]王海燕.DRGs評價指標在醫療績效管理體系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 (12).
[5]張旭毅,陳金宏,劉海峰,et al.淺談DRGs在醫療服務績效管理中的應用及思考[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6,11 (9):89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