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評價,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是在傳統的教學中,多數為教師評價,而教師的評價又多注重甄別和挑選的功能,忽略促進學生發展和提升教學實踐與效率的多重功能。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構建學生自評為主,教師,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要求我們要變革傳統評價模式,建立符合素質教育的評價制度,變學生被動受評為主動自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評價;自我評價;方法
一、 學生自我評價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自我發展
教育評價,是要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運用科學的手段,客觀的對學生的發展和效果進行價值判斷,同時,這個結果也能作為教學的重要依據。而所謂的自我評價,是需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為自己劃分相應的等級,這樣,既能讓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又能幫助學生從被動評價轉向主動評價,改進學生自我檢查,自我調控和自我期望的能力。
想要提升自我評價的能力,學生首先要養成自我反思的好習慣,在具體學習的過程中,即便是實踐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小問題,小差錯,都應該作為反思的對象,想一想在解題的過程中,是什么原因導致出錯,日后該如何避免,從而更好地調節自己的學習行為,掌握并提升科學的學習方法,成為真正有自我學習意識的人,從而良性循環,提升學習質量和能力。
二、 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們學會進行自我評價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其作用要發揮得淋漓盡致。就以學生自我評價來說,很多時候,學生雖想要客觀得評價自己,但總會對于一些因素有偏頗而使得一些評價不那么中肯。為了提升學生自我評價的效果,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評價。
(一) 引導學生對于學習內容進行評價。
為了讓學生對自己進行更加全面的評價,教師可以為學生列一些評價的項目,如上了一節課之后,針對這節課該評價哪些內容,學到了哪些內容?掌握的程度如何?有哪些地方是沒聽懂的,或者模棱兩可的?有哪些問題需要著重學習的?接下來自己的改正和努力的方向是什么?等這些方面。
(二) 引導學生對于學習過程進行評價。
引導學生對思考過程的評價,學生自我評價時,要描述思維處于由未知到已知的探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利用已知知識和信息,通過試探對信息和事實進行處理和加工,逐步克服自我評價中的障礙,經過種種反復,或者獲得成功、部分成功,或者失敗等內容。還要對自己的思維模式優劣做出評價。
(三) 引導學生對于學習情感進行評價。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管學習結果如何,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有學習態度上的問題。針對同一個問題,同一個學生,不同心情和學習態度下,他所解答的過程,書面整潔度等都會有所不同。所以,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于自己學習的情感態度進行評價。包括如解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是否盡了最大的努力?如果讓你再來一次,自己會付出什么程度的努力?如果當評價的結果是認知水平上的問題,就要進一步“追查”出內在原因。尤其是多次失敗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信心就會受到挫傷,如果不能及時找出原因,就會直接影響今后的前進與發展。
三、 教師應教給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具體方法
學生知道要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自我評價之后,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掌握自我評價的方法,提升自我評價的可操作性,保證自我評價工作能夠真正“落地”。我總結了幾種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具體方法,拋磚引玉:
(一) 學生自查。學生有意識的觀察自己的日常行為表現,從中查找問題的癥結所在。
(二) 學生自省。學生通過自查獲得的結果要進行自我反省,必要時可以引入參照物,參考其他人的評價結果,來確定自己的標準,進而確定自己的表現是否令自己滿意。
(三) 學生自評。學生通過自省反思之后,就要進行自我的評判,客觀地將自己放在一個適當的滿意度上,針對對待成功和失敗。
學生自強。當對于自己有了準確的認識之后,就要學會自我強化,揚長避短,為今后的學習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和目標。
四、 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自我評價的恰當環境
(一) 掌握方法,明確目的
人們的任何活動都是有動機的,這動機有著讓他鼓起干勁兒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自我評價的手段之外,還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調動起學生的動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自覺調節好自己的狀態,更好的學習。
(二) 開拓思維,增強能力
在整個數學的學習中,學生的自我評價是貫穿其中的,所以,在數學解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于自己的解題思路進行剖析,多思善想,主動比較,從而做出判斷。這個過程不僅可讓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還可讓學生站在一定思維高度上思考問題,提高思維品質,讓學生學得主動、積極、靈活、全面。
(三) 推敲成敗,增長見識
當一部分的學習任務結束之后,可以是一節課,也可以是一個單元,甚至可以是一個學期,讓學生針對這一部分學習任務的整體學習情況進行分析與評價。反思自己在這一段時間的學習中,得到了什么知識技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哪些方法是事半功倍,哪些方法是事倍功半的;對于一些好方法,要深入研究它的優點,對于那些低效的方法,想方設法提升效率,反復推敲,抓住本質屬性,及時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效果,而且能引起學生的咀嚼回味,感到“言已盡,而意無窮”,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
參考文獻:
[1]李玉梅.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2016(10).
[2]李建英.有效開展自我評價 提升數學學習能力[J].科學咨詢,2018(3).
[3]周雪萊.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N].科學導報,2014(5).
作者簡介:
王國宏,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天??h松山鎮德吉小學。