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對創新型人才有著更大的需求,創新型人才承載著國家的興旺、民族的進步。因此,培養創新型人才成為當今時代的要求,在教育改革中也更加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方面意義重大。農村教學環境、設施設備相對落后,所以九年制學校語文的閱讀教學更要重視起來,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點撥,進一步激發其創新能力。本文主要對農村九年制學校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研究,不斷完善教學方式。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創新能力
我國《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課程目標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即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進一步發展其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其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語文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起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對其閱讀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
一、 農村九年制學校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一) 教學中忽略了學生的自主理解
在農村九年制學校語文教學中,很多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只重視對課堂閱讀的講解,采用傳統的講授方法來進行教學,在課堂中會設置一些思考問題,本應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來尋找答案,但一些教師只是自己講解,特別是讓學生抓住標準答案要點,嚴重忽略了學生自主閱讀和理解的環境。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文學閱讀積累和相關感悟啟發缺乏,是不利于其創新能力培養的。同時,如果再將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放在課堂中,會出現教學效率低的問題,是不可取的。所以很多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更重講解,而對其課外閱讀沒有進行嚴格要求,在教學中作為主體的學生沒有充分發揮作用,難以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擴展閱讀的意識。
(二) 偏重小組討論,忽略了學生獨立閱讀
在很多語文課堂上,教師會采用劃分小組的方式輔助教學,在授課中教師會提出一些閱讀思考問題,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這種合作學習方式是為我們所大力提倡的,在小組協作中成員的思維會因為碰撞而加強理解和收獲。但在實際閱讀教學中,小組在完成討論后,并不能切實保障每個學生都領會了問題和答案,大多數學生實際參與感不強,而使得小組討論失去其教學意義。
(三) 重視考試,忽略了閱讀本質
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考量主要是以學習成績為主要參考,因此很多教師將成績作為教學中的目標和重點。閱讀教學也就成了提高學生分數的工具。這就使得在閱讀教學中,通常會將大量閱讀篇目訓練題目發給學生,學生在學習中強記答題要點和答案等,其思路逐漸固化,答案也呈現固定模式,這不利于學生通過足夠的自主思考來獲得創新感悟,閱讀也就失去其本質意義。同時,大量重復閱讀答題訓練,學生對語文閱讀更加抵觸,逐漸喪失對閱讀的熱情,從而加大了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難度。
二、 農村九年制學校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
(一) 積極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于學生閱讀而言,文章中的文字作為基本構成元素,可直接影響到學生閱讀效果的強化。在閱讀中,學生需要對文章進行分析和理解,這一過程同時也是在對文字進行理解和詮釋,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生對文字的二次創造,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深化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創設相關情境來激發學生想象力,使學生對文字形成多元化思維,并進一步形成動態化理解,積極培養其創新能力。
(二) 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助于其思維活躍,積極投入學習當中,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閱讀興趣,并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可在閱讀中導入故事,迎合學生喜愛聽故事的天性,通過形象生動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興趣,使其閱讀和思考積極性增強。其次,在課堂中可采用電化教學方式,利用錄像、模型或實物等展示閱讀篇目中相關內容,使學生可以進入情境和角色中,對文章積極進行探究和思考。最后,教師可將角色進行分角色朗讀表演,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與文章中人物產生共鳴,體會其所處背景、表情、內心表達等。
(三) 借助課外知識拓展學生想象深度
當前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的文章深度在不斷加強,其中還包含一些經典名作。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靈活嫁接相關課外知識來進一步引導學生,使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度的閱讀理解和思考,能夠體會到課文的經典之處。例如,在《孔乙己》一文教學中,教師可向學生引入當時中國的社會環境和時代背景,以及與孔乙己類似的故事來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可依據自身理解構建起個性化的知識結構。
三、 結束語
在農村九年制學校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較多,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來進行。整體上教師要具備積極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思考的能力,積極進行創新思想滲透,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謝雄.淺談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0):161.
[2]王明華,李玉祥.初中閱讀教學的創新設計[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4(11):60.
[3]梁榮春.試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語文課內外,2018(26):296.
作者簡介:
韓曙華,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羅川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