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婷
摘 要:中職學生寫作能力是學生要具備的基礎能力之一。從當前中職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來看,學生普遍不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本文簡單闡述了培養中職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性,主要分析了影響培養中職學生寫作能力的主要因素,重點討論了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職 語文教學 寫作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2
引言
中職學生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文學底蘊,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寫作能力是中職學生要具備的基礎語文能力之一。從當前中職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來看,學生普遍不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要培養中職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就要培養中職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培養中職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性
1.促進社會發展
語言文字是人與人交往以及信息傳遞的主要媒介。而寫作則是語言文字的主要表現形式。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無論是規章制度的建設與執行,或者是社會道德教化的宣傳與踐行,還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與先進科學技術的傳播,都離不開寫作。可以說,寫作與社會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較強的寫作能力可以幫助學生適應社會;具有較強能力的學生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但是,由于中職教育缺乏相對完善的體系,使得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不到培養,所以學生不容易適應社會,也不利于社會的發展。由此,我們可以得知,要促進社會發展,就要加強中職語文教育,培養中職學生的寫作能力。
2.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由于寫作本身具有綜合性、實踐性以及創造性的特點,所以需要學生發展各方面的素質。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寫作的過程就是充分應用所學的語文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學生在寫作時,會發揮多方面的智能,對寫作主題進行思考、分析與研究;會更加深入地探索事物的本質與事物之家的內在聯系。通過寫作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構建能力與綜合應用能力,也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
上文提到,“寫作能力是中職學生要具備的基礎語文能力之一。”當中職學生具備了較強的寫作能力,會在人際交往中和他人展開有效溝通;會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與觀點;并會轉化與推廣自己對語文的研究,從而增強對自我的肯定。而且,寫作能力強的學生會主動從事寫作方面的工作,甚至是以寫作作為本職職業,如文學作品創作、新媒體運營、文秘、職業撰稿等,立足社會,從而實現自我價值。
二、影響培養中職學生寫作能力的主要因素
1.學生寫作基礎薄弱
中職學校招生對象主要是初中畢業生、高中畢業生以及同等學歷者。由于這些學生在進入中職學校學習之前接受的教育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學生的寫作水平參差不齊。而且,這些學生選擇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習能力差,并未達到其他學校的準入要求。因此,學生很難理解并掌握相對抽象的語文知識與相應的寫作技巧。此外,一些中職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過多地強調對文學作品的分析與理解,而忽視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的寫作基礎薄弱。
2.寫作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
從當前中職學生寫作課程設置來看,寫作課程設置普遍缺少合理性。多數中職學校安排了較多的語文閱讀教學課程與語文試卷講評課程,而對寫作課程設置的重視不足。即使有學校認識到了寫作課程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少針對性的寫作教學計劃,所以沒能充分發揮寫作教學的功能與作用。此外,一些教師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側重于對寫作技巧的教學,而忽視了對基礎寫作方法的教學,從而導致了學生的寫作內容“華而不實”。
3.缺少多元化寫作教學方法
現階段,中職學生寫作能力的主要教學模式為“傳遞——接受”式教學模式,即傳統教學模式。在此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運用講授法開展寫作教學,從而導致缺少多元化的寫作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多數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過程中,并未幫助學生解決“寫什么”、“怎么寫”的問題。這就造成了學生并不會將思維形成的內部語言轉換成口頭表述的外部語言,從而形成書面語言。而且,教師在寫作講評過程中,也并未體現寫作信息反饋,沒有向學生提出建設性的寫作意見。
4.寫作內容陳舊
在實際寫作教學中,教師主要利用教材內容進行寫作教學。由于中職語文教材中經典文學類文本較多,且現代文學類文本內容較少,所以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往往會以教材上經典文學類文本的部分內容作為寫作素材。而且,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過程中,并未充分融入時事熱點內容,也沒有對實用性較強的應用類文本做相應的寫作訓練。這就使得學生寫作內容陳舊,缺乏時代性。
三、培養中職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1.堅持以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為基本教學原則
要有效培養中職學生寫作能力,需要堅持以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為基本教學原則。以發展學生的創新與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為核心,將整體寫作教學分為基礎訓練階段、單項訓練階段以及綜合訓練階段,并做六步訓練:口頭表達訓練、句子仿寫與創作訓練、片段寫作訓練、觀察想象作文訓練、命題篇章寫作訓練、全面達標綜合訓練;將每一節寫作教學課堂分為思維階段、書面表達階段以及教師點評階段,并做六步分解教學:審題立意、選材構思、口述表達、述后起草、寫作評議、修改定稿,逐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2.合理設置寫作課程
要有效培養中職學生寫作能力,需要合理設置寫作課程。教師可將文字教學課程、朗讀教學課程、閱讀教學課程與寫作課程進行有機結合,在加強學生文學作品鑒賞能力、豐富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此外,教師可針對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書、事務文書以及行政文書等不同的文體形式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確保每一種文體形式的寫作都能得到訓練。另外,教師可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學習并掌握基礎的寫作手法與表現手法,并認識寫作手法與表現手法的實際應用,從而建立學生對文本結構的認識。
3.優化寫作教學模式
要想有效培養中職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優化寫作教學模式。其一,可采取“大語文育”寫作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從生活中、閱讀材料中以及語言表達中積累寫作素材,注重真實表達,訓練學生的寫作思路,堅持學生自我批改與教師集體批改,講求寫作序列。其二,可采取螺旋式上升訓練寫作教學模式,對學生依次進行整體背景下的單項寫作訓練、構成整體的單項寫作訓練、較高級階段的整體寫作訓練,完成從低級結構到高級結構的訓練過程。其三,可采取“悟仿式”寫作教學模式,此模式下,教師重新篩選并歸類教材,在教材中尋找符合寫作訓練的范文,經常進行“下水仿寫”,建立自己的文庫,搜集歷屆學生的優秀寫作,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其四,可采取微格訓練寫作教學模式,將寫作知識系統分為若干個有機部分,每一部分為一個微格,一微格一微格開展教學,如將寫作材料分為收集材料、選擇材料、用好材料,先教學生如何收集材料,再教學生如何根據選擇材料,最后教學生如何使用材料。
4.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要有效培養中職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在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討論生活中的常見事物以及自己的看法與感受,讓學生思考如何使用確切的語言文字對其進行表述,并要求學生將思考的結果錄入自己的素材庫當中。教師也可通過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接觸并感知社會,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認識社會中的新事物與新現象,從而實現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目的。例如,在歷史文化主題寫作中,教師可帶領學生參觀學校所在區域的博物館、歷史古跡等,要求學生就地域歷史文化的變遷寫一篇議論文或者要求學生就博物館或者歷史古跡寫一篇說明文。教師還可通過組織自然觀察活動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的變化,讓學生對所觀察到的景象與自己的體會進行描述,并將描述內容記錄下來,使之成為自己的寫作素材。
結語
從以上論述中可知,培養中職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的自我價值。影響培養中職語文學生寫作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學生寫作基礎薄弱、寫作課程缺乏合理性、缺少多元化寫作教學方法以及寫作內容陳舊等。要有效培養中職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需要堅持以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為基本教學原則;其次,需要合理設置寫作教學課程;再次,需要優化寫作教學模式;最后,豐富學生習作素材。只有中職學生具備較強的寫作能力,才能夠在未來更好地適應與語文相關的工作崗位。
參考文獻
[1]房思明.試論中職語文學生寫作能力培養[J].才智,2014(10):111.
[2]夏紅.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8(03):35-38.
[3]劉玉鵬.中職語文教育的困境突圍[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2):120-121.
[4]文俊卿.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04):49-50.
[5]江昭玉.淺談中職語文教學探索[J].科技資訊,2011(2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