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雙雙
【摘要】 目的: 深入分析新生兒護理過程中采取母嬰同室護理方法所具備的優勢。 方法: 在產婦與家屬完全同意的情況下,將在本院進行分娩的200例陰道產婦作為實驗對象,根據實驗方法的要求隨機的分配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根據要求,對照組采用的是嬰兒在育嬰室護理的方式,而觀察組則采用的是母嬰同室的護理方式,對比最終護理效果。 結果: 經過最終的數據統計分析可以發現,觀察組產婦出現并發癥的幾率比較低且新生兒比較安定,沒有嚴重的哭鬧問題,并且發生其他感染以及身體不適情況的概率比較小,數據結果具備可比性。 結論: 采用母嬰同室的護理方法可以更好的提升護理效果,還能夠降低產婦出現并發癥的概率,對于提升護理工作質量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
【關鍵詞】 產科;母嬰同室;新生兒;床旁護理;思考
【中圖分類號】R19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148-01
新生兒護理過程中采取母嬰床旁的護理方式能夠更好的提升護理工作質量,采取人性化護理方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產婦分娩完成之后,將新生兒放置在母親病床旁進行護理,產婦和家屬可以隨時的觀看新生兒的實際情況。經過長期的臨床效果分析,新生兒護理中選擇母嬰同室護理方法可以更好的促進新生兒健康的成長,還能夠隨時發現可能存在的身體不適問題,下面將實驗過程與結果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于我院在近2年時間內所收治的20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其年齡范圍為20-3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6.7±1.6)歲,所有的產婦和家屬都同意參與到本次實驗中,并且隨機的分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來進行實驗。經過資料對比可以發現,本次實驗中的所有實驗對象的各項資料并不存在明顯的差異。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非母嬰同室的方法,將新生兒放置在育嬰室內,只有在喂養時才與母親接觸,喂養方式相同。
觀察組:新生兒在分娩完成之后,將新生兒身體洗凈之后直接放在產婦胸前,讓其可以更早的熟悉產婦的味道,建立母親感情聯系,同時需要采取必要的方式來與新生兒實現溝通,加強感情交流。
分娩完成之后,讓新生兒與產婦在最短時間內就有較多的身體接觸,將嬰兒床設置在母親病床旁,確保病房內的溫度處于22~24℃之間、濕度處于50%~60%之間,同時在進行疫苗接種時,也應該在母親病床旁完成,還應該進行必要的護理常識宣傳,還應該進行母親飲食方面的指導,要進行必要的乳房護理。
在整個護理的過程中,尤其是喂養時,在產后24h內應該保持2h哺乳或者奶粉喂養一次,此時要確保溫度護理,且每次都要按照新生兒的需求來進行喂養,喂養時應該采取聲音方法進行刺激,要加強母嬰之間的情感交流。新生兒出生后的第二天,護理工作人員要組織對于新生兒的淋浴,同時還應該對身體部分進行必要的護理,并且需要將這些知識傳授給產婦。在隨后的幾天內,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護理,并且每日都要進行知識的宣教,讓產婦了解更多的新生兒護理常識,要保證在出院之后可以產婦可以完成新生兒護理工作。
1.3 觀察指標觀察
對比兩組新生兒所出現的哭鬧、皮炎等病癥的發生率,還要比較產后出現的并發癥問題,從而可以確定護理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的實驗數據全部采用SPSS19.0統計、分析,以(x ±s)表示,數據使用t檢驗。
2 結果
2.1 對比產婦的并發癥問題
對比兩組產婦在分娩完成之后所出現并發癥的概率,詳細數據見下表1所示。
2.2 比較新生兒的反應狀況
對比兩組新生兒的實際情況以及出現病癥的分析,具體的統計項目以及發病次數詳見下表2所示。
3 討論
新生兒在出生之后的護理中,采用母嬰同室護理的方式可以使得產婦更快的掌握新生兒護理基本常識,也能夠具備較強的護理能力,還能夠促進新生兒身體狀況的提升,避免出現嚴重的疾病問題,消除產婦的產后并發癥問題。初產婦對于分娩經驗為零,一旦出現了身體的疼痛、宮縮等問題就會導致身體狀況的轉變,同時也沒有掌握全面的新生兒護理常識。采取新生兒與母親同室的護理方式可以更好的促進產婦、新生兒的情感交流,并且可以更加全面的學習新生兒護理知識。母嬰同時的護理方法可以讓產婦觀看護理人員的操作,能夠積極的學習先進的護理操作常識,還能夠消除產后的不良情緒。在母嬰床旁進行新生兒的護理可以讓母親親眼看到護理人員采用了專業的護理措施,使得產婦、家屬的滿意度得到提升,也能夠增強信心。因此,在產科護理中采用母嬰同時護理方式過程中,可以引入情感交流的方式,轉變傳統護理理念,可以幫助產婦更快的轉變角色,可以讓產婦更快的適應母親的角色,同時還能夠掌握更加全面的新生兒護理常識,消除負面情緒所產生的影響,有效的提升護理滿意度,對于護理質量的提升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綜上所述,在產科護理過程中采用母嬰同室的護理方法可以使得產婦更快的掌握新生兒護理常識,還能夠促進產婦與新生兒的情感交流,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盡快的建立親密聯系,最為關鍵的就是能夠保證母嬰的身體健康,可以全面的提升護理工作質量。此外,采用這種護理方式可以更好的促進產婦身體的恢復,新生兒也不會出現嚴重的病癥問題,對于提升醫療質量具備非常積極的意義,可以在較大范圍內推廣使用該護理方式。
參考文獻:
[1] 周建芳. 母嬰同室床旁護理對母乳喂養的影響[J]. 現代實用醫學,2017,(3):400-402.doi:10.
[2] 李素霞. 品管圈在產科母嬰同室床旁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24):43-44.
[3] 李艷. 母嬰同室床旁護理對產科護理質量的影響[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46):96,98.
[4] 何志堅. 床旁護理在產科產婦中應用與效果研究[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15):1982-1984.
[5] 李月娥,馮晶晶. 新生兒床旁護理在產科母嬰同室中的臨床應用[J]. 當代臨床醫刊,2017,(3):3080-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