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摘 要:在現如今互聯網+浪潮的席卷之下,我國需要建設一個智慧、智能化的政府,不斷探索基于高效信息化背景的政務途徑,讓互聯網成為現代化政務的重要工具,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于人民。本文就互聯網+背景下人社系統信息化的發展研究提出本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對相關行業的從業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 人社系統信息化 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D63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4-0-01
一、基本概念與相關理論解釋
1.什么是互聯網+
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互聯網+”行動計劃將重點促進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發展壯大新興業態,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增強新的經濟發展動力,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什么是大數據
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大數據的戰略意義并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能夠依據全面、精確的數據統計分析出一個精準的結果,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精確有效的參考手段。
3.高效信息化的電子政務服務
電子政務服務是互聯網快速發展背景下的一種全新的政務處理方法。政府借助計算機等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將傳統的線下政務辦理流程轉到線上,省去很多復雜、費時費力的中間環節,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建立一個高效透明、公開公正的政務服務模式。電子政務服務可以為人民提供更加細致高效的政務服務,真正做到方便于民,服務于民。
二、當前我國人社系統信息化的問題
1.思想認識不足
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對新技術的引進存在著一定的排斥心理,對于改變傳統的低效的政務服務,建立全新的高效的信息化的政務服務,沒有形成足夠的認識。管理者和執行者對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理解不深,沒有深刻意識到新技術帶來的革命性變化,無法從戰略層面上去推進政府信息化的建設,對人社系統信息化平臺的建設不懂、不會也不問。這樣的消極態度對我國人社系統信息化的進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2.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配合
最近幾年來,我國政府在服務方式上不斷探索實踐和調整,人民群眾享受到了更加高效方便的政務服務,對政府的辦事能力有了足夠的認可。然而,我國目前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仍然存在不足,很多部門往往“閉門造車”,面對人民群眾的一些需求,出現不歸我管的“踢皮球”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損壞了政府的形象。我國目前很多地區都建立了完善的人社系統,但仍存在分離管理的現象,例如公務員、醫保、社保等依然采用不同管理系統,這樣的分離管理對于人社系統的統一極為不利。
3.信息化硬件設施比較落后
我國目前的人社系統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種APP、線上網站、微信公眾平臺等配置合理、功能齊全,人民群眾的政務辦理更加方便快捷。但需要重視的是,很多地區對網絡的運營維護嚴重不足,筆者曾經試著在幾個地區的微信公眾號進行人工服務的咨詢,很多都出現人工服務忙的無意義回復,這種實際運營中的不管理、不維護對人社系統信息化的進程有著嚴重阻礙。
三、互聯網+背景下人社系統信息化的發展研究
1.深入學習提高思想認識
互聯網+背景下人社系統信息化的建設需要政府部門全體上下的高度思想認識的支持,人社系統的干部及員工需要認識到人社系統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自身的使命感和緊迫感,通過積極學習,實際行動為人社系統信息化的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我國人社系統信息化的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建設一個服務型的政府,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加高效、公正、方便快捷的政務服務,真正落實我國“發展靠人民、發展為人民、發展成果人民享”的精神,不斷推進我社會的和諧發展。
2.不斷創新信息化服務方式
現如今,互聯網的發展日新月異,各類互聯網平臺如百花爭放,人社系統必須要仔細甄別,從實際和人民的需求出發,不斷完善和建立以人民評價為導向的政務服務信息化系統。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人社系統應該以人民的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信息化服務的方式,推出如微信、微博、APP等新媒體工具,為人民提供更加熟悉、方便的政務服務平臺,全面推進人社系統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服務人民,惠及人民。
3.整合人社系統資源
互聯網+背景下人社系統信息化的建設更加注重的是數據的實時性、強調大數據的合理應用。因此 ,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人社系統管理部門應該實現各部門之間的溝通配合,保證信息共享的實時性,踏實推進人社系統信息化數據庫的建立和擴容,讓民眾在辦理政務時減少等待時間,提升人民對政府的滿意度,與此同時也提高了人社系統的辦事效率,有效地降低重復工作,減少國家政務的運營成本。
4.為人社系統信息化建設提供支持和保障
現代化的人社系統信息化建設需要一定的財力和人力支持。現代化的計算機服務器等設備需要大量的資金才能購置,人社系統要積極穩妥借助社會保障卡的合作資金合理采購,在充足的資金支持下,不斷豐富完善人社系統信息化所需的軟硬件設施,推進人社系統信息化“一步一個腳印”的穩定發展。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除了設備支持還需要人才支持。人社系統要不斷引進和培養專業能力過硬、經驗豐富的實用型人才,提升人才待遇,為人社系統信息化的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背景下人社系統信息化的建設是順應時代發展、滿足人民需求的正確舉措。在發展的過程中,人社系統需要從實際和人民的需求出發,不斷加強認識,創新信息化的服務方式,及時更新軟硬件設施,全面有效地推進人社系統信息化的進程。
參考文獻
[1]徐宇澤,徐南.秦皇島市人社系統信息化建設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06:186-188.
[2]師鵬,崔征.基于“智慧城市”模式的人社系統信息化建設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5,03:18.
[3]宜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信息化工作思路探討[A].宜春社會科學2014年03期[C],2014:4.
[4]夏波光.人社系統信息化水平邁上新臺階[J].中國社會保障,20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