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麗紅
【摘要】 目的: 探討觀察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方法: 選取從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患有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30例/組。對照組予以基礎護理模式,實驗組則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各項指標評分。 結果: 患者在治療期間介入不同護理方案后,比較和分析社會功能、認知功能及軀體功能等指標評分,實驗組患者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針對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在治療方案基礎上介入綜合性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有效的改善患者整體生活質量。
【關鍵詞】 綜合護理干預;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82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167-02
伴隨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日益提高,飲食和生活作息也隨之不規律,成為系統發生紊亂。慢性胃炎及消化潰瘍也成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消化內科疾病,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噯氣、惡心、上腹疼痛等癥狀,增加了患者身心同時,也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通過臨床研究表明,在常規治療基礎之上,介入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糾正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規律,提升了整體治療效果,且改善了各項生活指標,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因此,本文針對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生活質量,做出以下分析[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從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患有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30例/組。對照組患者男15例,女15例,年齡均在29~52歲,平均年齡(47.21±5.08)歲,患病時間為3~12個月,平均病程為(8.15±3.87)個月;實驗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齡均在31~56歲,平均年齡(52.33±4.01)歲,患病時間為5~13個月,平均病程為(9.41±3.67)個月。患者均確診患有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疾病,同時排除患有其他重大疾病或傳染性疾病。
對比和分析兩組患者姓名、性別及治療前各項基本指標等基線資料,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規治療方案,并此基礎上實施兩種護理模式。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基礎護理模式,而實驗組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第一,對所有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根據病情具體病癥和各項生理指標,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在治療前開展健康教育宣講,告知患者疾病知識,治療方案以及相關注意事項,讓患者對疾病有了初步認識后,提高治療依從性,積極配合治療。
第二,整個期間患者飲食應由專業護理人員指導和安排,食物以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為主,并保證個人睡眠時間,合理、科學安排生活習慣和生活作息。對患者治療期間的康復運動,護理人員給應計劃和調整,協助患者介入運動訓練。
第三,疼痛是治療期間的常見癥狀,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疼痛程度給予不同的疼痛護理干預。例如,輕微疼痛可采取腹部按摩方法,重度疼痛應立即報告醫生采取用藥或其他治療。
第四,在整個治療期間,患者心理和情緒極易焦躁、煩亂,護理人員應保持積極、樂觀的護理態度,疏導患者的心理,加強與患者和家屬的溝通,可將內心疑慮告知護理人員,幫助患者消除疑問,樹立正確疾病觀念,保持愉悅的心情。
第五,以上患者在治療期間應謹遵醫囑,在護理人員的安排和指導下合理用藥。同時,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指標,以隨時調整護理方案。
1.3 療效判定
根據患者實施兩種護理方案后,對比和分析患者臨床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及認知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并結合護理質量、護理水平等,將護理實施成效進行評價和總結。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的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患者在治療期間介入不同護理方案后,比較和分析社會功能、認知功能及軀體功能等指標評分,實驗組患者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慢性胃炎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胃黏膜的變化,主要表現為粘膜充血、水腫,可伴有滲出物出血或者是糜爛,也可伴有粘膜皺裂平坦或消失。而消化性潰瘍主要是發生在胃及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該病的形成均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如不及時治療則會引發穿孔。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噯氣、腹脹、食欲不振等,結合臨床檢查,確診病情,介入治療方案。通過臨床研究表明,患者需經歷漫長的治療周期,對生活質量和個人身心都會造成負擔。因此,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介入綜合性護理干預,以提升患者各項生活指標,也提高了治療有效率[2]。
綜合性護理干預主要針對患者的心理、飲食、生活作息以及臨床治療所需進行的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患者在治療期間,因治療周期長,心理和精神都會緊張、焦慮,對治療態度極易形成抵觸態度。然而,護理內容堅持的宗旨是從患者個人角度出發,結合病情和心理變化,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宣講,告知治療的重要性,合理、科學飲食和作息對治療的影響,從而進一步鞏固患者治療的信心[3]。
綜上所述,予以綜合性護理干預的實驗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患者。由此可見,綜合性護理干預提升了生活質量同時,也規范了護理人員護理流程,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韓鈺.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4):203-204.
[2] 董寧.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潰瘍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03):126.
[3] 劉潔.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提高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生活質量的價值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77):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