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笑冬



摘 要:泰語和漢語一樣都是聲調語言,但是泰國學生習得漢語聲調的情況并不十分理想。本文以“南開大學桌上語音工作室”為工具,運用聲調格局的思想,擬通過實驗手段和數據分析的方法,為泰國學生習得漢語靜態聲調的情況提供更多的實證。
關鍵詞:泰國學生;漢語;聲調;習得
一、引言
聲調在現代漢語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漢語屬于有聲調的語言,聲調的改變,也會使意義發生變化,比如:媽、麻、馬、罵,不同的聲調,代表不同的字形及意義。對于外國人,尤其是印歐語系的人來說,聲調是其學習漢語中最困難的部分,如果外國學生的聲調學得不到位,那么漢語語音就很難達到地道的效果,甚至產生語言交際上的問題。
泰語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和漢語一樣,也屬于有聲調的語言,聲調區別意義,但是泰語的聲調,在調型、調值、調類等方面和漢語聲調有同有異,這給泰國學生學習漢語既帶來了一定的便利,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本文中的泰國漢語專業學生為泰國孔敬大學人文學院漢語專業大三的學生,學習漢語兩年半的時間,屬于漢語中、高級水平。泰語聲調對其學習漢語聲調的習得必然會產生影響,因此,本文采用實驗語音學的方法,運用聲學數據對泰國漢語專業學生習得漢語的靜態聲調進行了研究,找出泰國漢語專業學生習得漢語靜態聲調的特點,并提出有說服力的解釋,以期對泰國漢語專業學生的漢語教學提供幫助。
二、實驗說明
(一)實驗對象
發音人一共6名泰國漢語專業學生,三男三女,均為18到22歲之間,在孔敬大學人文學院學習漢語專業,學習漢語兩年半時間。6名泰國漢語專業學生均來自泰國孔敬府,位于泰國的東北部,地域相對統一,沒有母語方言差別。
(二)實驗語料
本實驗的實驗語料按照聲調分為四類,每類包括十個字。實驗語料為:
陰平:多、搭、鍋、彎、街、巴、包、書、突、朱
陽平:奪、達、國、完、結、拔、薄、熟、圖、竹
上聲:朵、打、裹、晚、姐、把、寶、屬、吐、煮
去聲:剁、大、過、萬、借、爸、報、樹、兔、注
(三)實驗過程
在孔敬大學人文學院辦公樓六樓的安靜辦公室內,用Quick Time Player錄音,并使用Cool Edit Pro轉換為11025Hz,單聲道,16位的文件。要求發音人事先熟悉實驗材料用字,然后以自然狀態平穩語速朗讀,每個實驗字朗讀三遍,共得到6*40*3=720個樣本。
(四)實驗結果
使用南開大學桌上語音工作室(Mini Speech Lab)對720個樣本進行分析,得出音高相關數據,然后利用Excel作圖。圖一、圖二分別為泰國漢語專業男、女學生習得的漢語聲調格局圖。
我們將泰國漢語專業學生習得的漢語聲調情況總結如下表一。
將泰國漢語專業學生習得的漢語聲調與普通話的聲調進行對比,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泰國漢語專業男學生還是女學生,他們習得的漢語聲調的調型與普通話的調型基本一致,只是調值有些差異,另外女生的調值要比男生的調值稍低。
三、分析討論
通過上面的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對于泰國漢語專業學生,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們所說的漢語聲調情況和普通話作比較,都有一些差異性,不是很令人滿意。下面,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泰語是泰國的官方語言,和漢語一樣,泰語也是聲調語言,聲調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和漢語不同的是,泰語具有五個聲調,且調型和調值與漢語有同有異。考慮到被測學生的母語是泰語,因此,筆者打算從母語——泰語對學生的影響入手來尋找其中的原因。
(一)普通話陰平、泰國漢語專業學生陰平和泰語平聲的比較
將普通話陰平、泰國漢語專業學生陰平和泰語平聲的調值數據作圖,得出如圖三所示的陰平比較聲調格局圖。
由圖三可知:泰語的平聲聲調調型和普通話的陰平調型基本一致,只是調值比普通話要低很多。泰國漢語專業學生習得的漢語陰平聲調與普通話的陰平和泰語的平聲聲調調型基本一致,調值介于二者之間。所以,泰國漢語專業學生在發陰平時,調型和普通話基本一致,但受泰語平聲調的低調值的影響,使得泰國漢語專業學生在習得漢語陰平聲調時的調值普遍偏低,始終達不到【55】。
(二)普通話陽平、泰國漢語專業學生陽平和泰語升調的比較
將普通話陽平、泰國漢語專業學生陽平和泰語升調的調值數據作圖,得出如圖四所示的陰平比較聲調格局圖。
在泰語中,有兩個聲調是屬于上升的聲調,其調型基本一致,但是調值差別比較大,一個接近于【45】,另一個接近于【14】,由圖四可知:泰國漢語專業學生習得的漢語陽平聲調調型和普通話基本一致,但是調值有很大不同,即不同于普通話,和其母語泰語的調值差別也比較大。筆者認為,此種現象的產生和其母語泰語有兩個上升的聲調有關,在學習過程中,因其母語的影響,使得他們對于漢語陽平的發音調值產生迷惑,始終不能達到【35】。
(三)普通話上聲、泰國漢語專業學生上聲和泰語降調的比較
將普通話上聲、泰國漢語專業學生上聲和泰語升調的調值數據作圖,得出如圖五所示的陰平比較聲調格局圖。
在泰語的五個聲調中,沒有漢語普通話上聲這個聲調,只有【21】這個降調和漢語普通話的上聲【214】比較接近,因此,本文將泰語的【21】降調和漢語普通話的上聲進行對比。由圖五可知,泰國漢語專業學生習得的上聲聲調調型和普通話的調型基本一致,但是,整體的調值比較低,且上升的拐點較之普通話也要靠后一點。
(四)普通話去聲、泰國漢語專業學生去聲和泰語降調的比較
將普通話去聲、泰國漢語專業學生去聲和泰語升調的調值數據作圖,得出如圖六所示的陰平比較聲調格局圖。
由圖六可知:泰語的降調【41】和普通話的去聲【51】調型基本一致,調值稍低,但是泰國漢語專業學生習得的去聲和普通話的去聲調型和調值基本一致,是四個聲調中,習得效果最好的一個聲調,其中就有泰語降調的影響,對其產生了正遷移,是二語習得中應該積極利用的
方面。
四、總結與反思
(一)結論
由前文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出泰國漢語專業學生漢語靜態聲調習得的一些特點:
陰平:泰國漢語專業學生在發陰平時,調型和普通話基本一致,但受泰語平聲調的低調值的影響,使得泰國漢語專業學生在習得漢語陰平聲調時的調值普遍偏低,始終達不到【55】。
陽平:泰國漢語專業學生所發的陽平基本是升調,和普通話的調型基本一致,但是總體又受到泰語升調的影響。
上聲:泰國漢語專業學生習得的上聲聲調調型和普通話的調型基本一致,但是,整體的調值比較低,且上升的拐點較之普通話也要靠后一點。
去聲:泰國漢語專業學生習得的去聲聲調和普通話的去聲聲調的調型和調值基本一致,是四個聲調中習得效果最好的一個。
綜上所述,泰國漢語專業學生在習得漢語聲調時的發音偏誤主要在于調值而不是調型。受泰語聲調格局較普通話窄的影響,使得泰國漢語專業學生習得的漢語聲調并不十分理想。
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泰國漢語專業學生應該要抓住其母語泰語為聲調語言的有利點,擴大母語對于二語習得的正遷移,克服泰語聲調格局窄且調值較低的負遷移。
(二)本文的不足
本文只初步探討了泰國漢語專業學生漢語靜態聲調習得的情況,沒有提出相應的教學措施及學習策略,且被試人數較少,沒有考慮其在語流中(動態聲調)的情況。
參考文獻:
[1]石峰.語音格局—語音學與音系學的交匯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2]石峰.實驗音系學探索[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吳宗濟,林茂燦.實驗語音學概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4]廖宇夫.基礎泰語(1)[M].廣東.世界圖書出版社,2011.
[5]祖曉梅.跨文化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
[6]黃伯榮,廖旭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阮氏發.越南語聲調與越南學生習得漢語單字調的實驗分析[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