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魯寧
摘 要: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強調對教育對象的重視,這是基于全新時代背景與教育對象主體地位而確定的。只有有效把握教育對象的實際需求,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充分發揮其作用,真正實現教育效果的全面改善,同時促進高校思政教育的創新改革。本文簡單介紹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基本特點,并以此為基礎對相應的教育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對象視角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1
一直以來,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諸多高校重點抓的基礎工作。然而很長一段時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學校教育目標為核心,并沒有充分考慮高校學生的特點和實際需求,從而導致教育效率偏低。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應當將教育對象放在重要位置,并圍繞其開展相應教育工作,實現思政教育的全面創新改革,同時改善實際教育效果。
一、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概述
1.思想價值觀念多元化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當代高校學生所接觸的信息量爆炸式增長,其中就包含了各種思想價值標準下的信息內容。因高校學生正處于思想意識成熟成型的階段,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尤其在一些較為偏激思想觀念的影響下,很容易形成錯誤的思想價值觀念。就當前來看,學生多元化的思想價值觀念,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遇到了一定阻礙。
2.知行不夠統一
當代高校學生能接觸到的信息大幅增加,其在獲取了大量理論知識內容的同時,欠缺足夠可實踐理論內容的機會。如此一來,導致高校學生普遍呈現出知識豐富,但實踐行為欠缺的特性。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知識方面,大部分學生都明白和理解基本的理論內容,但因自我意識過于強烈,同時缺乏實踐機會,往往不會從行為上遵守相應規范和標準[1]。例如,部分高校學生有著較為明顯的拖延行為,但他們也理解“今日事今日畢”的道理,不能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統一。
3.學習能力強
當代高校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這不單單體現在其能快速接受知識這一點上,更體現在其能靈活運用互聯網等途徑,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資源,同時能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索掌握新知識和技能。與此同時,當代高校學生更具有極強的經驗總結能力,在積極吸取他人成功經驗的同時,對自己的失敗教訓進行總結,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知識水平與技能能力。
4.抗挫折能力較弱
就目前來看,大部分高校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故而其自我意識往往較為強烈。一方面,他們更加重視競爭,尤其看重自身在同輩群體中的影響力,希望能突出自身獨具個性的一面。另一方面,過強的自我意識使他們的抗挫折能力較弱,容易在受到嚴重挫折時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甚至出現心理障礙。
二、對象視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1.完善教育體系
以教育對象為基礎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個層面均與傳統教育模式有著較大區別,因此傳統教育體系不再適用于該教育模式,必須要對其進行合理優化與完善。對象視角下的教育體系構建,應將學生放在重要位置,強調教育目標、對象、機制和制度等的有機協調,從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改革進程的穩定推進。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目標、機制和制度等應當圍繞教育對象進行適當調整,但必須要合理控制其中的度,防止教育體系改革過度而影響實際教育活動的情況出現。
2.嚴格遵循對象教育基本原則
就對象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必須要根據對象特性,遵循相應的基本教育原則,才能充分保障教育質量和效率。總的來說,其基本原則包括針對性原則、以學生為本原則、藝術性原則及滲透性原則等。高校在實踐過程中,要結合這幾點原則,合理規范相應教育要求,確保每位教師能依照基本原則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以滲透性原則為例,高校應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式,杜絕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情況出現。
3.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是以教育對象為基礎的教育模式的基本要求,也是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基本原則的拓展和延伸。在實際教學時,教師要想有效落實這一點,就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以此為基礎規劃和開展教育活動[2]。例如教師在平時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認真了解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反饋內容。如果發現學生對信息化思政課教學并不十分了解,便需要教師積極了解互聯網信息知識和內容,并將信息化設備帶入到課堂中,這樣的信息化課堂更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加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鼓勵和組織學生發表看法,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并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4.豐富教育內容
傳統的教育內容已很難滿足實際教育需求。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積極拓展并豐富教育內容。教育內容的豐富主要應遵循兩大要求。首先,教育內容的拓展應以相關文件、教材及教育目標為參考,不得隨意將與教育活動無關,或與教育要求相悖的信息等加入到教育內容之中。其次,教育內容的拓展與豐富必須充分考慮學生需求。例如部分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較為枯燥,從而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那么教師在拓展教育內容時,就要圍繞教育需求,盡可能整合一些足夠生動、有趣且和學生息息相關的信息。尤其是在大量案例的輔助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得到充分激發,學生也能結合案例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
5.創新教育方法
知行不一是當代高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進行理論知識傳授,更要強化學生的理論踐行能力,以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也就是說,教師一定要督促學生積極踐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內容。教師可組建一個微信群,對班級所有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后管理,從而將學生的生活與思想政治課堂教育相結合。教師通過定期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安排理論踐行任務等方式,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合理運用,幫助其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結束語
近年來,教育對象逐漸成為思想政治教育中廣受關注的因素,因此基于對象視角的相關教育研究也受到高度重視。在對象視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強調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這對全面促進教育創新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意義。本文從完善教育體系,遵循對象教育基本原則,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豐富教育內容及創新教育方法等方面,就對象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進行了簡單探討,愿能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提高起到些許幫助。
參考文獻
[1]吳林龍.對象視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建設理路[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6,28(2):78-82.
[2]陳夢圓,王雪.教育對象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8):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