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婷婷
摘 ? ?要: 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時代的變遷,評估標準必須跟隨人的心理、管理水平、教育形式的變化而不斷修正和更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研究一直在進行,本文擬根據目前出現的一些不足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高職院校 ? ?思想政治教育 ? ?評估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才者,德之資;德者,才之帥”。優良的道德品格是一代新人全面發展的底色。在全國教育工作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培養人的問題時提出:要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展,關系到學校如何改進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評估體系發現一些問題,比如評估體系不完善、評估標準與時代稍顯不符、評估標準不夠科學等。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一定社會所要求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①。高職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沒成熟;思想道德規范沒有內化為外在的行為模式。本文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指政治理論的學習,還包括學生的品德修養、行為習慣的養成、思想觀念的更新。
二、一些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存在不足
我國高職院校已經基本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但是,在一些院校仍存在問題。以下,分別從評估主體、評估標準、評估時效、評估內容等方面進行闡述。
(一)評估主體欠明確
評估主體的確定在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中,評估主體為班主任、學生工作處、團委,學生工作處會制定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表格、規則,以學生在課堂內外的活動中表現進行評分,如果表現較好,就會有相對比較高的思想政治評估分數。這帶來的問題是,學生不論在同學中間思想政治表現如何,只需在老師面前表現較好,即可獲得較高評價,沒有實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標。因此,即使學生獲得的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分較高,也不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好,實際結果與評估結果之間存在差距,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狀況。
(二)評估標準欠科學
有學者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檢驗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唯一標準②。是否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歷史進步,是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客觀標準③,是否有利于人的素質的提高,人的潛能的發揮,人的全面發展,也是檢驗思想政治教育成敗的一個根本標準④。這些標準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雖然實踐的確是教育效果的唯一標準,但是在校園生活中,這樣的標準是否科學合理缺乏有效的討論和驗證,盡管操作性較強,但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標準細化為某一次愛國行為,或者某一次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可能會讓評估標準流于形式,難以從根本上了解學生的真實思想政治教育狀況,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準確性會減弱。
(三)評估時效欠準確
一個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從小開始的,而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原有的思想政治信念的基礎成為未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調。不同的年齡階段擁有不同的思想、心理、行為特點,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應該體現時效性。在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評估中,評估時間為在校期間的五年時間。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狀況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表現出來,現行的評估體系缺乏對結果的二次校正⑤。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是一個反復的過程,會出現犯過的錯誤還會犯的現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會在接受教育的當時立刻呈現出結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會在多年以后產生,學生心智成熟后,效果越來越好。因此,現行的評估體系只有實時評價,缺乏后期跟蹤,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應該以一個比較長的時間維度作為標準,而不僅僅是在校期間。
(四)評估內容較陳舊
網絡時代已經到來,過去的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內容顯得陳舊,一些傳統價值取向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平等觀念深入人心,學生的權利意識空前,諸多新的價值觀念、表達方式被融入現代學生的行為方式中,傳統的價值觀念被賦予新的形式,仔細挖掘這些價值的內核,與傳統價值觀念并無二致。因此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內容應該與時俱進,符合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特點,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內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評估不是停留在過去的語境中。
三、我國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改進
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經過上文的分析和歸納,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存在一些問題,只有把握好各類問題的平衡才能真正達到評估的效果。
(一)擴大評估主體的范圍
評估主體以什么樣的角色出現在評估客體面前,這關系到評估主體功能的發揮,在眾多研究中,有人把評估主體定位于教育行政部門實施的監督者和管理者的角色,有人把評估主體定位于對評估客體業務指導者的角色⑥。前文提到,高職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主體一般有學生工作部門和班主任,將評估主體僅僅定位于教育行政部門,可能導致學生思想政治表現的兩面派,即在老師面前行為習慣良好,但在學生中是另外一種表現,結果思想政治教育評價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本來面貌。而選擇合適的評估主體,要設定一定的標準,根據評估的客觀要求選擇評估主體⑦。因此,筆者建議在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中加入學生互評環節,形成互相監督,互相評價的激勵監督機制,讓學生內在形成一種自我約束的本能,進而養成自我約束的行為習慣。
(二)明確評估標準
確定科學合理的評估標準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評估的基礎,如果評估標準不科學,勢必難以得出真實的結論。因此,評估標準應該做到切合實際,避免流于形式;實現軟著陸,避免過多硬性標準,這既是教育評估的要求,又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評估標準還應符合時代精神,即要與時代發展的主題相對應,把握時特征,體現時代性⑧。如今一些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標準中多半是把出勤率、入黨率、好人好事等統計結果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比較與評估的標準,這樣的評估標準經驗性多于科學性。評估標準應該兼具實操性與科學性,制定符合時代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內核的評估標準。
(三)延長評估時效
參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評估的原則,不僅要對某一學段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而且要預測教學效果可能的變化與發展趨勢。因此,在高校思政課實效性實效性評估體系的構建過程中,一方面要堅持以開放的態度,及時將新的內容納入評估范圍,另一方面要堅持評估的發展性,使得評估的導向、激勵和預測功能得以發揮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就其效果而言,既有顯性效果,又有隱性效果,既有直接效果,又有間接效果,對其評價評估不能光看直接、顯性效果。不能因為做了工作,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就予以否定⑩。如前文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育成果不會在短時間內展現出來,如果要把時間因素作為評估的考量因素,就需要把學生每個階段、每個時間節點的評價成績放到一個較長時間軸上考量。
(四)更新評估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的動態發展,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指標體系的不斷變化發展。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動態發展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注重某些新因素產生的新影響、帶來的新問題,出現哪些新趨勢等問題。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逐漸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媒介,并對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有一定的影響作用{11}。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內容陳舊是多數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問題,這就需要制定評估內容的主體能夠與時俱進,改變觀念,更新評估內容,加強網絡的聯動作用,使用最新評估形式,在評估內容里面增加時代因素,體現時代價值。
總而言之,時代的變化必然導致人的價值觀念的改變,而評估本身就在解決客體與主體的關系問題,誰來評估、怎么評估、何時評估都關系到評估結果的質量,從評估主體、評估標準、評估時效、評估內容等領域進行分析,尋求更完善的思想政教育評估體系。
注釋:
①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②張耀燦,主編.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2.
③④張耀燦,陳萬柏,主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30,231.
⑤彭六生.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存在的問題及科學地構建評估體系[J].企業家天地,2011(6):99.
⑥陳炳,姚會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6(3):30.
⑦⑧張慧.論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評估的問題及對策[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8(2):210,210.
⑨李雅興,韓賢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評估體系構建研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4,26(9):53.
⑩王學燕,胡椿.淺談思想政治教育評估及誤區[J].河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1).
{11}劉倩.思想政治教育評估指標體系研究的困境與出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