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玉 徐吉雨 朱雁飛 張緒東 李天鴿 曹號楠 王琢 王肖 劉星
摘 要:本文闡述了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分析了目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存在的問題,對QQ公眾平臺輔助意識形態工作的可行性進行論證。以QQ公眾平臺為載體,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式,積極探索新時期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QQ公眾平臺 高校 網絡意識形態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1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作為新時期意識形態建設的前沿陣地,高校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如何在“互聯網+”的新形勢下牢固占領意識形態領域主陣地,已經提上各個高校的重要議事日程。
一、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明確指出必須將意識形態工作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作出了“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的重要論斷,提出了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旗幟鮮明地要求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2018年8月21-22日,習近平出席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并作重要講話,指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項戰略任務”[1]。
高校是新時期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是知識和思想的創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種思潮和價值觀爭奪的戰場。各種思想在這里交織和交鋒,對高校的辦學方向、教學、科研及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很多新的挑戰。高校黨委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高校的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形成上行下效的正能量,龍江學者、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中的黨員同志也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二、當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校是教書育人的主陣地,思想多元化,價值觀多元化。當前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仍面臨著很多問題。如教育理念認識缺失,教育模式存在弊端,青年學生對意識形態的理論課認同較低,上課就是為了拿學分,教育合力不足。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千變萬化,互聯網已經成為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主戰場。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認識到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的嚴重性,進而指示要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
三、QQ公眾平臺簡介
QQ公眾平臺隸屬于騰訊公司旗下,與微信公眾平臺基本運作模式相同,用戶關注后,通過對話的形式獲取服務。與微信一樣,QQ公眾平臺也分為訂閱號和服務號兩類,前者傾向于信息推送,后者側重功能服務。微信公眾平臺和QQ公眾平臺的用戶不同,QQ公眾平臺的用戶更年輕,90后、00后是主力人群。目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深圳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河北經貿大學、滁州大學等高校均已運營QQ公眾平臺,有一些高校如河北經貿大學構建了“兩微一號一聯盟”新媒體格局,將QQ公眾平臺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
四、QQ公眾平臺輔助意識形態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1.QQ的學生用戶基礎和優勢
QQ作為最新的手機網絡通訊工具已經成為大學生日常交流和溝通必不可少的橋梁,為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模式注入了新鮮血液,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QQ不僅具有速度快、費用低、及時通訊的優點,而且是一款支持群聊的手機聊天軟件。QQ的這些特點對當前高校的主流群體90后有著特別的吸引力,據騰訊公司統計,高校學生9成以上95后,聊天首選QQ,頻繁活躍在QQ上。高校新生中使用手機QQ的比例高達98%。
2.QQ公眾平臺核心優勢
和微信公眾平臺相比,QQ公眾平臺只針對高校官方開放,指導教師實名認證后進駐平臺。平臺每天不限群發條數,粉絲認證后支持精準定向群發,各個部門多權限賬號管理,已群發消息支持修改/刪除,還有公共素材稿庫供使用。
3.經濟性分析
目前高校的絕大多數職能部門及二級學院均申請了各自的微信公眾平臺,但是有一個核心問題是學生要想了解所有的事情,就得關注校內多個平臺,一來讓學生重復關注,操作麻煩,二來資源浪費,QQ公眾平臺目前免費面向高校開放,具備一定的經濟性。
五、結語
QQ公眾平臺作為新媒體,在高校網絡媒介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在互聯網已經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的新形勢下,高校要正視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性,敞開胸懷主動擁抱“互聯網+”,通過QQ公眾平臺建設,搭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厚植校園網絡文化,運用互聯網思維,不斷掌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話語權[2]。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 王滬寧主持[N].人民日報,2018年08月23日01版.
[2]胡敏.打好網絡意識形態斗爭主動仗[EB/OL].人民論壇網,2018年06月01日.
通訊作者:劉星,男(1964.07—),籍貫:山東,漢族,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高等醫學教育教學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